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海相伴 伉俪情深
——解读王秉锐、赵碧璇教授的教学之路

2018-02-28臧海萍

人民音乐 2018年2期
关键词:母音赵老师王老师

■臧海萍

1964年,王秉锐与赵碧璇在北京结婚

2017年9月10日,新中国第33个教师节的夜晚,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内早已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碧乐璇歌”——著名钢琴艺术指导赵碧璇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57周年学生音乐会在这里激情点燃!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声乐领域有着突出成绩的歌唱家轮番登场——王立民、黄越峰、梁展初、杜吉刚、张莉、马梅、杨曙光、金永哲、梁召今、臧海萍、李林、师乐、王婷、李硕等十几位弟子用歌声向王秉瑞、赵碧璇老师致敬!用真情向两位恩师告白!当已经83岁高龄的王秉锐老师在弟子们的簇拥下登台为赵老师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时,那如泣如诉的动人歌声让现场观众无不潸然泪下!当全体演员合唱《祝你生日快乐》时,观众们也都全体起立参与到合唱中来,“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响彻音乐厅,久久回荡!而此时,80岁的赵碧璇教授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行动不便的她不能到现场和她最牵挂的丈夫、最亲密的学生和最亲爱的观众一起享受这样一场专门为她举行的音乐盛宴,但我相信,她的心,穿越夜空,一刻也不曾离开她的爱人、她的学生和她所钟爱舞台!9月10日的音乐之夜专属于聪慧优雅的赵碧璇教授!更是王秉锐、赵碧璇老师相濡如沫,执子之手,不离不弃的伟大爱情的艺术见证!

王秉锐,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贡献专家津贴。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声乐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赵碧璇,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钢琴艺术指导,曾在第十二届巴西里约热内卢声乐大赛中获“最佳钢琴伴奏奖”,文化部举办第一届聂耳声乐作品比赛中获优秀钢琴伴奏奖第一名,她撰写的《论声乐伴奏的作用》在音乐周报上连载;录制的一套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带,广为流传,深受好评。

王秉锐、赵碧璇教授治学严谨,专业知识渊博,极具人格魅力,在音乐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业内同行誉为学风正派的专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王秉锐教授致力于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和发展,融合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唱法。综观整场音乐会,除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感动之外,人们还会惊叹于两位老师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受教于两位教授的弟子们音域不同,天资各异,但却都在他们的教导引领下成为卓越的歌唱家和优秀的声乐教育家,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门生才俊辈出,桃李满天下。这在中国声乐教学界也是独树一帜的!而音乐会上王秉锐老师以83岁高龄登台演唱,气息流畅充沛,音色干净漂亮,中声区丰富细腻,高音区轻松自如,让人不敢相信这样完美的歌唱竟是出自一个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之口!其学生中王立民已过70岁,黄越峰、梁展初都年过花甲,杜吉刚、马梅、张莉、金永哲等人也都年过半百,但是他们都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歌唱状态,没有任何声音衰弱的迹象,不禁让人感叹:科学的发声方法真的可以让声乐艺术青春永驻!那么王秉瑞教学理念的精髓是什么呢?概要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理论科学先进、教学语言简单精准。

我们都知道科学的演唱离不开呼吸的运用,王老师经常说:“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呼吸是歌唱的源泉,好的声音一定是在稳定良好的呼吸控制基础上获得的。在有关中国声乐的教学中,很多人对于气息的解释是模糊的,有人说气吸到丹田上,有人说气吸到小腹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很难理解和做到。像丹田,它只是人体的一个穴位,把气吸到穴位里是不可能的;至于说把气吸到小腹、脚后跟,则只是个人的主观感觉罢了,缺乏科学依据。王老师明确地告诉学生:“饭吃到嘴里,气吸到肺里。”吸气时以鼻为主,采用口鼻共用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气吸入肺后,十二对肋骨便会自动张开,其中的腹肋最为明显。应当说气吸到肺时,随着横隔膜下降使腹部隆起。而保持住这种吸气的状态,就具备唱歌的最基础的条件了!王老师在上课时最常说的一句是“从容吸气,从容保持”,就象是我们平时躺在床上休息时平和的呼吸状态。通过老师对呼吸的解释,学生能够很容易体会到正确呼吸的状态。

