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儿喂养状况的效果评价
2018-01-23李岩
李 岩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辽宁 鞍山 11400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展性照顾护理是全新的护理模式,且效果理想[1]。本次实验为探究该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70例,以下为护理过程和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信息: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早产儿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35例早产儿中,男婴与女婴的比例分别为25∶10,最大胎龄为35周,最小胎龄为29周,统计后平均胎龄(31.2±1.3)周,出生体质量在1300~2561 g。参照组35例早产儿中,男婴与女婴的比例分别为23∶12,最大胎龄为35周,最小胎龄为30周,统计后平均胎龄(31.1±0.8)周,出生体质量在1310~2550 g。统计工具对两组早产儿的临床信息进行检验,未产生统计学意义,可进一步分析与探究。
1.2 方法:参照组早产儿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工作为:保暖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生活基础护理,同时还包括感染预防、营养支持等。研究组早产儿接受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详情护理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需将光纤刺激予以减少,将早产儿的感觉昼夜能力进行培养,确保睡眠充足[2]。与此同时,噪音刺激需予以减少,尤其是呼吸机音量和心电监护仪的音量,需合理控制,微泵报警也需进行调整,直至低于60 dB为止。早产儿清醒时,护理人员可以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从而为早产儿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除此之外,环境温度及湿度需确保适宜,早产儿的肛温参数需保持在37 ℃,皮肤温度需保持在36 ℃,室内温度参数在50%~60%。值得注意的是,早产儿所接触的物品必修进行预热,防止冷刺激[3]。②体位护理:早产儿在喂养期间,护理人员需选择适宜的体位,使其处于头高足低的位置,完成吸奶后可以选择右侧卧位,肩部需适宜的抬高,30°~40°为宜。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取早产儿的俯卧位,让头向一侧偏离,这样一拉可以避免出现胃食管分流及溢奶。喂养期间及喂养完成,护理人员需对早产儿皮肤颜色、呼吸进行观察,看是否出现呕吐和呛咳,避免出现不良事件[4]。③喂养护理:结合早产儿的发育情况,予以针对性喂养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可以利用非营养性吸允对早产儿的吸允能力进行练习,与此同时可以对吞咽功能和协调能力进行练习,喂养15 min前可以予以早产儿无孔橡皮奶嘴,一天进行8次。若早产儿的胎龄超过34周,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可以直接进行喂养;若早产儿的胎龄低于34周,利用胃管进行喂养。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早产儿直接的交流,可以利用抚触治疗方法进行,与此同时为父母和早产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助于亲情释放,从而使早产儿的安全感得以提升。⑤抚触疗法:在护理期间,可以予以早产儿抚触治疗,通过对各部位皮肤的抚触,对早产儿的免疫功能、消化功能及内分泌进行调节,加快胃肠蠕动速度,从而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1.3 指标观察:依据PIOFRA量表对两组早产儿的喂养状况进行评估[5],总分为36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早产儿的喂养状况越好。而后对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增长、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进行统计,最后比对并发症发生率。
1.4 数据统计:选择统计工具为两组数据结果进行检验,软件选择(SPSS17.0),PIOFRA评分、体质量增长、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为计量资料,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呈现形式为%和均数±标准差,统计结果以P<0.05为依据进行判定。
2 研究结果
2.1 体质量增长、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结果分析:研究组35例早产儿接受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后,体质量增长为(22.3±8.34)g/d,睡眠时间为(19.0±1.23)h/d,胃管留置时间为(15.24±1.28)d;参照组35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后,体质量增长为(13.6±6.53)g/d,睡眠时间为(14.1±1.51)h/d,胃管留置时间为(18.44±1.47)d;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
2.2 PIOFRA评分分析:研究组35例早产儿接受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后,PIOFRA评分为(28.70±2.12)分,参照组35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后,PIOFRA评分为(23.39±1.88)分,组间对比后,研究组早产儿的评分明显较优。
2.3 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早产儿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7%,参照组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2.9%,组间对比后研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
3 讨 论
早产儿,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未成熟儿,主要值胎龄低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就早产儿来说,消化功能尚未成熟,胃肠功能较差,在一定程度上较易出现喂养困难状况[6]。一旦不能及时护理,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对生活质量也会造成影响。近年来,在护理工作中,发展性照顾护理凭借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高度认可。该护理属于全新的护理模式,通过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喂养护理、心理护理及抚触疗法,使早产儿的安全感得以提升,同时对消化系统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7]。本次研究两组早产儿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模式,结果显示:研究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增长、睡眠时间、胃管留置天数明显较优,PIOFRA评分高于参照组,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比例较低,组间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
综上所述,早产儿予以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以使喂养状况得以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冼鸿欢.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儿喂养状况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70-71.
[2] 黄朝梅,何力,邵巧仪等.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儿喂养的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7):776-778.
[3] 应雪琼,林心怡,颜胜宇等.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3):15-16.
[4] 黄金芳,梁小梅,王翠英等.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z1):102-103.
[5] 姚明,涂星.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5,28(14):196.
[6] 许延.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儿喂养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8):278-279.
[7] 昌爱慧.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