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美声与通俗唱法相融之探讨
2018-01-23胡红永
胡红永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4013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声与通俗唱法是两种极为重要的声乐演唱形式,两者具有各自的独特性,然而在演唱技巧方面却存在很多相通之处,越来越多的人将两种唱法进行融合贯通,继而推进声乐形式的多元化。文章中重点论述了声乐演唱中美声与通俗唱法的具体融合技巧及方式,带动声乐文化的发展。
一、美声与通俗唱法特点分析
声乐演唱对于歌唱者提出极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其实质上就是学会利用气息,如此他们发出声音将会舒畅自然,很多人认为唱歌非常好听,实际上他们都是通过喉咙唱歌。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现状,则要求演唱者必须学会灵活运用气息,这是由于气息在人的丹田位置凝聚成为动力源,唱到高音部分时,则会显现出其优势性,让演唱人员能够拓宽发声源。
美声演唱过程中对于气息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作为主要发声点,是声乐演唱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要素。通常来说著名的歌唱家都能合理调控自己的气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演唱者能够科学孔控制自己的气息,可以看出他们有着极好的基本功。假设演唱者没有极好的控制自己的气息,这将直接会影响到演唱者的发挥,歌曲质量也不会非常理想,严重将会出现走音的情况;演唱人员能够科学调控自己的气息,必将能够合理有效的结合自身吸气与呼气,由此必然能够准确的发音,而且能够展现不一样唱腔。而对于通俗唱法来说,其最重要的特质是声音的特点,基本上是完全采用真声唱,比较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此外,更强调激情及感染力,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因而对于话筒的使用必须要恰当,这样才能达到极好的电声效果。
二、声乐演唱中美声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美声及通俗演唱两者相融是声乐发展的一种趋势,这必将是声乐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意义。两者虽然都具有各自的特质,但是依然存在相通之处,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气息的运用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合理控制自身的气息,才能促使演唱者更好的驾驭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意境与情感。对于演唱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气息训练过程中,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一般来说主要是以下述方法为主:慢呼慢吸、急吸急呼、急呼慢吸、慢呼急吸。而人的发声器官主要有:口、喉咙、鼻子等,它们之间必须要密切配合,由此才能创造出动听的声音,在气息运用练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从简单音阶练习开始,这种形式也比较适用初学人员,他们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掌握,提升他们自身的音乐基础,经过系列的训练,则能够提升声带扩张力,还有持久力,通过这种单一性的训练,帮助演唱者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歌唱的核心。
首先,急吸急呼,所谓急吸急呼,通常是让演唱者能够掌握快速吸气与呼气的能力,当他们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懂得相应的小技巧,在快速吸气时,必须要及时打开下肋,收缩下腹,并且要懂得扩展胸肌,气息必然能够保持平稳。快速呼气时,也需要掌握技巧性,让腹肌与膈肌能够快速运动。
其次,慢吸慢呼,而针对慢吸慢呼来说,也就是缓慢的呼气,还有缓慢的吸气,与上述训练思维恰好相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身心的放松,两个肋骨缓慢张开,胸围随之扩张,在这样的前提情况下,才能平稳呼吸,然后将平稳呼出气体。这就好像是当人在进行赏花时,花香平稳进入到体内,不能一下子吸入过多。在演唱过程中,假设吸入过多气体,则势必让声音变得低沉,并且身体也会随之不自然,对于这种吸气呼气而言,其更多的适用抒情歌曲。
最后,慢吸快呼,慢吸快呼也比较容易理解,演唱者在吸气过程中要缓慢,而在呼气时则需要迅速,当吸气时,两肋就必然会扩张,而胸围也会随之扩张。身体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快速呼出气息,就好比人在疲惫之后,在身体休息过程中,就会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完全呼出去,针对这种演唱方式,大部分在歌曲演唱的高潮部分是比较常见的。美声与通俗唱法归根结底都是声乐演唱的形式,在音乐上存在很多相通之处,因而两者的融合意义重大。声乐演唱过程中,对于声音的训练则必须要引起极高的重视,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予以展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姿势,随之缓缓吸入气息,到达腹部与腰周围,然后将这种吸气状态维持住,再均匀呼出。在演唱过程中,要根据作品的情绪与速度,从而对呼气与换气速度不断调整,一般来说,必须要合理运用急吸缓呼,还有缓吸缓呼,从而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合理运用气息,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效果。
三、结语
总体来说,声乐演唱中美声与通俗唱法的融合是基于音乐本身同源的特点而形成的全新的唱法,这是音乐的创新,也是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中简要阐述了声乐演唱中美声与通俗唱法融合的必然性及形式,以期推动声乐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