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低龄低体重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封堵的护理体会
2018-01-23高春花
高春花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动脉导管是胚胎时期部分肺动脉血流入降主动脉的重要血管通道,绝大多数动脉导管在出生后48 h内达到功能性关闭,2~3周完全解剖学闭合,若动脉导管逾期持续不闭合即可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PDA 的发生率约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10%~21%。由于PDA分流部位压力阶差大、分流量大引起肺充血和淤血,婴幼儿气道狭小、纤毛运动差、咳嗽反射弱和肺部含气量少,导致患儿在婴幼儿期反复出现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随着介入封堵技术及封堵材料的不断发展,介入封堵治疗已成为PDA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婴幼儿PDA由于患儿月龄小、血管纤细、易发生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治疗操作难度大,较年长儿及成人患者风险更大,2018年2月2日我院收治1例低龄低体重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在全麻下行PDA介入封堵术,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儿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女,1月龄,体重3.3 kg。因“发现心脏病1月,咳嗽、气喘2天”,呼吸急促,可见吸气相三凹征、点头呼吸,听诊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近来上述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动脉导管未闭”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62次/分,呼吸45次/分,血压左上肢 82/50 mmHg(1 mmHg=0.133 kPa);左下肢78/45 mmHg;右上肢86/58 mmHg;右下肢77/48 mmHg。精神反应可,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呼吸急促,可见吸气相三凹征、点头呼吸,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扩大,心率16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膨隆,肝肋下3.0 cm,脾未触及。肢端无紫绀,无杵状指 (趾),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末梢暖,足背动脉搏动可。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中重度返流、肺动脉高压"。胸片提示肺炎。 患儿于全麻下行心导管、降主动脉造影及PDA介入封堵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转入ICU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护心功能、稳定内环境、抗感染等治疗。术后第1天脱机拔管,第11天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评估病情 此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WBC 12.45×109/L,Neut 46.73%,Hb 117.3 g/L,PLT 589.3×109/L。 肝功能:TBil 95.1 umol/L,DBil 13.5 umol/L,ALB 37.2 g/L。 凝血常规:PT 12.6 s,APTT 48.6 s,D-二聚体1.481 ug/mL。传染病筛选试验、电解质、肾功能无异常。CRP 0.4 mg/L,PCT 0.29 ng/m,NT-BNP>35 000 pg/mL,血肌钙蛋白10.147 ng/mL。经病情讨论后,有手术指征,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2.2 术前准备 术前1日清洁皮肤。行药敏试验、备血、肠道准备。术前禁食6 h禁饮4 h,给予10%GS静脉泵入,速度4 mL/kg·h;患儿脐部用松节油棉签擦拭。建立静脉通路,于右手背置留置针,在患儿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油性笔画上记号,便于术后观察动脉搏动情况。
3 手术中护理
患儿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全麻下穿剌左股静脉,股静脉置5F静脉鞘。经股静脉送入4F端孔导管至肺动脉,并经PDA送至降主动脉,交换为4F猪尾导管于降主动脉造影,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呈漏斗型,测量PDA直径2.5 mm。经股静脉送入5F输送导管,在泥鳅导丝引导下送其经过PDA送达降主动脉,选择3 mm×4 mm进口ADOii封堵器进行封堵,超声监测封堵器盘面对主动脉、肺动脉血流无遮挡,无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术中经过顺利,历时2 h。术毕压迫止血,左腹股沟沙袋压迫6 h,术肢制动12 h,常规抗感染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 术后护理
4.1 术肢制动的护理 腹股沟静脉伤口给予0.5 kg的沙袋压迫6 h,术肢制动12 h,防止局部出血。同时密切观察肢端皮肤的温度、颜色及腿围大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时间为术后第1小时每15 min观察并记录1次生命体征、伤口情况、肢端温度、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第2小时每30 min观察并记录1次上述护理内容,之后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直至12 h后伤口愈合良好通知医生行伤口换药,术肢解除制动。患儿麻醉初醒躁动时,除给予镇静外,术肢使用约束带,松紧适宜,以放入一横指为准,关节处置以棉垫。每2 h给予术肢按摩,依次从上到下,防止血栓形成。患儿介入伤口愈合良好。
4.2 维护心功能 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保持各项指标监测的准确性。患儿介入封堵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稳定,无外科手术导致的心肌受损情况,故患儿术后心功能正常。
4.3 维护呼吸道通畅 该患儿由于术前心功能差,肺部感染,无法承受长时间体外循环下外科开胸手术,故采用全麻微创封堵术,但术后呼吸道的管理仍至关重要。术后重点关注呼吸情况,明确肺炎有无进行性加重,定期检查胸片及感染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患儿术中常规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SIMV+AutoFlow模式,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8。当拔除有创呼吸机后给予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气道内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患儿充分镇静的状态下吸痰,次数不宜过频,防止躁动致呼吸道损伤或脱管。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肺部并发症。
4.4 营养支持 患儿出生时体重仅1.9 kg,住院时1月龄,体重3.3 kg,术后患儿消化吸收功能欠佳,遵医嘱给予补液,加强静脉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待患儿肠道功能恢复后尽早给以肠内营养,依据术后医生体检情况,患儿腹部平软,肠鸣音5次/分,遵医嘱给予恩敏舒5 mL鼻饲,q 3 h。观察患儿鼻饲后消化良好无腹胀、呕吐情况,遵医嘱逐渐增加奶量,第2天增加至10 mL,q 3 h。
4.5 控制感染 遵医嘱定期查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及多重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伤口情况及呼吸道感染症状,深静脉留置管保留7天,留置针保留3天,出现渗血及时更换贴膜。患儿术后给予舒普深抗感染治疗无异常。
5 小结
低龄低体重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由于发育较差,容易反复感染肺炎导致心衰,危及生命。介入封堵治疗对于低龄低体重的早产儿来说,由于血管管腔细,股静脉直径约2 mm,而最细的导管鞘直径1.3 mm,手术难度大。术前充分评估患儿病情,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保证患儿治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