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文献《禅门日诵》中的音声

2018-01-23张鑫

人民音乐 2018年2期
关键词:法事圣教序音声

■张鑫

在佛教经典文献中,有关论述音声的专论是非常少的,有关佛教音声的内容大部分都散见在佛教藏经中。在历代藏经中载有音声的论著,如:唐代高僧道士于唐总章元年(668)编纂《法苑珠林》,其中卷三十六《呗赞篇》,“呗者短偈以流颂”,记载了梵呗的流传。较完整的记载佛教法事与相关音声的论著,有唐代净土宗四祖法照根据《佛说无量寿经》所言:“清风时发,出五音声,自然相和”之意,于唐大历四年(769年)著《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创立了“五会念佛”仪法①。该法事运用了不同的节奏、速度②与“宫商”的变化念诵佛号,记载了中国汉传佛教音乐中对“圣号”形式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创举。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朱棣钦定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③,是永乐皇帝集众多高僧大德编创的一本佛教歌曲集,用三百多首曲牌编创了四千多首佛教歌曲,这一巨著堪称为中国汉传佛教歌曲体系化、民族化、时代化的里程碑④,虽然这些文献都没有记载具体的音乐,但是由于佛教梵呗在体系化、民族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与中国历代文学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在佛曲中对具体词牌、曲牌的标示与应用,为我们研究探讨文献中的佛教音声提供了极有依据的重要帮助。

清代刊印有《禅门日诵》,该书没有记载作者与年代。根据清代僧仪润道光三年(1823年)成书的《百丈清规延义记》⑤中记载:“科仪有详略二种,详本别行,略载《禅门日诵》”,这一记载说明道光年间或之前,《禅门日诵》一书已经问世。目前所见各种《禅门日诵》的编印本有五台山存道光十四年(1834)版;光绪二十六年(1897)徐文灏书版以及明旸法师(1916—2002)编辑的《禅门日诵》等多种版本。

《禅门日诵》记述了明末清初,寺院中日常修持、法事仪规等事项以及与音声有密切关联的梵呗。《禅门日诵》以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位)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为首篇。全书所载主要内容包括了朝时课诵、幕时课诵、祝圣仪、禅门普供诸品经赞略集、讽诵经咒礼忏科仪、禅门宝训、佛祖心灯七个部分⑥。此外,还记录了寺院日常应用的各种真言咒语、经赞训文、开示法语以及部分经文等,全书内容以佛教仪规为主体。是学习与研究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汉传佛教音乐文化重要文献之一。

一、《禅门日诵》中的《圣教序》

《禅门日诵》卷首为《大唐三藏圣教序》,也称为《圣教序》,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⑦首刻有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是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位)为玄奘法师所撰写。玄奘法师不畏艰难到西域各国拜佛求取真经,历尽千辛万苦终将佛经带回大唐,唐太宗特为玄奘求得真经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写序文,《圣教序》由此而来。后经书法家王羲之书写刻成碑文,永垂千古。

《大唐三藏圣教序》全文共两千四百多字,主要内容包括了三部分:一是唐太宗为玄奘法师所翻译佛经而撰写的序文;二是高宗李治(650—683年在位)所撰写的序文;三是玄奘法师对唐太宗的感谢以及所翻译的心经。《禅门日诵》卷首只刊载了《圣教序》的第一部分,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经文而撰写的序文。主要内容阐述了玄奘法师西去西域各国求得真经以及玄奘法师翻译所求佛经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并对玄奘法师不畏艰难困苦西行求经精神的大力赞美。《圣教序》的问世,对我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在《圣教序》中写道:“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证。积雪晨飞,途闲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弘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序中表达了唐太宗对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之壮举甚为敬佩与赞扬,对玄奘法师西行求经所获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序文中最后写道:“方翼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展示了唐太宗心愿《大唐三藏圣教经》中之真谛,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芒,福音永布人间,与天地共存之宏图。唐太宗《圣教序》的序文,植于《禅门日诵》之首,可见其编撰者著书之心意。

其一,继承发扬《大唐三藏圣教序》经典之学,弘扬佛教音乐文化;

其二,整理与规范当时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各类法事仪规;

其三,通过刊印发行,影响社会,推进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的正常发展。

二、《禅门日诵》的主要内容

全书七个部分内容如下:

(一)朝时课诵程序:

1.大佛顶首楞严神咒(楞严咒);2.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3.十小咒(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佛说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解冤释结真言、往生净土神咒、善天女咒);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5.普回向起佛偈;6.礼华严文(华严文);7.礼佛发愿文(发愿文)——怡山然禅师作;8.三皈依。

