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与教学之相互关系

2018-01-24刘庆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8期
关键词:科研高校教学

摘要:科研与教学是高校两种最为基本的职能,也是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平衡一直以来是摆在高校面前难以抉择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大学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我国科研与教学关系变化历史以及华东交大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解决教学和科研之间矛盾的方案。

关键词:教学 科研 高校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的两项基本職能,围绕二者重要性的争论一直存在着,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John Hattie等,通常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大学中科研与教学关系,考察大学中的教学效果与科研数量之间的关系[1]。而Jane Robertson等教授则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侧重于学术观念的定性研究,着重与分析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即: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反过来促进科研。John Hattie教授等则通过对有关科研与教学的研究文章分析,归纳出了有关科研与教学关系的三个主要学派的观点[2]

(1)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相互之间有促进作用;

(2)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教师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必然会影响教学工作,反之亦然;

(3)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着零相关关系,该观点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影响不大。

不同的学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较大,致使不同的学者的结论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研究者都希望通过对两者的研究,彼此间存在的冲突然后寻找解决冲突的措施,促使两者的有机结合。

教学与科研应该相互统一,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国内研究者围绕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董秋月[3]在文章写到目前这些研究他们认为教师身上的这两种角色能够互相丰富,在实践中,两者经常结合在一起,并且大学的环境能促使在这两个领域上达到某种杰出的成就。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现代大学的基本问题。Burton R. Clark甚至认为:“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没有任何问题比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更为根本。”因此,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始终是高校的核心事务之一[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提出应“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要完成“纲要”所提出的目标,更好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理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基本保障。

一、大学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关系

大学诞生初期主要以教学为主,很少有科研活动。在中世纪,大学所关心的主要是他人传授公认的知识,而不是发现知识,教学是大学机构仅有的功能。产生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思想不够开放,科学技术不是生产的主要推动力。当时的科研完全是科学家因为自己的爱好进行的。从洪堡时代开始,大学增加了科研功能。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师不仅进行教学活动,还要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学生不仅接受知识学习技能和训练,还要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

1.世纪初,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将科学研究的内涵和职能引入现代大学,并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现代大学理念[1]。该理念的提出第一次建立了科研与教学在现代大学中关系,开创了现代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驾齐驱的局面。

丰富和充实了大学教育的内涵与使命,同时,也开创了大学教学与科研两项职能与使命并驾齐驱的新局面。20世纪末,美国学者针对大学中科研教学相互冲突的事实,及时提出了“教学的学术”理论。该理论将大学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

二、我国科研与教学关系变化历史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开始充实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建国初期,国内高校的办学模式主要由苏联借鉴而来,将教学与科研完全分开,在大学系统外设独立的研究院所,把科学发展的工作交给研究院所,大学则更多的负责教学。这一做法引起很大的争论。钱伟长先生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曾经提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指出,高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4]。由于不同高校情况不同,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倾向关系产生了很大的争论。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复杂而又难以处理的,而不仅仅是一种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赵婷婷 [6]指出,在大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虽然科研与教学曾有过相对协调的阶段,但总体来讲,矛盾多于协调。唐智松[7]对原西南师范大学 466名青年教师的科研及教学投入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青年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时间投入上更倾向于科研工作。更多的研究表明,科研逐步取代教学成为高校的主旋律。

三、华东交大科研与教学关系之现状

由于条件的限制,笔者无法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仅能从入校以来自身的感受及与校友前辈的交流中分析目前学校的现状。华东交大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几乎是与国家政策及高校发展环境同步变化的。

华东交通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建校初期,定为以教学为主的工科院校,目的是为中部地区培养铁路相关专业的人才。由于资金投入少,加之地处偏远缺乏科研条件,科研很难开展。学校主要的精力放于教学上,从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来。具80年代毕业的校友回忆,。当时大约有10%左右的学生会因为学习问题被退学(2010年以来,土建学院每年只有5人左右没法通过毕业答辩,但是仍有来年重修机会,因学习问题退学已经很少了)。可见在那个年代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工作,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另一件就是根据雷晓燕教授的回忆,当时学校是不支持科研工作的,外出测试申请学校配合是很困难的。因此当时的科研工作都是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完成的,学校也不重视科研人才的引进。

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科研中,华东交大获批了一系列重点实验室,购置了一些先进的科研设施,实验室由原来纯粹以实践教学为目的转换为教学科研兼顾的实验室。与此同时,学校获批了硕士点,使得从事科研的人力资源得到了扩充,在此基础上,科研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影响教学科研关系的因素分析

