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评价,激励学生持续习作

2018-01-24李建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习作目标作文

李建国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的习作评价形式单一,缺少层次性,导致学生持续写作的热情不高,因此迫切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准确把握评价的实质性功能,调整习作评价的方式。

一、巧用分层评价,激发习作兴趣

1.目标分层

习作评价要以“学段目标”为导向,做到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让评价指向教学目标。在学段习作目标的统领下,落实“教什么就评什么”“写什么就评什么”,以检视学生的习作问题是否解决、习作方法是否掌握。如写人的习作评价,不同学段的目标不一样,评价的标准就要有所区别。中年级评价标准是“用一个事例表现人物特点”;高年级则是“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同一个学段或班级,学生习作水平参差不齐,评价的时候也要有所区分。教师应设立分级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水平自由选择所要达到的目标,达到相应的级别就可得满分。如中年级写人的习作评价:一级目标是“能把事例写清楚,有鲜明的人物特点”;二级目标是“能把事例写生动,有鲜明的人物特点”;三级目标是“能把事例写具体,有鲜明的人物特点”。三个目标层层递进,螺旋上升。这样的评价准确、清晰,可以让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也能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持续习作。

2.能力分层

习作评价要以“能力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习作能力有进步、习作水平有提升。评价时可依据学情,按照有习作兴趣和无习作兴趣来分别评价。对于习作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观察、想象、思维、表达、创作几个维度设立评价标准,注重语言表达、篇章结构、表情达意方面的评价;对于缺乏习作兴趣的学生,教师可降低标准,注重习作题目、习作内容、精美语句方面的评价。总之,习作评价的目的不是评出习作的好坏,而是在于发现学生习作的亮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巧设评价栏目,感受成功喜悦

习作评价重在激励,是要让学生有持续习作的兴趣。评价时应跳出单一的评价形式,精心设计几个评价栏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和展示,使学生感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课堂习作评价,可以设计如下几个栏目:

1.榜上有名

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习作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习作评价的时候,可以设计习作单项奖,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创意题目奖:题目新颖,有吸引力;绿色环保奖:全篇没有一个错别字;英俊潇洒奖:文章内容比较具体,超过500字;交通安全奖:标点符号运用正确规范,没有缺少标点的现象。(我告诉学生,没有标点的文章就像汽车连环追尾。)

还可以设计“吉尼斯写作之最”:最与众不同题目的作文、最绿色环保的作文、体型最完美的作文、鲜活词句最多的作文、点击率最高的作文。这样的评奖评分方式,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习作的成功。

2.片段亮相

习作评价不是评出习作的好坏,而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特别是要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心理。一些中等水平的习作,整篇文章谈不上佳作,但某些片段写得比较好,或某些语句写得很生动。如人物外貌描写很传神,景物的某个特点写得很具体,只要是鲜活的、生动的片段都可以拿来欣赏,并让学生当众展示自己的精彩片段。片段亮相,就是以评促学的过程,能够有力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巧用评价工具,提升习作能力

习作评价的功能,在于激发和引导。习作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潜能。实施评价时,教师可设计评价量表,师生共同交流并形成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自主开展习作评价。课堂上,教师可先出示习作评价量表,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组评议出评价标准,由组长根据评价标准人人参与评奖,并当众公布评价结果。如高年级的《一件小事》的评分标准可以是写作状元:能有条理地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榜眼:能具体地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语句通顺;写作新秀:能完整地把一件事写具体。采取生生相互评价、师生相互评价、全班共同评价等形式,习作评价当堂完成,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创作成果。

小学习作评价的方式很多,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用积极的评价,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激励学生持续习作,为学生自由习作和创意习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习作目标作文
习作展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