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对英语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影响
2018-01-23谢丹焰汪玉枝王聪聪
谢丹焰 汪玉枝 王聪聪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技术为EFL学习者创造互动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所起的关键作用,阐述了EFL教师将技术融入EFL教学中所面临的障碍,并推荐了促进EFL学习者在以技术为支持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的相关策略,从而指出教育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对于英语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关键词】技术;EFL学习者;建构主义;作用;策略
【作者简介】谢丹焰(1967-),女,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研究;汪玉枝(1962-),女,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研究;王聪聪(1982-),女,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研究。
一、引言
技术始终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正在发生变化。它不再是教师用来向学生授课的一种媒介,而是学生可以用来支撑知识构建的工具。研究表明教育技术,尤其是包括因特网在内的教育技术,被用于加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时最为行之有效。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开始抛开主要基于讲座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因为技术的运用而变得十分便利,其功能不太像书本、电影或杂志,而更像实验室或工作室。在那里学生可以沉浸在语境中,挑战他们的理解力,提高理解水平。
随着更多的语言教学专业人士在EFL教学中欣然接受技術的应用,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与EFL之间的联系已经建立。为了充分利用技术给EFL课堂带来的好处,教学正在不断地发展,以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积极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去获取、分析、评估和交流信息。为此,本文探讨了与建构主义和技术密切相关的几个要素,试图探究技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作用,分析了EFL教师将技术融入EFL教学时面临的障碍,并推荐了几个相关策略,以帮助EFL学习者利用技术构建知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特点
众多的文献纵览表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效地支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并且促成了自然的学习过程而非歪曲这一过程,其特点如下:
学习者将其特有的以前的知识、经验、看法带进学习场景。
知识的构建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它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工具、资源和环境。
社会互动引入了众多视角,概念和内容的表述通过反思、合作、协商和共享意义被呈现和激发。
通过调节、同化、摒弃以构建新的体系、有意义的陈述或全新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教师担负起向导、辅助者、监控者、教练、导师和贤明的顾问的角色。
学习者个人有权控制和调节学习。
学习环境、技术、内容和任务是相互关联的、现实的、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真实世界固有的复杂性。
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推理以及其他更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和深层次的理解得以强调。
促进协作式及合作式学习,以使学习者获得可供选择的观点。
既作为一种哲学又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技术休戚相关。随着更为复杂、更为新颖的技术悄然潜入课堂,EFL教师面临着更具挑战的新工具以及接触和构建广泛多样信息的方法。因此,技术的运用可有效地创设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去从事积极的、卓有成效的、协作的、交互式的以及思考性的学习。
三、技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作用
技术是课堂程序改变的催化剂,因为它提供了明确的变更——语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倡导操作可供选择的方法。它可以驱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更为不拘一格的一套学习活动,包括为学生提供构建知识的场景。研究人员断言,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情境。
首先,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提供优质服务。建构主义的一个中心设想就是学习可以通过工具和语言符号而得以传递。计算机就是这种传递方法的一个典范,它既可以被当作工具,也可以被视作语言符号。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被广泛看作一种教学工具,能够提供更丰富且更令人兴奋的学习环境。由于计算机是动手实践的理想工具,它有利于探索并允许高度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此外,通过运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技术可以促进理解力。同时,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它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其次,技术可以激励教师转变角色,改变课堂内互动的程度。有了技术的整合作用,学习成为一种清晰可见的活动。在学生通过合作转换他们的学习体验并分享学习意义时,技术可以给予支持。在基于技术的课堂里,学生开始变得积极主动,互帮互助,或充当同伴教练;教师也逐渐适应学生互动的增多,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技术方面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对话。许多技术应用软件激励学生彼此互动,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超媒体可以使学生以非线性的方式浏览信息,就下一步探究的内容,培养学习者决策的能力,促进小组互动,并通对小组合作进行反思,发展原有的课题。协同技术的运用,如互动式头脑风暴和写作方案、同步和异步通信工具以及因特网的介入,促进了同伴合作,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指导的时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而远程通信链接扩大了社交互动圈,学习者从课堂里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延伸至与学校以外的学生或专家之间的互动。
再者,技术可以为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提供工具。学习者以技术为工具分析世界,获取信息,解析和组织个人知识并将他们所知道的内容向他人陈述。另外,在使用双重程序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技术可以注入课程之中。首先,教师必须抛开他们对课程以及教学拥有的权威和控制;其次,学习的责任必须更多地指向学生。
此外,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左右学习者的注意力,为学习者提供独特的机会获取语言学习的体验和意义的协商,提高学习动力,促使学习者思维外化,增强学生测试多种情境、挑战先入之见或错误想法的能力,并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同步使用语言媒介、声音、教材、图表以及交互式多媒体图像进行调查并有所发现。
四、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EFL教师实施技术的障碍
技术支持下的EFL教学享有光明的前景,但是并非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做好了准备,登上技术的彩车。将技术融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之中,事实上充满着挑战和障礙。研究显示惧怕是很多教师回避因特网的主要原因,也是他们忽视计算机革命的原因所在,这场革命正迅速蔓延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惧怕之一是对技术自身的恐惧。EFL教师,特别是那些来自于非技术背景的教师,由于不知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因此易患技术恐惧症。EFL教师另一个常见的担心是被技术所取代。由于语言学习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体验,英语教师不大会让步于电脑。此外,面对比自己更擅长计算机操作的学生,有些EFL教师会感到紧张。基于技术背景之下学生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也阻碍了EFL教师充分利用技术的潜力,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效果。
其它影响EFL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技术的障碍还包括:购买高质量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培训、设备和保养的大量耗资,教学应用软件的复杂性,专业发展的不足,教师对有效运用技术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资金不足。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对变革的抵触,设计、编辑、修改数字化材料的耗时,缺乏激励和奖赏,缺乏评估工具和个体对技术负面影响的认知能力,例如:版权、合理利用、对学生上网的控制以及隐私问题,也成为EFL教师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阻碍。
