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新运用
——以歌曲《闪烁的小星》为例

2018-09-20

黄河之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星五线谱音高

林 瑜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关于《闪烁的小星》的教学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首先笔者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以下分析。《闪烁的小星》选自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感知音的高低”,让学生感知“do”到“la”六个音在五线谱上的音高位置。本曲结构为A-B-A曲式,其旋律音高由do、rel、mi、fa、sol、la六个主干音构成。《闪烁的小星》也被音乐家莫扎特改编为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主题旋律经过了12次变化,为学生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打下基础,也是是本章节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接下来是教学对象分析。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本次课堂基于学生的特征,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根据教材与教学对象的特点,笔者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学生在听、唱、辨、动和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巩固对五线谱上六个音高位置的认识,唱好《闪烁的小星》的旋律,听辨出音乐发生的变化,并在音乐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享受音乐的美,产生对音乐的美好想象。基于这几个目标,我总结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运用“柯达伊手号”学唱《闪烁的小星》,巩固对五线谱上六个音高的印象。难点是通过聆听钢琴的变奏,能听辨出音乐要素的变化形式。

二、关于《闪烁的小星》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次课堂主要以演示法、参与体验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这四种教学法为主。

1.演示法:通过演唱歌曲与演示舞蹈动作,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律动,帮学生更生动地表现音乐。

2.参与体验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入。通过聆听与欣赏音乐的变化来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手段。

3.讲授法:老师对音乐要素的变化进行较明确的讲授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

4.多媒体教学辅助法:借助多媒体、电钢琴等音乐教具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次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深入、拓展和总结五个部分。首先导入环节是先利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教学歌曲并引导学生听、唱与打手号,意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新课环节是讲解五线谱上六个音的位置并指导学生跳“五线谱舞”来加强学习兴趣;深入环节即在钢琴上弹奏三次《闪烁的小星》中A句变化的旋律,引导学生概括音乐要素变化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拓展环节是简介《小星星变奏曲》的作者莫扎特并让学生欣赏变奏片段,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最后的总结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的音高位置与变化的音乐要素进行概括,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

三、《闪烁的小星》教案的评价内容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环节流畅,手段朴实,实践充足。课前准备充分,弹唱熟练,驾驭教学能力提升明显。积极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在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方面进行有益尝试,教学理念新。教学设计紧紧围绕音乐本体展开,能积极关注歌曲风格和审美情趣,并尝试从本课歌曲教学延伸到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要素变化。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教学开放,学生状态松弛,目标达成较好。

四、教案设计的总结与建议

笔者认为,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音乐教学核心任务,提高教学目标的高度。要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柯达伊教学法的科学性,从最基础的节奏、稳定拍和旋律感入手,培养学生听、唱、写、创能力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记忆、想象、表现、创造和思维等能力。希望进一步践行核心素养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核心素养教学经验。

《闪烁的小星》教案设计:

猜你喜欢

小星五线谱音高
乔治·克拉姆《大宇宙Ⅲ》音高组织分析
嘻哈音乐课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天然的五线谱
小星是只狗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胜似亲人
18岁和28岁谈恋爱有什么区别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大星和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