(二)幕时课诵程序:

1.佛说阿弥陀佛经(弥陀经);2.礼佛忏悔文(忏悔文);3.蒙山施食仪;4.净土文——慈云忏主作;5.西方发愿文——云楼宏大师作;6.警众偈。

(三)祝圣仪

内容包括:祝圣仪、小祈祷仪、祝伽蓝仪、祝祖师仪、监斋仪、四月初八日祝释迦如来圣诞祈祷文、腊月初八祝圣、祝药师琉璃光王佛圣诞延生普佛仪、祝阿弥陀佛圣诞往生普佛仪、祝观音菩萨普佛仪、祝井泉仪、祈祷孤魂仪、斋佛仪。

(四)禅门普供诸品经赞略集

共载有七十七项程式及其赞呗歌词,其中殿、堂、楼、塔共等23项,如:弥勒殿、文殊殿、普贤殿、弥陀殿、观音殿、大势至、地藏殿、准提殿、般若堂、罗汉堂等。

赞曲共54项,如:楞严咒赞、大悲咒赞、忏悔文赞、空品赞、金刚经赞、药师经赞、樊纲经赞、大弥陀经赞、地藏经赞、法华经赞、楞严经赞、感应金光明经赞、千佛忏赞、三昧水忏赞、梁皇忏赞、十地菩萨赞、十地总赞、三宝大赞、祝延赞、香赞等。

(五)讽诵经咒礼忏科仪

载有四十七项法事仪规及其钟板等禅门要求,包括:严净仪、讽经咒礼忏科仪、讽华严经起止仪华严字母、礼法华经仪式、礼忏起止仪、受戒发愿忏悔文、大悲忏法仪规、净土忏等。

(六)禅门宝训

载有三十八项文论。

(七)佛祖心灯

其中第三、四、五项内容与禅门音声关系密切。

三、《禅门日诵》中的音声

中国汉传佛教各寺院所传承的梵呗的形式主要有:赞、偈、咒、文、圣号等。《禅门日诵》中的音声目前可分辨的主要有赞、偈两种形式。

(一)赞:

《禅门日诵》中赞的形式有五句赞、六句赞和八句赞三种。

1.五句赞:

五句赞是中国汉传佛教梵呗赞曲的体裁之一。

目前传承的五句赞赞词词格是:“五,四,七。七,四。”5句27字。

其词格形式与李煜、欧阳修、张炎等人所填词《浪淘沙》相同。《禅门日诵》中五句赞用于祝圣仪开首的第一支赞曲《宝鼎香赞》(又称《宝鼎赞》、《宝鼎祝福香赞》)。唱词为:

宝鼎热茗香,

普偏十方,

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皇王祝圣寿,

地久天长。

过去中国汉传佛教寺院法事仪规中,《宝鼎香赞》多用于节日为帝王祝寿,或逢每月初一、十五朝课时唱诵。现在已成为中国汉传佛教“朝时课诵”必唱的第一首佛曲。

2.六句赞:

六句赞是中国汉传佛教梵呗赞曲的体裁之一,亦称“小赞”,是梵呗赞曲中最主要、应用最广泛的一首赞曲。

目前传承的六句赞赞词词格是:“四,四,七,五。四,五。”六句29字。

最早记载六句赞赞词的文献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永乐北藏》⑧中朱棣钦订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集中,有以《华严海会》词格编创的佛曲54首,专用于对诸佛、菩萨的赞诵。在《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集中,应用了三百多首词牌、曲牌旋律,创编了四千多首佛教歌曲,每首佛教歌曲都有标注该曲所依据的曲牌名称,其中只有《华严海会之曲》与《金字经之曲》两首乐曲没有标注该曲所依据的曲牌,可以说明《华严海会》一曲是僧人的创作。其所传的6句29字之词格形式也不与任何一首唐诗、宋词相合,该词格传承至今,没有变化。《华严海会》创作的时间,根据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中“宋元旧篇”部分记载,当时在南戏《苏武牧羊记》⑨即《牧羊记》)的唱曲中,已经应用了《华严海会》一曲,该曲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64)中有词、谱记载,其曲名与词格与今传之《华严海会》相同,因此佛教歌曲《华严海会》,早在宋、元时期已从寺院传播到南戏音乐中。

