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2019-08-06
在中国史学史上,有两个姓司马的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个是写了《史记》的司马迁,另一个因为儿时砸缸的机智举动被人熟知,他就是编写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这两部著作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双峰。
《资治通鉴》有多神
說起《资治通鉴》,可能有99%的人知道,但若问起《资治通鉴》的内容,也许只有1%的人知道。这部千古巨著,共294卷,洋洋洒洒300余万字。
司马光带领刘恕、刘攽、范祖等人,历时19年才完成。所载从周朝至宋朝建朝以前,涵盖十六朝史事,时间跨度长达1362年。内容涵盖君臣之事、民生之事、兴亡之事,事事惊心;用人之道、处世智慧、“职场”伦理,极其通透。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这为这本巨著定了调,《资治通鉴》成为此后历代帝王必读之书。
毛泽东读了17遍资治通鉴
对于历史研究,毛泽东一生孜孜以求,他所读历史典籍的规模之巨难以统计,但他最为钟情的还是《资治通鉴》。
在他晚年,床头的一部《资治通鉴》被他翻阅得“支离破碎”,只得用透明胶“缝缝补补”。
这部30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毛泽东反复研究、批注、阅读了17遍之多。
1954年,毛泽东与吴晗谈话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皆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如果只读一本古书,就读《资治通鉴》
著名作家冯唐表示,我最大的兴趣还是了解人性,了解人性的最佳办法似乎还是以大尺度的时间观照人性的变与不变、轮回与演进。以这个思路定优先、做减法,不读西方哲学了,不读西方政治学了,不读物理和信息学了,如果只读一本古书,就读《资治通鉴》;如果只读一本史书,就读《资治通鉴》;甚至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读《资治通鉴》。
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古今政客文人对此书褒奖,不胜枚举……
对于普通人而言,《资治通鉴》有点难啃:一是来源于文言文的隔膜感;二是因为巨大的篇幅;三是源于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带来的困惑。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特推出了一套白话本《资治通鉴》。这个译本更为接近原典,是人人能读懂的《资治通鉴》。
那么,什么时候读这本书最好呢?一般来说,初中以上即可阅读。对于大学生而言,时间充裕,此时读《资治通鉴》,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借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任何时候读《资治通鉴》,都是常读常新,感悟层次渐深。
一套好的《资治通鉴》,是可以传世的。现在,这套书正好有大促!原价1580元的《资治通鉴》(全6册,精装版),现在包邮价268元。把宝贵的时间留给传世经典,这是最具性价比的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