王老师对声音产生的机理也有自己很精准的解释:一个是“声阻气”,就是声带闭合,阻挡气息,产生振动,就能够发出声音;另一个是“字阻气”,也就是通过正确的咬字,然后阻挡气息,产生声音。他用最简单的方法和语言把在物理学、生理学领域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声音的发生原理,从而提高对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王老师在教学中经常强调“气、声、字要协调运动”,明确地提出气、声、字这三要素不能彼此割裂开来,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协调,浑然天成的统一体。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歌唱的整体性,也就是要做到“字、声、气”的同时训练。我们都知道如果声带不能很好的闭合,声门漏气,则声音发散,气息也一定是流动不畅的;只有在良好的气息支持,声门合理阻气的情况下才会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咬字和表达也才会更清晰、更省力,所以这三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1994年1月1日,在全国各地的学生们寄来的贺年卡前合影

1986年与帕瓦罗蒂在北京合影

1996年在伦敦与萨瑟兰合影

20世纪70年代,王秉锐与赵碧璇在纪念舒伯特诞辰音乐会上演出

2007年与周小燕老师在上海合影

2010年4月16日,中国音乐学院举行庆贺王秉锐教授从艺65周年从教50周年学生音乐会

作为学生,在王老师对气、声、字关系的简单精准的解读下,每一节课都会很容易地明确自己的练习目标,很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在呼吸用气、科学发声、咬字共鸣这三方面的能力,而且延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勤学苦练,就会发现自己的声音会有很大的变化,歌唱能力越来越强,有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系统独特的训练方法

(一)独特的哼鸣训练

有了正确的歌唱理念,还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声音状态,而王老师独特的开口、闭口、哼鸣练习就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我们知道,哼鸣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取得集中、明亮、松弛的声音,是获得充分的头腔共鸣的最基本、最快、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所以很多老师在练声时都会给学生做哼鸣练习。一般的声乐老师会让学生做闭口哼鸣练习,而王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哼鸣与平时歌唱感觉的一致性及减少口腔内部的不协调性,要求学生做开口闭口相结合的哼鸣练习,即:

练习1

在练习时用开口哼上行,到i时从开口哼转变成闭口哼,然后再下行,到1时再由闭口哼转为开口哼,即做到同一个音的两种状态的哼鸣。虽然口腔状态不一样,但哼鸣的位置是一样的,这样既要学生有很好的呼吸状态支撑,又保持住一致的哼鸣位置,而不因口型的变化而改变,使得学生体会到“字、声、气”的平衡运作。王老师指出,哼鸣练习要求整体协调配合,如果某一环节出问题如气息僵滞、喉头发紧,都会妨碍开口闭口哼鸣转换的统一协调。在练习时,不用老师说,学生自己就能够感觉到声音位置的不对,所以这条练习要求歌唱的相关器官、气息、声带的运动要协调、平衡,使学生明确了歌唱的头腔位置,锻炼了呼吸的从容保持,从而达到气与声的完美结合。

(二)独特的元音训练

a、e、i、o、u是意大利美声歌唱的五个基本元音,在日常声乐教学中,一些教师会按五个元音的一惯顺序进行发声训练,而王老师则把五个元音的训练顺序排为u、o、a、e、i,这样这五个母音连起来说时,就像一个“why”一样,口腔里的变化非常小。练习时,从“u”母音开始,因为“u”母音是五个元音字母中喉位最低的、最容易使喉咙打开的母音,“u”母音的训练有助于喉咙的稳定和共鸣通道的建立,使喉咙打开成为下意识的活动,正确的“u”母亲发声练习可以帮助歌者体会气息,吐字与共鸣的关系。“u”母音一旦唱好,会体会到气息通道的流畅感和喉咙打开的适度感,以及字与气的平衡感。在这种平衡感的保持下,嘴形很自然地由“u”过渡到“o”母音,就很轻松地唱出一个圆润的“o”,并且音色与“u”母音非常的统一。王老师在进行“u”和“o”母音的训练中还巧妙地运用了“m”和“n”两个辅音,从而帮助学生很容易的体会到“字阻气”的分寸感。

