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学生与钢琴正谱伴奏合作的效果
2018-01-23丁宁
丁 宁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湛江 524300)
每个学过声乐并有过声乐教学经历的人都知道,与钢琴正谱伴奏合作的重要性。每个声乐学习者也都有过与钢琴伴奏合作过程中这样、那样的经历。而如何利用好钢琴正谱伴奏,让钢琴伴奏提升自己的演唱、如何能快速适应钢琴正谱伴奏并完美与伴奏融合是声乐学习和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给予重视,力求通过多方面共同的努力来提升学生与钢琴正谱伴奏合作的效果。
作为学生,最期待的是正谱伴奏,而最恐惧的也是正谱伴奏。正谱伴奏可以更好的将他们带入音乐情境中,钢琴伴奏与歌唱完美的相呼应、相推动,帮助他们更好的诠释声乐作品。而往往就在合伴奏时,平时歌唱时的一些疏漏也会暴露无疑。首要的问题便是节奏问题,一些长音究竟是几拍、休止符究竟是几分休止、三连音是否平均、弱起是否数了拍子......稍不严谨,便会在与正谱伴奏的合作中立刻显现出来,严重影响合作效果。其次是音准问题,平时的上课中,学生都是自己演唱或是教师给主旋律学生跟琴演唱,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音高上的依赖感,而钢琴正谱伴奏不仅仅是撤走了这样的依赖,反而用和声、复调增加了一定的干扰。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能够保证原有的音准就很困难了。第三是学生自身对声乐作品分析不够、对作品风格及情感把握不够准确。中板速度的作品唱成小快板、凄婉忧伤的作品唱得平直呆板、特别是一些较大声乐作品,对作品段落分析不足,段落间的关系不明确等等,特别是一些中国作品中的散板,真的就可以“散”到没有了原有的节拍么?这都需要做很多的功课的。否则在与正谱伴奏的合作中必然会出现问题,影响效果。
作为钢琴伴奏者,可以说他是承受着最大压力的。第一,钢琴伴奏最基本的工作便是把钢琴正谱上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记号精准的弹出来,他需要保证每一个音符的准确性;能够做到流畅、准确。这需要很好的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快速的读谱能力。第二,钢琴伴奏者需要有很强的内心听觉能力,他不仅要熟悉掌握自己所弹奏的多声部的伴奏,还要熟悉整个声乐作品的主旋律,尽管作为钢琴伴奏自己并不需要唱歌,尽管作为钢琴伴奏者他不熟悉各种声乐语言作品的发音,但是他对于每一首作品的旋律线是要比较熟悉的,甚至在自己弹伴奏的过程中可以哼唱或是歌唱出声乐部分,这样才能保证在伴奏过程中根据歌唱者的状态做出快速的反应,与歌唱者密切配合。第三,钢琴伴奏同时也要将作品的风格把控准确,在速度、情绪、触键、音色上与作品相符,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风格去诠释声乐作品,例如莫扎特歌剧的伴奏就是要用古典时期钢琴作品弹奏的技法、清晰、端庄、典雅,而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婉转、细腻、欢畅……第四钢琴伴奏必须熟悉歌唱者的对作品的诠释,伴奏和独奏不同,独奏时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而伴奏却需要去辅助歌唱者,尽量按照歌唱者的诠释方法去再现作品。因此哪怕同一首作品,给不同的歌唱者伴奏都要有不一样的音乐处理。因此钢琴伴奏必须能够快速的熟悉歌唱者对作品的诠释并快速做出反应,对于歌唱者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字的处理都熟记于心。
作为声乐教师,其主要任务是担任着对学生声乐演唱技能的训练的任务,正确的发声技巧、正确的气息运用、准确的吐字咬字是声乐课最基本的内容。而声乐教师要清楚的知道,在学生进行钢琴正谱伴奏时要求学生的却不是这些。无疑正确的歌唱方法是唱好歌的基础,教会学生好的歌唱方法是声乐课的宗旨,但合伴奏的基础不是声乐演唱方法而是歌唱的音准、节奏。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第一,在追求发声技巧的同时必须时刻强调节奏。最常见之一便是高音、长音、尾音的时值不够的问题。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有限、技术的不成熟所导致高音、长音、尾音时值不够,就紧接着后面一句演唱。最常见之二便是休止符不数拍子,特别是一些西方歌剧咏叹调,一些小的休止符或连续的休止符太过自由,不够精准所导致的与伴奏合不到。第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音准问题,减少拐杖,及时发现学生把握不够准确的乐句,声乐学习和教学很多时候是靠听把歌曲学会的,很少有学生会仔细地回归谱子把每个音符搞清楚,特别是华彩部分、花腔部分、歌曲快速部分常常被学生忽略掉。第三,在声乐教学中强调句与句之间的呼吸换气、强调段落之间的对比。一些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么对重点句子重点单独练习,例如高音、旋律复杂的句子,以寻求技术上的突破;要么就一气贯通,没有句与句间的停顿,没有间奏、没有情感表达,只求连贯完整。这样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对作品的有完整准确的把握,甚至在平时可以顺畅唱下来的作品,在合伴奏过程中就很茫然了,原本的气息也没有了、原本的高音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准备而黯然失色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要清楚的知道,声乐课程绝不是单纯的声音技术的教学,它是一门音乐综合教学,音准、节奏、技术、风格甚至表演等等,要不断扩充声乐教学的内容,最终让学生综合音乐能力得到提升。
合钢琴正谱伴奏看似简单,但绝非简单,它需要教师、学生、伴奏者日积月累的练习学习;需要教师、学生、伴奏者始终如一的细致与严谨;需要教师、学生、伴奏者各自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