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整为零从零到整
——借《莫高窟》谈关键词句的使用

2018-01-24刘金香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莫高窟

刘金香

文本作为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元解读文本,寻找到教学中的“生长点”,充分运用好这些教学资源。

一、抓重点句,板块教学

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文本的内容。整节课不应该零碎地抓生硬的词语,而应在句子当中提炼词语,感悟词眼的表情达意;结合整个句子、整段话进一步深入品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达到感悟内化的教学效果。教学《莫高窟》一课时,我采用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文本。课文脉络清晰,条理分明,我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质疑:课文围绕中心句介绍了莫高窟的哪三种景物?学生找出了课文的主体部分第2、第3、第4自然段——彩塑、壁画、藏经洞。由于这三个自然段的结构极为工整,我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文章首句统领全文,结尾第5自然段则总结全文,升华中心。以三个自然段提炼出文本的框架结构,环环相扣,紧扣全文中心。

借助文本资源,多元智慧解读,充分利用文本服务于教学,用“文本教”。教学《莫高窟》第2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一自然段除“总分总”之外的另一大特色:点面结合。教学的重点应聚焦在文本中“点面结合”的描写处,从而感知文本“神态各异的彩塑”和“卧佛”两种完全不同的写法,让学生伫立于文本的高位视角俯视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从而体会感悟彩塑艺术价值的独特魅力。

同理,文本的第3自然段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由“带”到“扶”,再到“放”,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最终走向独立学习。

二、找关键词,深入教学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抓关键词对于文本的理解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段,乃至文本的技巧与能力。从关键词出发,把握文本内涵,提升阅读能力,积淀终身学习之能力。

《莫高窟》中描写彩塑的中心句“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运用了“神态各异”一词,我抓住“神态各异”一词合情合理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使学生受益匪浅,让课堂大放异彩。首先,我让学生理解“异”是“不同”的意思,从而理解“神情姿态各不一样”;其次,找出课文中描写的那些神态的彩塑: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接着,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读中感悟,体会“神态各异”;最后,启迪学生想象还有哪些神态的彩塑。这样教学不仅锤炼了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让学生对祖国文化瑰宝产生了崇敬之情,教学指向文本的中心,引导学生有感而发“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过渡句,主要指的是在段与段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句子出现在自然段的开头,有时候也以小段落单独成段。过渡句与上下两个自然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只要把握过渡句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对上下文的中心意思有所了解。《莫高窟》这篇课文在描写壁画时,第3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两个关键词“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这两个词分别是对文本第2自然段彩塑以及第3自然段壁画特点的高度凝练与描绘。学生只要找到这两个关键词,并理解它们的意思,就能够掌握这两个自然段的整体内容。教学中我拓展延伸,进而实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目标。

任何一篇课文,都会表达某种写作目的,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潜藏在字里行间中,只要找到文本的正确解读方式,“秘密”与“宝藏”便会如同跳动的音符,跃然纸上。

猜你喜欢

莫高窟
莫高窟晚唐经变画乐器内容比较研究——以第18、12窟与第85窟为例
千年莫高窟
樊锦诗: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莫高窟第363窟壁画组合与丝路元素探析
莫高窟第95窟水月观音图为西夏考
五代与宋朝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初探
莫高窟西魏第288窟男窟主装束及身份再探
莫高窟第196窟窟檐建筑艺术探析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