然而,随着科研的快速发展,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凸显出来。科研与教学的主体都是教师,而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選择成为摆在教师和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学校连年扩招,长期处于教师缺员状态,致使课程压力繁重,科研教学难以兼顾。以笔者所在的铁工教研室为例,每年毕业班学生有200人左右,教研室教师10人,师生比达到惊人的1:20。另一方面,在国家重科研而轻教学的大环境下,学校的政策一直向科研倾斜。例如,一门32学时的课程一年的教学工作量大约为70左右,而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工作量也有75,而发表一篇论文的工作量远小于上一门课。这种政策的倾斜造成了教师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造成这种局面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希望提高知名度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就是提高学校的排名。在各类高校排名中,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是重要评分依据,使得高校在追逐科研成绩的道路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例如,华东交大在最新的科研奖励办法中大幅度提高了SCI、EI论文的工作量奖励,其根本原因就是SCI、EI论文的数量直接影响学校的排名打分。

其次,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估的角度讲,教学效果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课程类型不一样,教学对象不一样很难做出公平的评判。例如,专业课的讲授力求生动,而基础课的讲授则应严肃扎实。学校教务处评价教学的唯一手段就是网上评教,并把网上评教的结果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然而,网上评教同样存在难以保证公平的问题。相对来讲科研则是很容易从数据上进行评价,如论文的数量,课题的经费、等级等,这些指标容易统计,制定评价标准相对容易也更为公平。因此很多学校包括交大在内,把科研成果的量化指标作为职称评定、学年考核的主要依据,致使学校在奖励制度上多向科研倾斜。

最后,相对于科研工作,教学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也无法给教师带来认同感和成就感,职称的晋升、学术地位的建立无不需要科研的支撑。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科研工作成为华东交通大学的主流。

五、教学与科研发展方向

从现阶段来看,在国家大的背景下,科研和教学之间的矛盾将长时间存在,并且是摆在普通高校面前的一个主要矛盾。不同的大学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对于985、211等师资力量强,研究基础强的学校,为了加强学校的竞争力,引进了大量的科研型教师,造成了教师(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过多的情况,很多教师面临着无课可上的局面。而对于地方的普通高等院校,则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既有国家对大学的投入严重不均衡的原因,也有国家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北上广等大城市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这一局面也将在我国长期维持下去。

很多学校针对教学和科研的不平衡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解决办法。如中南大学规定讲师不准上讲台,教授必须上课。对于年轻的刚刚毕业的博士,让他们利用年轻的时候多从事科研工作,多出成果,而上课任务交给经验更丰富的教授完成。研究表明,科学研究的黄金年龄是25-40岁,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是在35岁之前完成的。中南大学的这一政策是希望减轻年轻人的教学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当他们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后,再上讲台就带给学生更前沿的知识。从而实现了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协调发展。

中南大学的做法虽然很好,但是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可以复制。对于华东交通大学这样的地方普通高校,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做支撑,无法效仿中南大学的做法。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和科研的矛盾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应提高机构的办事效率,使教师从繁重的非教学科研事务中解脱出来。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因学校办事效率低下造成的时间延误严重的压缩了教师的有效工作时间,从而使得教学科研的矛盾更加尖锐。很多时候,虽然名义上是在进行教学科研工作,而实际的工作时间是被一些诸如开会、填表、找领导签字之类的琐事所占据。有的时候为了一个签字,需多次到办公部门办手续,致使大量的时间花费到了没有价值的环节。对比国外的大学,教师的工作只有教学和科研,教师可以专心的投入到这两项工作当中,使其办公效率非常高。

(2)学校必需具有合理的师生比。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师生比,小班上课比大班上课效果好是公认的事实。由于华东交大师生比严重失调,致使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不得已采用大班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教学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招生规模,不能盲目扩招,由重视数量转移到重视质量的路线上来。两一方面应有计划的引进人才,扩充教师队伍,使师生比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

(3)对教师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的专业细化分析,制定不同的政策。通过对职称评定政策和考核指标的改革,将教师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两类,使二者侧重点不同,且都有发展的空间,使教师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当然,这些建议的措施都是试图缓解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在现行的体制和高校环境下很难根本改变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局面,真正有效的解决矛盾还是要靠国家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

结语

本文回顾了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转换,然后通过分析在国家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和科研关系。并且提出了从长期发展来看解决教学和科研之间矛盾的方案:提高学校机构的办事效率,压缩教师有效工作时间的占用;配置合理的师生比,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考核方法进行划分,使教师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韩继伟.从洪堡理论到博耶观点: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刍议——以我国高校历史教学与科研关系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3,(5):86-89.

[2]刘大文,苏春景.处理好高校几项工作的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6,(5).

[3]董秋月.“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山西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吴洪富.国内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J].江苏高教.2011,(1):62-65.

[5]赵婷婷.大学与社会的矛盾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作者简介

刘庆杰(1982.11—),男,汉族,籍贯:河北高碑店市,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道路与铁道工程。

猜你喜欢

科研高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