练习2

练习2要求学生在“u”与“o”的转换中没痕迹,气息连贯、音色统一、声音圆润、流畅。

练习3

练习3要求学生声音流动、气息保持一致,每个音符都要清晰准确。通过“u”与“o”的这两条练习,让学生喉咙稳定、气息通畅、从中声区到高音区的音色统一圆润,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歌唱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入a、e、i三个母音的练习。

练习4

练习4中,同样要求在u和o的基本状态下演唱,口腔的运作尽量少,声音位置要统一,气息从容保持。

王老师通过以上的这几条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五个元音的基本歌唱状态,建立起一个自然统一的歌唱通道,拓展了音域、增强了歌唱能力,能够自如地过渡到歌曲的演唱中。他曾说,歌唱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并持之以恒反复揣摩练习,就一定会越来越有进步。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歌唱方法,才能使自己的声音永葆青春。这一点通过当晚音乐会上王老师以及众多资深歌唱家的精彩演唱也得到了充分印证!

2001年,在天津举行第二届全国钢琴艺术指导学术研讨会上,王秉锐师生音乐会后合影

2004年,朋友和学生们为赵碧璇老师庆祝生日合影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我们在音乐会上发现,王老师几乎在每一个声部上都有成功的教学案例,并且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音色特点和独到魅力,而绝不是“千人一面”,这主要归功于王老师在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王秉锐教授拍摄于2010年

赵碧璇教授拍摄于2004年

王老师强调,声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背景和接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作为老师应该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学生的特质,采用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将同一种方法生搬硬套。他给每一位学生留的曲目都是各不相同的,即便是同一个声部也会有较大差异。这些曲目都是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其精心挑选的。这样每一个学生在演唱时都能得心应手,发挥出自己的特点。比如马梅的性格开朗率真,音色宽广明亮,具有戏剧女高音的特质,王老师就会为她选择一些像《晴朗的一天》《命运的力量》这样比较有张力的作品。这样更好地突显了马梅的歌唱能力和声音魅力。记得我刚拜在王老师门下时,就向老师申请要像马梅那样唱一些戏剧性的大作品,但他并不同意,而是针对我的音色特点指定了诸如莫扎特、贝利尼的作品来让我学习。在中国作品的演唱上,王老师特别的为我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如《兰花花》《断桥遗梦》《送瘟神》等,这使我在声乐作品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跨度,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在教学中,王老师强调学习一定要循序渐进,坚决反对拔苗助长!在他门下,无论入学时程度如何都要从基本的练声曲以及艺术歌曲唱起,当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按计划为学生选择难度更大、更富戏剧性的作品。王老师并不严格要求学生必须马上领会其每堂课的教学意图,他愿意给那些理解力稍差的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理解他的每一项要求。甚至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悟不透,有反复时,王老师依然是不急不燥,和蔼可亲地按着自己这一套科学的、稳扎稳打的教学方法慢慢引领学生走出误区,获得进步,站上更高的艺术平台。

四、画龙点睛的艺术指导

本场音乐会上,无论是王秉锐老师的动情演唱,还是众多学生的真情表演,都体现出了学生的对赵碧璇老师的深深挂念,主持人王立民更是在一段段情真意切的串联词中反复祝福着赵老师能够早日康复,重回舞台,回到学生和观众身边!这是因为在所有学生的成长的道路上,赵老师都洒下了太多的辛勤汗水,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背后,都有赵老师坚定的支持!其实,早在王秉锐、赵碧璇老师的青年教师时代,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声乐、钢琴领域颇有建树外,更是在声乐教学上构建了独特的“王赵组合”——王秉锐老师负责塑造学生的声音状态,教授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学生尽快建立起正确的歌唱通道;而赵碧璇老师的作用,绝不仅仅只是钢琴伴奏,她更是出色的艺术指导,负责语言拼读、音乐风格的准确表达、音乐艺术形式的处理等诸多方面的教学提升内容。这个建立在艺术高端和完美默契基础上的“王赵组合”让所有的学生都终生受益。

