探寻国学课教学的密道
2018-01-25特级教师吴福雷
◇特级教师 吴福雷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一是突显语文要素,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二是大量地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涵养美德、完善人格。古人说:“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数千年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而其中的国学课教学与当今语文教学既有共同点,也有其自身独有的原则、策略和规律。
一 国学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1.化繁为简。
国学课教学的环节不宜太多,语言不宜太繁。“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一课一得,一课两得,但不可追求一课无限地得。教之有度,则得之可成。环节要简,方法要简,过程要简,指导要简,资源要简,评价要简。简,才有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读,有更多的空间沉思。关键问题的解决,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有了可能。一点感悟,几段文字铭刻在学生脑海当中,做到一课一“刻”,长此以往,功莫大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做“加法”,让更多的方法、资源进来,但上课之前要做一个痛苦的“减法”。最后留下来的,才是最有价值的环节、方法与策略。“减法”做过之后,保留下来的环节、方法,过程要做深、做透、做立体、做丰富,做出无穷的滋味、做出绝妙的风景。
2.化难为易。
化难为易就要聚焦难点:难认的字,难解的词,难读的句子。难点不宜多,要筛选、优选、精选。化难为易还要创生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如文白对读等。国学课教学不必字字对应,只需大体理解。要用经典丰富的内涵和精致的形式感染学生,濡染生命。通常国学课教学的内容本身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文本的理解相对有难度,教学自然就不能难上加难、以难攻难。化难为易还要循序渐进:一读,读准、读顺;二读,读懂、读出画面;三读,读出思考、读出自己。要以读为主线,将理解、感悟、积累、运用有机整合,呈螺旋式推进。如《论语》(问孝)一课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方法引导下充分自读。教学支架清晰,点拨有力,书声琅琅,有情有趣。此时,难点也就自然化解了。国学课教学要在难点处发力,不能平均用力,极尽灌输与讲授之所能,让课堂填满教师的话语,而缺少学生静思默想的空间。在难点处,要多一些沉静,多一些沉潜,多一些自省,多一些漫步。《论语》(论信)一课的教学,老师可以不急不躁,徐疾有致,带领学生在文本的精华处慢慢读、细细品。这样的课最易于入脑入心,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3.化知为行。
评判教学有效性与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参照,就是学生所学的“知”、所得的“文”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和践行中能应用多少,应用的可能性有多大。为此,我们就会删减掉可有可无的环节、看似精妙的方法和不必要的信息;我们就会在教学中,在传达“知”的同时努力勾连学生的生活,在研读经典的同时,不断地引入现代元素和人间万象。如《论语》(问孝)一课的教学,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我们看到父母身体不适、疼痛难忍时,就会想起哪个句子?当我们看到有些子女对父母恶语伤害、不孝敬时,你又会想起怎样的语段呢?”实际上,这就是从知到行的过渡、引申和暗示。这样,孩子与文化、生活就逐步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我们要教的就是活的国学、接地气的国学、能应用的国学、有生命力的国学。
4.化大为小。
我们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紧密结合儿童所特有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儿童,活动设计要儿童化。如《对课启蒙》一课的教学,老师和孩子们没有痕迹地、自然而然地互动,而互动的内容又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老师说“鸟”,学生说“虫”;老师说“鸟飞”,学生说“虫爬”;老师说“飞鸟”,学生说“爬虫”。这是多么美妙、多么自然、多么水到渠成的境界!老师在课堂上还引入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在故事演进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何为对子,去体会高层次的、有品位的、精彩的对联的特质。从“螃蟹浑身甲胄”到“蜘蛛满腹经纶”,我相信,经过这样一个体验活动,学生会爱上语文、爱上国学、爱上国学课堂。这样一个过程也给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当我们让孩子们不知道教育的目的时,教育的效果往往最好。当我们把目标、方法、任务都写在黑板上,呈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可能正是学生感觉国学艰涩、面目可憎的时候。