毋庸置疑,信息时代的EFL教师不可以忽视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尽管技术并非学校解决所有问题的魔术弹,但它也不应被看作学习的最大障碍。相反,技术应该作为工具而被开发,以支撑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并促进EFL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五、为EFL学习者提供以技术为支持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复杂的“实验室”,他们可以在此观察、评判、实践并验证所学的知识。以下内容探讨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如何将技术融入EFL课堂教学的几个策略。
1.为丰富的信息提供途径。技术可以提供丰富且可供选择的信息来源。英语是因特网的通用语言,因此万维网为ESL和EFL师生提供了厚礼,为真实的语言输入和互动提供了传统英语学习所无法比拟的学习工具和资源。大量的英语教学网站特别为EFL学习者提供听、说、读、写、语法和词汇内容,以提升他们的英语熟练程度。为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设计的网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高级EFL学习者的读写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升学习技能。电子版英语日报和杂志,例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时代周刊》(Time)、《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财富》(Fortune)、《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和《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等,可以使EFL学习者从取之不尽的英语语言资源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公开课和其他教学视频,以及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美国之音(The Voice of America)和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等在线英语广播电台,不仅为EFL学习者提供了浩大的信息来源,拓宽知识领域,而且也可以促进他们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体验英语,从而掌握目标语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因特网已成为英语学习者的交流工具,使他们与其他学习者、教师和学科领域专家在线交流,就某个议题从多个视角进行讨论,从而强化自己的学习体验。此外,新闻组、聊天室以及包括MSN、Skype等聊天工具也为小组探讨各种话题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弥补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
外语学习是在某种文化语境下进行的,在一个因特网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及的世界,英语教师的职责就是使学生更便于上网,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全球课堂的公民,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彼此交流。
2.鼓励相关的、富有意义的互动。语言学习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社交的过程,习得者通过与他人互动从中获益。第二语言习得发生在参与课堂上任务型协作活动时学习者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为此,在建构主义学习情境中,教学应该通过一个问题或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试图去理解某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的特定情境,通过使用技术和其他工具进行调查、探索、研究、表达和评估。Excel之类的电子制表软件,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能够为EFL学习者提供假设,测试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超媒体也可以用来鼓励学习者从多个视角分析问题并给予正确回答。Access一类的数据库软件要求学习者具备更高的语言水平进行主动学习。创建和操作数据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非只是阅读或对问题做出反应。另一个基于网络、引人入胜的活动是WebQuest。由于它的概念与任务型语言学习一致,而且把网络作为真实世界信息来源加以使用,这种做法与当代语言学习方法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语料的运用——并行不悖,因此WebQuest作为一种网络探究学习模式,通过引导学习者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可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协作学习意识,并促进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3.设计恰当的专业化发展模快。由于教育技术本身并不具备变革能力,所以教师成为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关键。EFL教师的技术素养可以影响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是否融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可以获取的技术增加,教师的技术水平提高,对技术的运用增加,建构主义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里的运用也会增加。
受技术驱动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参加促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和教学反思的专业发展活动,EFL教师能够直面他们在教学中运用的学习理论,不断改进语言教学实践,进而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运用。设计专业发展模块的活动包括:促进探究式、项目式教学、真实学习和问题导向学习;提供教学策略范例,帮助参加者参与技术支持的课堂交互活动;分享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体会;设计利用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的管理策略;为小组和整个大组提供反思时间;征询教师使用软件的其他方式;并根据技术支持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特点,给参加者提供机会去分析和制定课程计划,设计课程单元。
4.為评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建构主义最关键的方面是评估。因此,真实的、基于表现的持续性评估必须纳入考虑中,那样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才能得到更恰当和更有效地体现。
乔纳森推荐的评估策略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主要方面相一致,即学习是一个构建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语境十分重要。他建议有效的评估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学生获取的知识,即他们的学习成果,应该仅作为评估的一部分;过程也应该得到评估。
尽管教育技术对EFL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也给教师和学习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使EFL教师有效地将技术融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情境的英语课程中,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一整套评估工具需要不断研发、实践和更新。
六、结语
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势不可挡的影响,以致力于不少EFL教师还没有在技术和教学法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这一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
在从客观主义为焦点转向建构主义领域的过程中,技术在学习环境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个具有越来越大潜力的工具或资源,技术在浩瀚的英语宝库中能够支持EFL学习者互动,帮助EFL教师获取教学经验,并为学习者呈现多样且全新的可能性和独特的机遇以引导他们走向技术所承诺的领域——在那里,技术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快速、便捷并强有力的工具,促使学习者置身于一个更愉悦、更简单的学习过程之中,并成为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的真正探求者和英语语言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Calvert,W.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2001,16(1):46-48.
[2]Chen,C.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ing:Implications in teaching computer networking[J].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Journal,2003,21(2):17-27.
[3]Jonassen,D.H.Evaluat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A].In T.M. Duffy&D.H.Jonassen;(Eds.),Constructivist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C].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