赵老师精通德、意、法三国语言,王老师留的每一首外国作品都会让赵老师给学生拼读并录音。每次上伴奏课的时候,赵老师除了就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向学生进行阐述外,还会针对每个单词、每一句话给学生逐一讲解。她特别强调每个单词的重音以及每句话的逻辑重音,会让学生反复练习、拼读,从而找到语言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演唱起来就更容易准确把握音乐的风格和演唱的技巧。赵老师的教学是非常严谨认真的,从不会放过学生在演唱中的任何小的失误。她强调语言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作品要做到清楚表达,字字入耳;外国作品要做到发音准确,韵味十足。这样由“王赵组合”指导出来的学生,在走向国际舞台时是充满自信的,没有障碍的。这也是众多学生屡获国际大奖的原因之一。有一次,在金永哲获得国际比赛的大奖后,外国记者问他如此优秀,是否毕业于哪一所欧美音乐名校时,他骄傲地回答,我是地地道道在中国学习成长的歌唱家,我感谢我的老师,他们的名字是王秉锐、赵碧璇。

王老师曾说过,在他众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赵老师的作用比自己要大得多。这其中也许包含着因对赵老师的敬意爱意而显示的谦虚之情,但也客观地说明了赵老师作为艺术指导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如果说一个歌唱家的培养经历是一块璞玉的打造过程,那么王老师就是那个费尽心思,打开玉石粗糙的皮壳,让人们发现它真正价值的人;而赵老师就是那个不辞辛苦、精雕细琢,最终把这块玉石打磨成一件传世之宝的点睛者!

五、倾心付出、亲情永远

几十个春去秋来,王秉锐、赵碧璇老师始终把学生的进步提高、健康成长当成生活的重心。他们没有给学生落过一节课,没有给自己放过一次假。在教学上,他们严于律己、不辞辛苦;在生活中,他们对学生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的!马梅是安徽人,爱吃辣,刚入学的时候,因年龄小常常想家,两位老师就在她表现出色的时候把她叫到家里吃饭,席间拿出辣酱作为特殊奖励,以化解她思乡之情。学生们来自天南海北,初到北京时举目无亲,孤单落寞,两位老师就在生活各个方面去关心帮助他们,直至他们彻底成长坚实起来,翱翔于自己的天地!记得我2005年去参加世界华人声乐大赛时,正赶上赵老师癌症初愈,每天她还要喝中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赵老师依然坚持给我上伴奏课,并且依然会提前半小时到琴房练琴,做上课的准备。我当时特别心疼赵老师,就对她说:“您好好休息,我找别人来伴奏吧。”可赵老师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我的身体我自己心里有数,你好好唱,好好表现就是给我最大的安慰。”直到今天,每次我看到那次获得的奖杯时,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感动的泪水依然会夺眶而出!正是二位老师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博爱的情怀让我们这些作学生的在学习上不敢有任何懈怠;在生活中,也早已把他们二老如父母般的去尊重、去感恩。

王秉锐、赵碧璇两位老师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印证着什么才是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用他们的宽广的胸怀拥抱着亲如一家的众多弟子,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染感动着他们,告诉他们如何唱好歌,如何做好人!用他们的举案齐眉、风雨同舟的伟大爱情,书写和诠释着最真挚的人生真谛。他们是学生的恩师,是教师的偕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臧海萍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母音赵老师王老师
为赵老师点赞
我的 “蜡烛”老师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浅谈“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超级难写的字
换声区唱法在男声歌唱教学中的训练
正确演唱意大利歌曲五个母音的重要性与具体练习方法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