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手法操作与“药性”探讨*
2018-01-24王金贵
赵 娜,范 青,王金贵
捏脊是小儿推拿手法之一,可谓是小儿推拿手法中最广为人知、最广泛应用的,因其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甚至许多家长都会自行给孩子捏脊以保健防病。清代夏禹铸(字卓溪)在《推拿代药赋》中说道:“前人忽略推拿,卓溪今来一赋。寒热温凉,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因此,笔者认为厘清捏脊手法的操作方法、主治功效,有助于提高临床水平,也有利于小儿推拿的长久发展,于是也效仿夏禹铸“前人忽略捏脊,后学今来一谈”。
1 捏脊手法源流
捏脊手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作为治疗腹痛的方法,用于成人而非小儿。
然而,笔者查阅明清小儿推拿文献,包括最早记载小儿推拿的《补要袖珍小儿方论》(1574年)、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针灸大成》第十卷《小儿按摩经》(1601年)、“推拿最善之本”《小儿推拿秘旨》(1604年)、《小儿推拿秘诀》(1605年),还有清代《小儿推拿广义》(1676年)、《幼科推拿秘书》(1784年)等等都没有捏脊手法及其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
北京冯氏捏脊疗法传承了数代,1962年出版了《小儿捏脊》[1]一书,系统介绍了捏脊的手法和临床应用,书中表明其传承源于民间。但江静波[2]认为“捏脊疗法”是新发掘出的一种小儿推拿疗法,并认为其称为“捏脊疗法”还不太妥当,因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明确记载了这种方法,因此应当据葛洪的记载称之为“拈脊皮疗法”。而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各中医学院使用的推拿教材中均有捏脊手法介绍。
2 捏脊手法操作
2.1 百花争鸣的操作方法 冯氏《小儿捏脊》[1]中介绍为:从尾骶部长强穴开始,把皮肤捏起,沿着脊柱,随捏随拿随推随放,直到大椎穴,如是为常规捏,为了加强疗效可以重提几处相适应的背腧穴。又介绍了通过拿捏皮肤的厚薄、指力的轻重、推捻速度的快慢等体现手法的补泻,即提放次数少、捏拿皮肤薄、指力轻、速度慢为补,反之为泻,可概括为“轻补重泻”。
《中华推拿医学志——手法源流》[3]中将捏脊手法分为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补法即长强捏至大椎,捏3趟;泻法即大椎捏至长强,捏3趟;平补平泻即先由长强捏至大椎,再由大椎捏至长强,第3趟再由长强捏至大椎。此种补泻分类,类似于针灸补泻方法中的“迎随补泻”。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4]将捏法沿长强至大椎一线自下而上称为捏脊,可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2.2 术由道出,以道论术 这些操作方法是不是都有效,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但是“术由道出”,任何一个治疗方法都有它的理论依据,下面笔者就“以道论术”还原捏脊手法的本真。
捏脊手法主要施术于背部中央,操作为将脊骨处皮肤提起、捻动,因其着力部位较表浅,当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皮部,督脉皮部合与太阳,所以捏脊手法主要刺激的是督脉及膀胱经。
《素问·骨空论》言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下出会阴,经长强,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中华推拿医学志——手法源流》中的补泻是根据手法操作方向与督脉循行方向的关系而定的,“迎”向督脉循行方向,即从大椎至长强,便是泻;“随”着督脉循行方向,即从长强至大椎,便是补。
而《灵枢·经脉》言:“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恰恰与督脉反向而行。捏脊手法必定旁及膀胱经,难道捏脊向上操作为补督脉而泻膀胱经,向下操作为泻督脉而补膀胱经?笔者以为捏脊着力面较大,单从一条经的循行方向论补泻略显偏颇;捏脊的操作是“拈取其脊骨皮”,手指相对而提起皮肤,并没有“迎”、“随”的方向性;捏脊主要作用于皮肤,较为表浅,达不到经脉的深度,因此“迎随补泻”的理论并不适用。若采用推脊手法,仅作用于督脉一线,采用“顺经为补,逆经为泻”则可根据操作方向定补泻性质,如姚笑[5]研究所证实的上推脊柱可升高家兔体温,下推脊柱可降低家兔体温,也正和《小儿推拿秘诀》[6]所云:“伤寒骨节疼痛,从此用指一路旋推至龟尾。”因此,笔者认为遵循《肘后备急方》的操作方向更为妥善。
3 捏脊手法的“寒热温凉”
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之会,又为“阳脉之海”,督领一身阳气、统帅诸阳经;膀胱经为巨阳是诸阳之首,就其穴性而言应当属温热。而通过捏脊的手法可以调整温热强度,有“温”有“热”,两种不同的效果。
3.1 重手法,大热泻寒 如《肘后备急方》中的“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卒腹痛”从其发病迅速可以判断其为实寒证,而“深取”为重手法,可以起到温中散寒、泻其寒实的作用,因而重手法捏脊对寒邪犯表、寒邪内侵等阴寒证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3.2 轻手法,温阳助长 小儿乃纯阳之体,并非说其阳热,而是言其生长发育迅速,生机蓬勃[7],“阳常有余”应是其常态,若“阳不足”则脾阳不升、卫外不固、生长迟缓。因而轻手法捏脊,振奋阳气,对于卫阳不足的呼吸系统疾病、中阳不足的消化系统疾病、肾阳不足的生长发育疾病均能有一定治疗作用。
由于其性质偏温,可以助火,因此阳盛阴虚、肝旺多怒或热毒雍盛等证并不适宜使用。
4 结论
捏脊手法既古老而又年轻,其“药性”内涵古医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当代推拿书籍中关于捏脊的主治功效多是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理气血之类宽泛的描述,而该手法临床使用范围广泛,仿佛“包治百病”,不利于临床规范使用和疗效的提高。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捏脊手法遵循《肘后备急方》的操作方向由下至上操作更为妥善,因作用于督脉与膀胱经,属温热类手法,能振奋阳气,对于阴寒类、虚寒类的病证均有一定治疗作用。笔者在临床使用中严格遵循“病知表里虚实”,虽未能“推合重症能生”,但确实发现针对寒性腹痛、脾虚泄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用捏脊手法以壮其阳确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1] 李志明,冯奎福.小儿捏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
[2] 江静波.拈脊皮疗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3,32.
[3]骆竞洪.中华推拿医学志——手法源流[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48-252.
[4] 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8.
[5]姚 笑.不同方向推脊对家兔体温的影响——论推拿补泻与穴位功效的关系[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13-14.
[6] 周于藩.小儿推拿秘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38.
[7] 胡 鹏.小议徐氏扶阳理论及其在儿科临床的运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