(1)六句赞在法事仪规中的应用情况

《禅门日诵》中,“华严经起止仪”是记录的最完整的法事仪规。

“华严会”一词最早见于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652—710)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共八十卷,公元699年译毕⑩。当时的译文中没有记载《华严海会》赞曲,只有《华严经》与四十二字母,其中“六句赞”词格形式应用的最多,用于《佛赞》《法赞》《法会众赞》《九会赞》四个部分。《禅门日诵》中的六句赞有一百多首不同的唱词(一般以唱词首句为该六句赞曲名,若第一句唱词相同时,则以第二句唱词区别乐曲)。《华严字母赞》最初的演唱只用于“华严仪”;是宣诵“华严经”四十二字母前的一首赞曲。“华严经起止仪”主要程序中赞呗六句赞的应用与布局:

“华严经起止仪”全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仪式开始,先举六句赞《炉香乍热》香赞(即《炉香赞》),后举经者主持法会。

其一,诵《佛赞》,讽《华严经》一卷至三卷。前两句唱词:“华严海会,舍那如来。”

其二,诵《法赞》,讽《华严经》四卷至五卷。前两句唱词:“华严海会,宝藏灵文。”

其三,诵《法会众赞》,讽《华严经》六卷至八卷。前两句唱词:“华严海会,十圣三贤。”

其四,诵《九会赞》(之一),讽《华严经》九卷至八十卷。前两句唱词:“华严海会,觉帝扬灵。”

每一赞毕,接诵《华严字母赞》:

华严字母,

众艺亲宣,

善财童子得真传,

秘密义幽玄。

功德无边,

唱诵利人天。

(《华严字母赞》诵毕,举唱“华严四十二字母”,每个字母开头先诵六句赞赞曲一首。)

(2)《禅门日诵》在其它佛事仪规中应用六句赞的情况:

“祝圣仪”:其中小祈祷仪、祝伽蓝仪 、祝祖师仪、祝监斋仪、祝井泉仪、祈祷孤魂仪各诵1首,分别是《韦駄天将》《伽蓝主者》《拈花悟旨》《监斋使者》《灵源浩渺》《孤魂甶子》6首。

“禅门普供诸品经赞略集”:有六句赞曲30首。如:弥勒殿:《位居补处》、文殊殿:《甚深智慧》、普贤殿:《重重愿海》、弥陀殿:《阿弥托佛》、观音殿:《观音大士》、大势至:《圆光百二》、地藏殿:《地藏大士》等。

“诸赞语”:有六句赞79首。如:元辰赞:《佛光主照》、浴佛赞:《妙心直指》、帝释赞:《玉皇上帝》龙王赞等。

《禅门日诵》中总计六句赞有一百多首。

3.八句赞:

八句赞是中国汉传佛教梵呗赞曲体裁之一,亦称“大赞”。

目前传承的八句赞梵呗赞词主要有三种格式:

第一种:典型词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共8句36字)代表曲目有:《戒定真香》《挂金索》《祝延赞》等。该词格除典型词格8句36字外,字数多在8句31—39字。

第二种:八句赞的变形格式之一,即8句40—49字。代表曲目有:《三宝大赞》《观世音赞》《药师佛赞》等。

第三种:句赞的变形格式之二,即8句50—56字。代表曲目有:《香赞》《大弥陀赞》《献供赞》等。

根据《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所载,其八句赞佛曲《然迷途之曲》词牌依据是[金索挂梧桐],从曲牌名称来看,应为曲牌[挂金索]与[梧桐树]的集曲。关于[挂金索]曲牌的词格,最早见于元杂剧,在无名氏所撰[梦天台]中有[挂金索],其词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8句36字。⑪

清代《禅门日诵》中所载,八句赞共有23首,其中21首是赞颂释迦牟尼佛及诸天菩萨的。其余两首为《香赞》(即《戒定慧解脱香赞》《献供赞》又名《虔诚献香花》)。这两首“香赞”,则广泛地应用于诸多佛教法事仪规中。这23首八句赞赞曲,其词格有六种形式。

《禅门日诵》中“八句赞”赞曲曲目词格:

其一:《十地菩萨赞》词格:五,六。七,五。八,六。七,五。(8句49字)

其二:《三宝大赞》《释迦赞》《弥勒赞》《大悲赞》《大悲赞》词格:五,六。七,五。七,六。七,五。(8句48字)

其三:四,五。四,五。四,五。四,五。(8句36字)《祝延赞》: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施主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印遍满十方/昔日耶轮,免难消灾障。

其四:六,六。七,六。七,六。七,六。(8句51字)

其五:五,七。七,五。七,七。九,五。(8句52字)

其六:六,六。七,六。七,六。七,五。(8句50字)

