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2018-01-23张金勇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

【摘要】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途径是巧妙设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对文本标题设问,激发学生进行预测与探究。2.对文本大意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3.对文本内容或作者提问和评价,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总之, 教师只有建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阅读

【作者简介】张金勇,芜湖市三山区教研室。

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

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可见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创新意识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显著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发展。因此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一、什么是思维品质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就英语学科而言,主要指与英语和英语学习有关联性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

二、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目前课堂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还任重道远。就思维品质培养来说,教学大多停留在记忆等浅层思维活动,话题的选择、问题设计等方面没有思维含量。

以阅读教学为例来分析,会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单纯把阅读材料当作语言知识的载体,阅读教学几乎等同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单纯训练阅读技能,忽略对内容的学习;机械地看待鱼片结构,机械地将文章分段;忽视语篇产生的背景、意图、对象等;教学方法单一:读前、读中、读后。

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笔者结合现行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中阅读这个模块来谈谈一些初步的尝试。

三、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途径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有系统的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来训练学生,就可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阅读教学方面有目的地进行了积极尝试,让每一个教学的过程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去体验、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掌握学习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思维智力品质。

思维训练是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核心。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素养:一是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的能力;二是发展学生通过推理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归类能力、分析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能力等;三是发展学生通过思维判断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的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进行思维理解。可见,没有积极的英语思维活动,没有准确的理解把握,英语阅读课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因此,阅读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挖掘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那么,培养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有哪些呢?

1.对文本标题设问,激发学生进行预测与探究。一篇文章的标题作用是很多的,有的是直接標明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或线索,有的是为了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运用预测、质疑、推断、分析、评价的策略,探究标题的含义,立足于标题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文本的思路主旨。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8A Unit6 Birdwatching Reading部分时,通过关于标题“Zhalong—a special place”提问 解读标题,预测推理,结合思维导图(图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Teacher:Before we read the text,Id like you to focus On the title“Zhalong—a special place”Where do you think Zhalong is? Why do you think it is a special place?

再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8B 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Reading部分时,就标题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抛出三个问题(图2):(1)What does the word“interview” mean?

(2)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an interview?

(3)What questions will you ask Dr. Ma ?

这样启发设疑,激发思维矛盾,引导学生预测推理。

该部分问题的设计都是直接聚焦标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假想和猜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集中在标题部分,从而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话题。

2.对文本大意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的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培养学生跳读获取文段主旨大意的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8B 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Reading部分时,教师提问:Whats the main idea?布置任务:快速浏览全文,归纳四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用ppt呈现答案(图5)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大意之后,细读文本,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概述和归纳能力。例如上述reading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呈现下图,学生完成填空,更清楚了解ORBIS的情况,概述、归纳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3.对文本内容或作者进行提问和评价,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并且善于通过采用设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努力让所有的学生在疑问中综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努力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考。

例如上述reading部分教学,进入讨论环节时,教师抛出以下问题: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way to donate money to ORBIS?

If you think its a good way, why?

And how can we raise more money?If not, why not?

Do you have a better way to support it? What is it?

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这些问题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在语言的运用中培养他们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品质得到有效训练。

四、结论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英语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境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应各自扮演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导、誘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地向着既定的方向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可见,教师只有建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单俍.深度解读文本,培养高阶思维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专刊),2015.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阅读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