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2018-01-23周志远
周志远
(辽河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盘锦 124010)
头部外伤患者在首次进行CT扫描检查时并未预见颅内血肿情况,在一段时间之后再次进行CT扫描检查时发现颅内血肿即称之为颅脑创伤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均造成了较大威胁,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2]。我院就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展开了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作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70例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患者年龄为18~53岁,平均(43.5±5.6)岁,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41∶29,因交通事故致伤39例,因高空坠落致伤18例,因承受打击致伤13例。根据70例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18~52岁,平均年龄为(42.1±5.2)岁,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20∶15;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53岁,平均年龄为(43.9±5.9)岁,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21∶14。70例患者均知晓我院本次研究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本次研究无影响(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指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的治疗方式如下:血肿量低于15 mL、意识清醒、病情较为稳定的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头痛、头晕等因颅内压增高引发的症状,对患者进行CT扫描确诊血肿的具体存在位置后,应当及时采取脱水、激素、止血以及化瘀等治疗方式,血肿一般于15~45 d后吸收;血肿量>20 mL则应及时采取穿刺治疗,穿刺时机应选择亚急性以及慢性期内,此时血肿常常已经部分或是全部液化,可将大部分血肿抽出,再利用液化剂液化2次左右以将血肿完全清除,在此期间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临床表现以及动态CT扫描情况,若发现血肿增大的情况,则需要立即转为手术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在确诊患者具体血肿情况后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将血肿清除,及时降低颅内高压,降低其他风险发生的概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开颅清除血肿或是颅骨钻孔微创清除血肿的手术方式;若是患者极度虚弱或是年龄过大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以提高预后。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期间,应注意跟上相应的支持治疗,一般包括抗感染、止血、营养支持等。
1.3 评价指标: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15分为恢复良好,12~14分为轻度残疾,9~11分为重度残疾,1~8分为植物状态,死亡为0分。恢复良好率=恢复良好例数/该组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的并发症有头痛头晕、癫痫、颅内感染、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检验,采用χ2对比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以(±s)表示,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32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恢复良好率为91.4%;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27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3例,恢复良好率为77.1%。两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进行比较,数据对比计算结果显示χ2=7.705,P=0.006,差异十分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出现7例头痛头晕、0例癫痫、2例颅内感染、5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出现10例头痛头晕、1例癫痫、3例颅内感染、7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数据对比计算结果显示χ2=8.000,P=0.005,差异十分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呈现出发病率较高、急性发生、血肿为硬膜外腔以及合并其他血肿等特点,此类情况一般发生于患者受创部位的着力点或是着力点附近,若是患者有骨折情况,则相对未骨折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血肿[3]。颅脑创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硬膜外血肿初始状态为新鲜血液以及血块,血块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液化并吸收,后再形成薄层肉芽组织并于1个月后形成肉芽包裹,而由血块液化形成的液体则存在其中。对患者采取治疗方式需要根据其具体的病情决定,血肿较大,情况较为危急者应立即接受手术治疗,早期的二次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预后。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血肿块较小,患者病情稳定且不易出现病情迅速恶化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脱水、激素以及化瘀等方式进行治疗,缓慢有序的使患者恢复健康,但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或是并发症,预后也并不是十分理想。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会提高二次血肿的风险,在进行术后减压时也需要谨慎而行,使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4]。
综上,对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准确把握患者的具体病情,在符合手术条件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并改善预后。
[1] 孙新庆.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23(9):61-62.
[2] 薛丹丹,李杨,李亭亭.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4(8):1449-1451.
[3] 吴磊华.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3):85.
[4] 杨为卓.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