5.化平为奇。
如一位教师执教《诗经·魏风·陟岵》一课的公开教学,执教者在旋律优美的配乐中深情诵读。那一刻,我感觉跨越千年的古韵萦绕在会场上空,情意绵绵的语流浸润在生命内里。《千字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字正腔圆地吟诵,学生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姿态,我们感觉到诵读让平静的文字鲜活了,让学习的时空温暖了,让平面的经典立体了。化平为奇需要我们对国学课堂有更清醒的认识。它与德育课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与语文课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它与综合性学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国学课既自成体系,又与相关学科有所交叉。其教学可以定位为:以德育为魂,以语文为体,以综合性学习为用。既如此,我们就应该创设文本的情境,就应该渗透珍贵的思想、美好的人格、文化的元素,就应该把与生活贴近的活动引进来。不仅在课堂上,亦在课外、家庭和社会中。如《对课启蒙》一课的教学,一位学生由衷地说:“真有意思!”我们要努力让国学课有意义,更有意思,但这个“有意思”是有内涵的“有意思”。我们要警醒的是,现代方式的演绎不能碎片化、娱乐化、低俗化,不能恶搞,不能曲解,不能戏说,要字字有据、句句有根。
二 国学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内容亦要关注形式,在仪式中内化文本。
文化活动是认知,是体验,更是灵魂的启悟、情感的丰富。它需要仪式的参与。一位教师在开课伊始,教给学生拜师礼的方法,然后带领学生一拜拜孔子,二拜拜老师,三拜拜来宾,四拜拜同学。此时,还用我们喋喋不休地讲述尊师之道吗?在这样的情境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获得了精神的升华。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很庄重。”另一个孩子说:“我感觉很严肃。”此时,我们的教育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这就是不言之教。可以说,这样的教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言一行义理自得。
在文化的仪式中,在文本的情境中,我们的教育就能获得卓有成效的发展。在美国,有一位草根老师,叫雷夫。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组织学生每学期演绎一部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角色或任务,每天都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进行台词的熟悉和剧情的排练。一学期结束,举行一个盛大的、正式的表演。这样做下来,经典就慢慢地浸润到生命的内里,化为学生的血液,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要知道,他所带的学生都居住在美国的贫民区,这里充斥着凶杀、暴力、色情、吸毒。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孩子们竟都成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儿童内心深处,在没有受到邪恶影响之前,雷夫为他们种植下了美丽的东西、有力量的文化。国学课教学不仅在课堂上,也在课堂外。我们可以每学期带领孩子们深入阅读一部经典,每天温习,常常排练,在学期结束时,做一次正式的诵读展示。这样,经典就会刻在孩子们的脑海深处。
2.读诵是保底目标,感悟是提升目标。
感悟,尤其是深度感悟,甚至过度感悟是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所不能承受之重。我认为,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时要注意点到即可,不可强求,做到若有所悟、“不求甚解”。这样,更易于激发起学生对国学学习的浓厚乐趣。如果说感悟是提升性的目标,读诵就是保底性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如果通过一堂课、一个活动,甚至体系化的国学教育,学生却不能将那些经典的文字记诵在头脑中,那是我们的失误。或者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感悟之不及,日后还可以补救,但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没有充分的记诵,那是日后所无法挽回的。
3.不要用任务压迫兴趣,用考试扼杀兴味。
小学国学课教学的内容无法穷尽,也没有必要穷尽。当我们凭着一腔热情将国学经典毫无节制地引入课堂时,就可能正在以爱的名义让生命疲惫不堪,让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当我们将国学内容当作考试的利器,对学生分个三六九等时,孩子们就会在这样的分化中远离国学。如何适度地选择内容,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在任务驱动和考试评价之外寻找到一条路径,鼓舞学生在文化的时空下前行,引领学生在传统的经典中沉醉,对于每个教育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