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素养视阈下的“细节”关照
2018-01-23秦晓鸥
秦晓鸥
[摘 要] 拓宽历史视界与凸显人文立意,可以视为历史细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呈现的两张面孔,这两张面孔统一于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从拓宽历史视界这张面孔看去,历史细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坐标与诠释轨迹;从凸显人文立意的面孔看去,历史细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感受人文情怀的情景。为了有效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细节,其应用若遵循着忠实性、适度性、品位性这三把尺度,应该会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历史视界;人文立意;历史细节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些历史细节,同学们听得很有趣味,有的时候还有恍然大悟的神情。毕竟,好的历史课,离不开历史细节的在场,因为,从学生史学素养培养与提升的视角看去,历史细节与史学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关乎史实的梳理与记忆、史料的铺陈与研读、史感的培育与升华。
一、历史细节教学应用的两张面孔
拓宽历史视界与凸显人文立意,可以视为历史细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呈现的两张面孔,这两张面孔统一于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
从拓宽历史视界这张面孔看去,将历史细节融入教学中,有一种逻辑回归之感。这里的“逻辑”,主要是基于两个维度:一个是历史的逻辑,历史演进的因果逻辑主要是置于历史时序性特征的视域内,“时序性、一度性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特点,历史原因始终在历史事件发生以前发生,后发生的历史现象不可能成为先前发生的历史现象的原因”;一个是学生认知的逻辑,历史教师把历史细节纳入历史课程资源的视野之内,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坐标与诠释轨迹。诠释的坐标与理解的轨迹,其意义,说白了,就是让教科书上的内容不至于太突兀。这样,有利于學生的思路的通达,理得顺畅。就史实梳理而言,历史细节可以作为史实与史实之间的桥梁,起到连接和贯通的作用,可以加强史实表述的一贯性和逻辑性;就解读史料而言,就是要将史料中涉及到的某些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加一段历史细节,增强史料的可读性与生动性。如学生在复习必修一的第三专题的第一、二课,《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时候,为了使两节课自然地衔接起来,整合在一起复习,笔者展示了有关孙中山的两个历史细节。这两则材料是这样的: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出生于1866年,距太平天国失败仅仅两年,余波未息。他的家乡(广东香山)离洪秀全的家乡(广东花县)也相去不远,少时听过洪秀全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反清的种子丝毫也不奇怪。
材料二:孙中山说:“洪秀全当初在广西起事,打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建都南京,满清天下大半归他所有。但是太平天国何以终归失败呢?讲起原因有好几种……但是依我的观察,洪秀全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相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上述两则材料很好地诠释了孙中山何以既反清又反皇帝。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起于天京变乱,而天京变乱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者的皇帝情结。而他本人在反清这个方面继承了太平天国,而且又反对皇帝,于是辛亥革命的反清、反帝制的初衷就很明显了。原来,辛亥革命的轨迹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对太平天国运动亡于领导人的皇帝情结的分析。
从凸显人文立意的面孔看去,历史细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感受人文情怀的情景,这个情景更多地涉及到史学素养中的史感层面。就史感的培养而言,就是将历史细节之中所蕴含的哲理、价值观之类的思想性较强的东西,与课堂教学的主题思想一致起来,历史细节里的道理与教学主题是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而历史细节里所蕴含的道理更多地是通过历史细节中人物的情怀、智慧、抉择、价值判断等具有人文价值的要素展现出来并深入学生心里,从而对学生有着情感上的熏染和价值观上的陶冶,而不是简单地对历史人物贴标签或者画脸谱,因为贴标签与画脸谱会导致学生思维上的简单化。适当地补充一些历史细节,可以阻抗思维简单化,强化史感人文性。例如,笔者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时候,关于蒋介石的态度,笔者补充了如下材料:
……总之,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睢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传达于社会,俾咸能明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讲话
材料节选自蒋介石于1937年7月17日做的“庐山讲话”,笔者做了重点解读,因为这则材料可以解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所以建立得起来的某些“政府因素”,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不仅是人心所向,政府因素,或者说,蒋介石的态度也是很关键的。正因为蒋介石面对着日军的全面侵华作出强硬回应号召全面抗战,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确立提供了政府支持。而且透过材料,蒋介石本人的政治情怀与智慧也得以展现,而情怀与智慧恰恰又是凸显人文性的重要素材,可以带来学生史感的升华,避免有的学生一提蒋介石,马上给他贴上“不抵抗”、甚至“卖国贼”的标签。
历史细节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可以从拓宽历史视界与凸显人文立意两个维度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但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历史细节可以讲呢?讲什么样的历史细节才能把历史课上得好呢?上得有效呢?这就涉及到历史课堂讲历史细节的“尺度”的问题。
二、历史细节教学应用的三把尺度
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细节应用的“尺度”,总的来说,就是要选取那些蕴含着丰富人文情怀,可以拓宽学生历史视界的历史细节。具体而言,有三把尺度可供参考。
(一)忠实性
所谓忠实性,就是说所使用的历史细节要契合于课堂教学目标和主题。所讲的历史细节要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服务,不能节外生枝,更不可背离主题,否则既有悖于教学主题更不利于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只有所应用的历史细节忠实于课程目标、教学主题,才能增强历史课堂教学之有效性。
笔者在讲《新文化运动》的时候,铺叙了陈独秀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对法国启蒙思想的信仰的经历:
在创办《新青年》杂志以前,陈独秀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到了法国革命思想。1901年,陈独秀第一次留日,参加了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该组织创办的《译书汇编》,主要记载了留日学生翻译的一些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等。此时正处于我们上面提到的留日学界对法国革命推崇时期,《译书汇编》在第一、二、四、九期分四期连载了卢梭的《民约论》,作为励志会成员,且比较关注新思想动向的陈独秀可能对法国大革命思想已经有所了解。
