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史论资治通鉴司马光

张 浩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辽宁 营口 115000)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一部非常重要的编年体通史,由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纂而成。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十六个王朝共1362年的历史。《通鉴》组织严谨、取材广博、目的明确、文笔精湛、富于启发,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史家巨著。

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西)人,是北宋时期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文学上一生涉猎丰富、著述颇多、成就较高,除《通鉴》外,还有《稽古录》二十卷、《医问》七篇、《家范》四卷等;在政治上忠君爱国、体恤百姓、清正廉洁,历任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一、《资治通鉴》其书

(一)《通鉴》起由

宋英宗治平三年,司马光撰成八卷本《通志》,记述从战国到秦时的历史。宋英宗非常重视,特准司马光自选官属人才,借用皇家所藏书籍,组织史局续修后史。宋神宗时,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资治通鉴》。领导重视与支持是《通鉴》能够最终完成的重要外因。司马光史学造诣很深,语言能力高超,很早就想遵循左丘明编年之体,模仿旬悦汉纪简要的笔法,写一部简洁不赘、博取能约、议论为政的史书。后来,司马光目标更为明确,想要通过修史达到资治的目的,通过19年的笔耕不辍完成了这部皇皇巨著。司马光自评,“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自身的努力是《通鉴》能够最终完成的重要内因。到了宋英宗时期,北宋王朝社会较为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物质基础的满足促使人们急需提升自身精神生活。当时社会文化氛围浓厚,言论较为自由,思想比较活跃,这是《通鉴》能够最终完成的重要社会原因。司马光慧眼识珠,挑选了当时最为杰出的学者,组成编写组。编写组人员包括司马光、刘攽、刘恕和范祖禹。其中刘攽撰写汉朝,刘恕撰写三国时期到隋朝,范祖禹撰写五代时期和唐朝。最后由司马光统一删减、编写、润色。这些史学专家的通力合作是《通鉴》能够最终完成的重要组织基础。

(二)《通鉴》创作

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在编写过程中严格按照制作丛目、编修长篇、删改定稿三大程序编写全书。首先,每位编写人员将收集的大量资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保证史料完备和日后查阅方便。其次,编写人员对各事目下的史料进行筛选,按照统一原则进行整理,编写出初稿。再次,司马光独自对初稿进行删、改、补、考,最后润色统一成完稿。同时,在记述历史的文字后,司马光针对历史与现实,提出218条史论。其中亲自撰写其中119条“臣光曰”,引用前人史论99条。这些史论具有重要的资政功能和借鉴意义。最后,后附重要补编两种,《通鉴》考异三十卷和通鉴目录三十卷。另附考异和目录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创新之举,对后世史学创作具有重大影响。

(三)《通鉴》完成

宋神宗元丰七年,历修19年的《通鉴》得以成书。宋哲宗元祐元年,《通鉴》经过校订,交付杭州镂版刊行。全书记十六代之事,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战国,下迄五代,涵盖1362年历史。《通鉴》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能够一目了然。其后附《通鉴》考异三十卷,《通鉴》目录三十卷。《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作为一部政治教科书,既是作者们的道德、思想、学术的反映,又是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体现。

二、《资治通鉴》的成就

(一)借鉴价值

《通鉴》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司马光创作《通鉴》的目标极为明确,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正道,要为封建统治者总结历史得失成败,帮助宋代君主更好地继续统治。司马光在编写过程中强化了政治方面的内容,总结政治管理经验,重视礼制和民生,分析用人和用权,讲究权变和平衡,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执政参考书。历代执政者、名臣、学者都非常重视《资政》这部书,从中汲取政治营养。对于普通人,我们可以从《通鉴》中学习做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虽然时代不断变迁,但像诚信、宽容等基本价值是永恒不变的。《通鉴》中的诸多历史真实故事会使我们对于现实生活有更深刻的领悟。

(二)学术价值

司马光是一个集政治、思想、学术于一身的大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选人用人,创作了学术巨著《通鉴》,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史学来说,《通鉴》含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创造了“通鉴学”;对文献学来说,司马光等提出的制作丛目、考异等方法,具有独创性;对文学来说,《通鉴》叙事逻辑严谨,善于营造气氛,遣词造句准确;对理学来说,《通鉴》中的重要思想推动宋明理学的发展;对政治学来说,《通鉴》中的史论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管理功能。

《通鉴》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管理者来说,《通鉴》通过王朝兴替提供强大的社会管理治理经验;对于普通人来说,《通鉴》通过历史画卷提供丰富的人生智慧。人类社会一直在进步,但人类社会活动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尤其中国历史又极具延续性。所以历史极具借鉴意义。我们在这里浅谈司马光与《通鉴》,希望大家通过阅读,锻炼自身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最终能够扩展历史视野,提升人生格局。

猜你喜欢

史论资治通鉴司马光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曲海词山慰平生——我与戏曲志史论的结缘
司马光砸缸之谜
胡三省苦心作注
司马光隶书《王尚恭墓志铭》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司马光砸缸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