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脾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8-01-23杨晖万春王满庭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31期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杨晖+万春+王满庭

【摘要】 目的:研究补脾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80例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排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脾肾活血解毒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Ccr、Alb、Hb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补脾肾活血解毒法; 慢性肾衰竭; 临床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pleen and Kidney Huoxue Jied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with stage 4-5.Method:From June 2015 to February 2016,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stage 4-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detoxific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on the routin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pleen and Kidney Huoxue Jiedu Decoction method.The renal function index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2.5%(P<0.05).After treatment,Scr,BUN,Ccr,Alb and H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Kidney Huoxue Jiedu Deco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stage 4-5 of effective and safe,it is conducive to delay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pleen and Kidney Blood Circulation; Chronic renal failure; Clinical study

First-authors address:Jingde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Jingdezhen 33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31.037

醫学研究指出,慢性肾脏病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残肾功能逐渐丢失,毒素及代谢产物逐步蓄积[1]。因此,患者最终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西医疗法主要包括常规疗法(从饮食、延缓进展)和排毒治疗疗法[2]。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运用中药方剂,有利于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基于此,本文拟以80例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补脾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自2015年6月-2016年2月,以单盲法纳入80例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全部患者病例资料完整,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4岁,平均(45.5±10.5)岁;4期28例,5期1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3~64岁,平均(46.0±11.0)岁;4期29例,5期11例。纳入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的病例纳入、方法等均由本院管理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慢性肾衰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具备以下指标任何两项者即可确诊: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 mL/min;②血肌酐(Scr)>133 μmol/L;③有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病史。(2)慢性肾衰竭西医临床分期标准[4],4期GFR(肾小球滤过率)重度降低15~29 mL/min,Ccr:<10 mL/min,Scr:>707 μmol/L;5期:终末期肾脏病,GFR<15 mL/min。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后简称《指导原则》)拟定标准制定[5]。辨证为脾肾虚衰,瘀毒内蕴证,主要症状为:面色晦暗,倦怠乏力,口中黏腻,脘腹胀闷,恶心呕吐,食少纳呆,水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腰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舌淡暗苔厚腻,脉沉缓。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参照《指导原则》制定,依据患者症状程度进行积分。endprint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指导原则》关于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Scr>707 μmol/L;②患者其他加重因素如感染、严重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等得到有效控制;③非透析患者且病情相对稳定的。④中医辨证为慢性肾衰的;⑤患者能配合研究治疗且严格控制饮食,依从性好者。(2)排除标准:①特征人群,如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狼疮性肾病狼疮活动期;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脏、造血、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病或精神病患者;④血红蛋白<60 g/L或伴重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感染或血压≥180/110 mm Hg者;⑤合并肿瘤性疾病。

1.4 方法 (1)对照组常规疗法及排毒治疗[6],入组后常规规范患者饮食,根据患者体质量控制总热量摄入30~35 kcal/(kg·d),予以患者低脂、低盐、低磷以及优质蛋白质饮食(0.5~0.8 g/kg)。及时纠正患者贫血、钙磷代谢问题,积极予以降压处理,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等。排毒药选用肾衰宁胶囊(生产企业:云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547,规格:0.35g/粒),用法用量:依据患者病情酌情予以4~6粒/次,3~4次/d。(2)观察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本课题的补脾肾活血解毒法,主方:黄芪30 g、党参15 g、熟地20 g、山药20 g、山萸肉15 g、菟丝子20 g、怀牛膝15 g、生大黄10 g、桃仁15 g、丹参15 g、当归20 g、陈皮15 g、山楂15 g、蛇舌草30 g、黄连15 g、草果15 g、黄芩15 g、半夏15 g、益母草30 g。常规水煎(由景德镇市中医医院煎药室提供),以上药物煎至400 mL,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200 mL/次,30 d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依据患者症状随症加减,如恶心呕吐明显者,加代赭石50 g,枇杷叶15 g;肚腹胀闷显著者加莱菔子20 g,槟榔15 g;水肿明显加冬葵子15 g,薏苡仁20 g;腰痛明显者加杜仲15 g,桑寄生15 g;喘憋、心悸者加葶苈子15 g,桑白皮10 g;皮肤瘙痒者加凌霄花30 g,地肤子15 g。

1.5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肾功能指标:Scr、BUN、Ccr、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其中Ccr由Cock-croft公式换算得出: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7]。(2)疗效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原则》制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Ccr增加≥20%或Scr降低≥20%;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Ccr增加≥10%或Scr降低≥10%;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Ccr无降低或增加<10%或Scr无增加或降低<1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Ccr无降低或Scr增加。总有效=显效+有效。(3)药物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Ccr、Alb、Hb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33/4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2.5%(2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藥物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肝功能、血、尿常规、粪便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未出现与病情不符的异常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者2例,食欲不振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者2例,食欲不振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02,P>0.05)。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出现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导致肾脏无法维持基本的功能[8]。临床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累及全身各系统。随着病程进展需要转入透析治疗,而昂贵的透析费用将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9]。因此,探索延缓甚至逆转患者疾病病程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机虚实错杂,归结起来是脾肾两虚、湿浊淤血内阻[10]。中医认为,肾为机体先天之本,藏精主髓;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11-13]。临床有众多研究人员利用中药组方进行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中医药医治该病提供了依据[14-16]。

然而,研究中医补脾肾活血解毒法介入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肾损害进展,甚至逆转病程的临床研究及文章尚未发现。本研究拟采用补脾肾活血解毒法进行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旨在为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医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慢性肾衰竭4~5期患者本虚多表现为脾肾气虚,实则主要为湿瘀浊毒[17],结合对慢性肾衰竭的认知和前人的研究基础,笔者精选药物开展治疗工作,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健脾,熟地、山药、山萸、菟丝子、牛膝平补肾气,桃仁、丹参﹑当归等活血改善肾脏微循环,陈皮、山楂等助脾胃运化,大黄活血兼能解毒[18];蛇舌草、黄连、草果、黄芩、半夏等寓半夏泻心汤之意化浊解毒[19],此为补脾肾活血解毒,扶正以祛邪的主方,贯穿治疗的全过程。通过临床实践,笔者发现:(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充分说明补脾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4~5期方药配伍精良,疗效确切。(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Ccr、Alb、Hb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Scr、BUN明显降低,Ccr、Alb、Hb明显增加,提示补脾肾活血解毒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贫血问题,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为改善病情,缓解病程进展创造条件。(3)两组均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中药保护残余肾功能是长期的、持续的,同时方剂中药材成本低,能够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6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策略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