在此,笔者借题发挥,对同学们阐述道:
《青年杂志》封面上面的字母就是法文,这个单词是“青年”的意思,象征着陈独秀本人对法国启蒙运动的认可,“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陈独秀坦陈在中国深入进行思想启蒙的必要,并自觉不自觉地循着法国启蒙运动的思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博爱。这就昭示着陈独秀要把法国启蒙运动的理性、平等、自由等理念引入到中国,对中国民众进行思想启蒙。而“近代中国总摆脱不了模仿的命运。”(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伍启元在其著作《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的一句话),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就是在“模仿”西方,无论是器物层、制度层,还是新文化运动,都是在模仿西方,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文化运动就是在模仿法国的启蒙运动。这就是《青年杂志》封面上的法文单词青年所昭示出的陈独秀的心理。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健将,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他留日的历史细节很好地解释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系列的观点主张,而了解陈独秀的主张本身就是这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这样,历史细节就忠于教学目标。
(二)适度性
所谓适度性,就是说要把握火候,数量适中,使用的时机也要把握好,该出手时才出手,恰到好处,概言之就是把握好度。恰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什么是度?度就是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到达目的。”若是将此话引申至历史课堂教学的话,可以说,要想达到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在使用历史细节的时候,就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可以细分为三个维度:其一,数量适度;其二,长短适度;其三,时机适当,所谓时机恰当,就是说历史细节呈现的时机要恰如其分,这一方面涉及到的把握。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非常地熟悉,而且对历史细节置于环节的那个位置也要提前准备好,因为“有效的历史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调动和发展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将历史课堂不断推向高潮”,而历史细节的呈现则需要教师将其纳入教学环节之中,把历史细节的呈现视为教学之一环。做精心筹划,在恰当的时机将历史细节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在讲《毛泽东思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第二课)的时候,从毛泽东的成长经历讲起,适时地讲了他在童年时对农民的某些朦胧的认识。
早在童年时代,毛泽东在读旧小说时,有一件事感到很不平。他说,“这些旧小说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之久,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颂扬的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
这段历史细节是在讲课刚开始的几分钟之内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的,因为是从梳理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入手,故而,其童年的经历理应在前面,这就比较合适,恰到好处,也符合历史的时序性特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讲此历史细节可以引导同学们形成这样的历史认识,即毛泽东小时候与农民的深厚情谊,这可以视为其后来走向革命道路,抓住农民问题这个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进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式革命之路道路的心理原因。
(三)品位性
所谓品位性,是指历史细节的感情基调或者给人的历史情境气氛要与所要讲的历史课的主题所需之氛围契合,无论是严肃的历史细节还是趣味历史细节,都要符合所要讲授的历史知识所衬托出的氛围,这就要对历史细节的品位进行斟酌,做到历史细节的品位与历史的氛围相契合,该严肃的严肃,该有趣的有趣。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有趣或者严肃。从情境教学的角度而论,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个情境,等于说是设置了一个小的情境,而“情境设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积极参与、体验、感悟、思考与探索,依托一定的情境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若是历史细节的品位与历史课堂教学所需历史情境不相契合的话,那势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笔者在讲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在“导入”环节,补充了其游褒禅山的历史细节,展示其在《游褒禅山记》中的句子: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后,笔者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如果把改革视为一次山峰攀登,而王安石自己所期待的通过变法让宋朝到达富国强兵看作“非常之观”的话,那么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志、力、物”这三样必备之物。这三样事物对于改革的成功来说可以说是必需的。特别是“物”,即王安石变法所需要的支持,即宋神宗的态度至关重要。这样就与王安石变法这堂课契合起来了。
三、结语
拓宽历史视界与凸显人文立意可以视为历史细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所呈现的两张面孔,这两张面孔统一于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从拓宽历史视界这张面孔看去,历史细节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坐标与诠释轨迹,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凸显人文立意的面孔看去,历史细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感受人文情怀的情景。为了更有效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细节,历史细节应用的“尺度”问题显得尤其重要,若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导向,遵循着忠实性、适度性、品位性这三把尺度,历史细节应该会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汤瑞华,刘玉广.历史的时序性不可忽视[J].历史教学,2009(9).
[2]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3]高毅.法國革命文化与现代中国革命[J].浙江学刊,2006(4).
[4]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
[5][6]田国华.基于目标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J].历史教学,2013(5).
[7]高克勤选注.王安石散文精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73.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