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化:让比较阅读更有效
2018-01-24居佳华
居佳华
比较阅读,指将若干有共同特点的文章或同一文章的不同部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探究相关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专题化的比较阅读方法,打破一课一设计的教学方式,将课内外的文章进行整合,让学生针对主题、体裁、词句、结构等不同的专题进行比较阅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关注主题,梳理文本联系
专题化比较阅读可以将相同主题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促使学生更好地抓住文章的精髓。
《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都属于写景类诗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将其组合在一起展开专题阅读,并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诗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春晓》等,让学生探究写景类诗词的特点,学习作者是通过何种方法写景,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等。如有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望洞庭》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词都采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望洞庭》用“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洞庭山水的风貌,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使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大雪覆盖树木的场景。学生因此领悟,在创作写景类作品时,要尝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形象生动。此外,学生在总结中还发现,作者在创作写景类诗词时,并非纯粹只是写景,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融了进去。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峨眉山月歌》中则体现了对家乡山水的依恋之情。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意识到在创作写景类作品时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式,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深邃。
教师在选择相关主题时要注意主题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可以将描写某一植物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展开比较阅读。若单纯以某一种花卉为主题让学生展开比较阅读,则主题过于狭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很难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若让学生以记叙某种自然物为主题进行阅读,则阅读的主题过于宽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进行探究,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鉴别体裁,提炼行文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记叙文、说理文、说明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可以将不同体裁作为专题阅读的项目,鼓励学生展开比较阅读,尝试从中提炼出某种特定体裁的行文规律。这样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掌握各种文体的体裁特点,比教师直接将相关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的效果更好。
如《说勤奋》和《滴水穿石的启示》都是说理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行文规律,分析此类文章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发现《说勤奋》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后用若干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加以总结。《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写作方式也是如此,作者先阐述某种自然现象,从中总结出观点,然后用具体事例加以证明,最后进行总结。由此学生总结出了说理文的三要素,那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还有的学生细心地分析了作者在选择事例时总是选择一些能很好地证明中心思想的例子,运用了一些分析、阐明的方法加以证明。由此学生总结出了说理文的特点,认为说理文是一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的文体,作者往往通过分析某个事件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说理文具体有哪些写作方法,思考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的特点,这样能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说理文的特点。
教师不必过分强调将知识完整而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将知识点的传授融合在阅读实践中。根据不同的体裁进行专题比较阅读,能够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提炼出行文规律,对于学生学习习作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三、感悟词句,分析人物情感
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在习作时经常会遇到不知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等问题,此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着重感悟文章中的词句,展开专题阅读。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比较阅读一些展现人物形象的文章,并分析作者如何用文字展现人物情感,并思考要如何才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习作时也会尝试借鉴,写出具有个性化的词句。
如《少年王冕》《大作家的小老师》等文章都展现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专题比较阅读,尝试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遣词造句,更好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学生发现,在《少年王冕》中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展现人物形象,如当母亲让王冕去放牛时,王冕用“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来宽慰母亲,让母亲不至于太担心,这很好地体现了王冕的孝顺。此外,当王冕看到荷塘美景后,产生了想要自己学画画的想法,这体现了王冕并没有放弃学习,展现出其用功和勤奋。在分析《大作家的小老师》时,学生发现文章中不少词句也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如萧伯纳让小姑娘告诉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这说明他内心其实有着一种自豪、高傲的情感。当听到小姑娘的回答后,萧伯纳认识到自己要谦虚,这说明他有着知错能改的性格特点。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好的词句能更形象地展现人物形象,如“深有感触”一词体现出萧伯纳的感受是十分深刻的。由此,学生对习作时如何运用词句展现人物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各种习作问题,如分析某些词句是为了表现什么,这些词句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于展现人物形象是否有促进作用等。在经过比较阅读后,学生理解了如何在文章中写出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词句,让文章焕发出光彩。
四、探究结构,尝试学以致用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结构,选择合适的结构有助于展现文章的主题。然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自己习作时很难把握文章的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以分析文章结构为专题的比较阅读,思考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文章如何展现主题,并鼓励学生尝试学以致用,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通过优化文章结构的方式让文章的主旨得到凸显。
如《珍珠鸟》《灰椋鸟》这两篇文章都以“鸟”作为写作对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并思考这样的结构对于展现主题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学生在分析中发现,这两篇文章都充分地描写了鸟儿的动作状态,并在文章最后点题,说明中心思想。他们还发现,作者在选择写作素材时也注意挑选那些能展现文章主题的材料。如《珍珠鸟》一文选择了珍珠鸟在“我”写作时来到“我”身边来展现人和鸟的亲密接触,而《灰椋鸟》则写了灰椋鸟和同伴相互交流的场景,借此点明主题,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林场工人的劳动给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乐园。学生由此而认识到,在写作时可以用文尾总结的方式点明主旨。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创作以动物为主题的文章,并借鉴例文的结构特点。如有学生写了自己保护流浪狗的几件小事,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流浪狗也是城市的一员,人类要和善地对待流浪狗”的中心思想。学生借鉴了例文的结构,在文章的末尾处点明了中心,让整篇文章变得更耐人寻味。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文章的结构形式可以应用到自己的日常习作中,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创作中自觉优化文章结构,让文章变得更加精彩。
专题化比较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将课内外的文章整合在一起,鼓励学生从中找到规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引导学生从这个“例子”中提取出相关知识,举一反三地尝试创作,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