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2018-01-24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瓜苗杏林飞蛾

马 翔

【教材简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生命生命》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三件小事揭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是一篇抒发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有限,在理解生命的意义上有难度。因此在教学课文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和典型事例,为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四年级的学生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仍有困难,教学时,我采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教学理念】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依据课标理念,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爱学习,会学习。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默读和浏览,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3.运用品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补充相关资料、想象写话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2.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杏林子的照片和名言: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学生朗读后说感受。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作者杏林子的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朗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特别要指导学困生学习生字词。

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生命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师生交流。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及时正音,强调“短暂”中的“暂”读 zàn 。

(2)师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指导书写“蹋”和“撼”。

(3)引导学生概括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三件事。

【设计意图: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多种识字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精读感悟打下基础。】

三、精读感悟

(一)研读“飞蛾求生”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自主探讨: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

2.师生交流:抓住重点词语“挣扎”“极力鼓动”“跃动”感受飞蛾求生的欲望强烈。

(1)去掉“极力”理解感悟。

(2)将“跃动”换成“跳动”比较体会。

3.想象说话:飞蛾是怎样挣扎的?“挣扎”时会呼喊什么?作者会想些什么?

4.课件出示语段,采取范读、评读、赛读、引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小结练习:生命是____。

6.小结学习方法。

(1)品味重点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3)想象说话。

(4)采取多种方式诵读。

【设计意图:在研读“飞蛾求生”的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空,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语,让学生感悟到“极力”这个词语生动地刻画了飞蛾求生的强烈欲望,“跃动”更能体现飞蛾求生的急切心情。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运用学法,合作探究

运用上述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瓜苗生长”和“倾听心跳”。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运用学习“飞蛾求生”的阅读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师生交流“瓜苗生长”

1.品味重点词语。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瓜苗生命力的强?为什么作者不用“长”,而用“冒”?

2.结合上下文探讨瓜苗生长会遇到哪些困难。

3.想象说话:瓜苗遇到困难时是怎样想的?

4.教师引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天,它也要——(生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天,它也要——(生读)。

5.小结练习:生命是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冒、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品味瓜苗的生命力强。结合上下文探讨瓜苗长出会遇到哪些困难。想象说话:瓜苗遇到困难时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认识到弱小的生命都能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我们更应该热爱生命。教师引读,学生入情入境,真正领悟生命力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活得是否精彩。】

(四)师生交流“倾听心跳”

1.结合上下文理解“好好地使用它”和“白白地糟蹋它”的含义。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悟:生活中哪些人“好好地使用它”?哪些人“白白地糟蹋它”?

3.课件出示杏林子的资料:杏林子,12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她身残志坚,凭着惊人的毅力,写出了40多篇文章。

(1)读了资料,你获得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2)想象写话:夜深人静,杏林子忍着剧痛写作,会想些什么?

(3)创设情境,教师引读。一个闷热的深夜,杏林子忍着剧痛坚持写作……;一个寒冷的夜晚,杏林子忍着剧痛写作……

4.小结练习:生命是_____。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首先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然后了解杏林子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感受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想象写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创设情境,运用搭桥性的导语朗读“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在反复诵读中,学生的体验加深了,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四、拓展延伸

1.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师生探讨:生命是什么?生命因什么而精彩?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飞蛾拼命挣扎、极力鼓动双翅的求生欲望,

生命是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顽强精神,

生命是杏林子忍着剧痛,坚持写作的坚强意志。

生命是____________。

生命因________,而精彩。

2.链接资料。课件出示名人的事迹和名言,朗读背诵名言。

【设计意图:延伸拓展,把学生引领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开阔视野,体验情感。学生只有通过更多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猜你喜欢

瓜苗杏林飞蛾
可爱的你
Trolls World Tour魔发精灵2
温暖的记忆
飞蛾说
春苗“出货”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学子赋
杏林组曲·寻原曲
白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