从明初《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中所载以62首曲牌不同的词格形式而衍变的551首八句式佛教歌曲,历经近五百年的历史发展,到清代《禅门日诵》时,佛教歌曲“八句赞”的词格已经浓缩为六种定式。字数也基本上定格在36字至52字的篇幅内。

根据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该曲历史可追溯到唐开成四年(839年),日本僧人圆仁在山东赤山院见到当时在中国的新罗僧人讲经仪式,其中便有“大众同音”唱《戒香定香解脱香》等情景⑫。但《戒定真香》(即[挂金索])的词格定式是首见于《禅门日诵》。

(二)偈:

按照句子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四言偈、五言偈、六言偈、七言偈四种结构。

《禅门日诵》中偈的形式主要有五言偈和七言偈两种。1.五言偈

五言偈是中国汉传佛教梵呗赞曲的体裁之一。《禅门日诵》中,有五言六句偈,唱词为:

愿此香华云,偏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妙法莲华经。菩萨声闻众,受用做佛事。

用于讽诵经咒礼忏科仪中的礼法华经仪式。2.七言偈

七言偈是中国汉传佛教梵呗赞曲的体裁之一。

目前传承的七言偈为七言四句,28字。或四七言八句,56字。

《禅门日诵》中,有七言四句偈,唱词为: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用于讽诵经咒礼忏科仪中的礼忏起止仪。

《禅门日诵》中所载的七言偈有:

“祝圣仪”:腊月初八祝圣、祝药师琉璃光王佛圣诞延生普佛仪各诵1首。“讽诵经咒礼忏科仪”:礼忏起止仪诵1首,净土文诵1首,念佛起止仪诵1首,金光明忏斋天法仪诵1首,放生仪轨诵3首。

结语

历史价值:《禅门日诵》中记载了大量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汉传佛教文化法事仪规约三十多种,重要法事仪规,有朝暮课诵、讽华严经起止仪、礼法华经仪、礼忏起止仪、受戒发愿忏悔仪、礼净土忏仪、念佛起止仪等。这些法事仪规的记载,虽为“略本”,但有可能就是规范当时社会各寺院各不相同法事仪规的“骨干本”。是一部研究明、清时期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社会价值:《禅门日诵》卷首刊载的唐太宗所撰《圣教序》,表明了编著者遵循佛教宗旨的诚挚用心。以承上启下、收集整理、规范中国汉传佛教法事仪规,记录大量与之相随的佛教音声,传诵于世,对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艺术价值:《禅门日诵》中记述各种大小不同法事仪规的陈述,展示了相当数目的中国汉传佛教音声,包括汉传佛教梵呗中各类艺术品中。如赞曲有一百五十多首(含五句赞、六句赞、八句赞);偈约13首。真言、咒语四十多条(目前尚不清楚其念、诵的方法)等。是我们研究明、清时期中国汉传佛教音声的珍贵资料。

①载《大藏新纂卍续藏经·诸宗部》卷74,第40—55页。

②即平声缓念、平上声缓念、非缓非急念、渐急念、四字转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③载《永乐北藏》,永乐十五年至正统五年(1421—1440)于北京刻印。

④袁静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历史发展的里程碑》——《试论〈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的历史价值》,《第七届亚太地区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页)。

⑤ 载《大藏新纂卍续藏经》,报恩章第二,供天(法章)第384页。日本明治·大正年间(1905—1912)印行。

⑥对《禅门日诵》这七个部分的标示参照明旸法师(1916—2002)编辑的《禅门日诵》。

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于唐咸宗三年(672年)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其碑字由怀仁借府内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

⑧《永乐北藏》通称《北藏》。从永乐十五至正统五年(1421—1440)于北京刻印。

⑨ 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苏武牧羊记。”载《中国古代戏剧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1页。

⑩《华严经》先后有三种译本:1.公元418—421年佛陀跋陀罗译的晋译本,六十卷。2.公元695—699年实叉难陀译的唐译本,八十卷。3.公元780—805年般若译的唐译本,四十卷。

⑪在刘东生撰《月下向世配偶》杂剧“秋景”中的[挂金索],其词格是:七,五。七,五。七,五。七,五。8句48字(尾有3句21字)。

⑫ 田青主编《中国宗教音乐》,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张鑫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14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法事圣教序音声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苗族东部方言民间信仰“巴狄扎”研究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考释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日本“网购法事”受欢迎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一)
“音声”之疑——质疑当下流行的一个音响概念
苗族“巴岱”吃猪祀
从《十六龄女士杨莲之集圣教序诗》看杨莲之诗歌创作
《圣教序》及其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