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8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2018-01-23杨汉春
杨汉春,周 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研究室,北京 100193)
2017年,猪病的发生与流行状况总体比较平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口蹄疫、猪瘟等主要疫病仍然影响养猪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成为猪场“常在性”疫病,猪伪狂犬病趋于平息,猪流行性腹泻成为冬春季节猪场的常态性疫病,猪瘟呈散发。本文就2017年我国主要猪病流行和发生状况以及2018年的流行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以供从事养猪生产和猪病防控的同行们参考。
1 2017年主要猪病流行状况与特点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总体平稳,但并不稳定,仍然是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首要疫病。新传入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类NADC30毒株继续传播和流行,并与猪场的野毒、PRRSV减毒活疫苗演化毒株以及疫苗病毒发生高频率重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减毒活疫苗免疫相关的临床问题在许多猪场依然存在。
1.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继续传播
由于引种和其他因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继续传播,仍有一些猪场受到该毒株的侵袭,导致感染猪群发病。多数情况下,猪场受到该毒株的感染均与引入带毒种猪有关。类NADC30毒株的致病性无明显变化,引发的临床疾病与往年一致,仍以妊娠母猪流产、产弱仔等繁殖障碍为主。此外,生长猪群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和死淘率增高,大多数猪场保育阶段的死淘率为20%左右。
1.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毒株急剧增加,产生的新毒株成为猪场的流行毒株
由于PRRS V减毒活疫苗使用普遍,且免疫频率高,从而造成猪群病毒感染的本底很高,给PRRSV的自然重组造成必然的机会。近年来,分离鉴定的PRRSV重组毒株越来越多,且重组情况五花八门,加剧了猪场中PRRSV的毒株多样性和复杂性。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目前PRRSV的重组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属于谱系8的PRRSV野毒之间或高致病性PRRSV减毒活疫苗演化毒株与野毒之间的重组;二是类NADC30毒株(属于谱系1)与猪场野毒或高致病性PRRSV减毒活疫苗病毒或演化毒株之间的重组。由于PRRSV的重组,造成多毒株在猪场(群)中循环和感染,一方面加剧了临床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造成猪场不断有新毒株出现,给稳定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带来困难。
1.1.3 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阳性率很高,减毒活疫苗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有所改善
我们应用商业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对24个省(市)不同规模的472个猪场的39 173份血清样本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蛋白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样本总阳性率为81%,与往年的检测情况相当。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的99.4%(469/472),阴性猪场仅有3个(0.6%,3/472)。由此表明,我国猪场疫苗免疫或PRRSV感染仍然十分普遍。
随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退出政府采购计划,养殖企业对高致病性PRRSV减毒活疫苗安全性问题的认识提高以及防控策略的调整,大型养殖企业对减毒活疫苗的使用量有所下降,有的停止使用减毒活疫苗。实践表明,停用减毒活疫苗的企业在做好生物安全控制的基础上,母猪群的产仔率、猪群的生长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净化工作的推动下,有不少种猪企业已开始实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商品猪场、中小型猪场普遍使用、高频度使用减毒活疫苗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造成的母猪群散发性流产、产弱仔、产死胎,以及生长猪呼吸道疾病、死淘率高等临床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2 猪瘟
虽然猪瘟疫苗退出政府采购计划,但猪场对猪瘟疫苗免疫控制十分重视。临床上以散发病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在散养、中小型猪场多见,大型养殖企业对猪瘟的控制均比较好。我们应用商业化试剂盒对24个省(市)的不同规模的464个猪场的38 98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检测样本的总阳性率为69%,与2016年相当。不同地区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介于46%~84%,少部分猪场(13/464)猪瘟抗体阳性率可达100%。采用RT-PCR对来自131个规模化猪场的671份临床病料样本进行了猪瘟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为 5.07%(34/671), 低 于 2016 年;阳性样本来自14个猪场,场阳性率为10.69%(14/131)。由此表明,猪瘟病毒感染呈现下降趋势。近几年来,在农业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种猪场对猪瘟净化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许多种猪养殖企业自觉地开展了猪瘟的净化,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1.3 猪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的流行基本平息。我们应用商业化试剂盒对24个省(区)不同规模的406个猪场21 913份血清样本进行了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样本的总阳性率为34.71%;gE抗体阳性猪场占78.57%(319/406),gE抗体阴性猪场占 21.43%(87/406);gE抗体阳性率为100%的猪场占1.48%(6/406)。与2016年的检测情况相比,猪场gE抗体阳性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伪狂犬病阴性猪场数量的比例相当。采用PCR对来自117个猪场的693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伪狂犬病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19%(36/693),场阳性率为 14.53%(17/117)。综合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总体平稳,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呈下降态势。不少种猪企业仍然保持猪伪狂犬病阴性,前几年受到感染的一些种猪企业通过强化疫苗免疫、监测淘汰、种群更新等措施,重新使种猪群得到净化。
1.4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呈现常态化,许多猪场在秋、冬、春季发生疫情,导致哺乳仔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危害仍然很大。猪场普遍实施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但并未取得预期的免疫效果。
1.5 细菌性疾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是猪场的主要细菌性疾病,病例比较常见,常继发于PRRSV感染和发病猪群,危害较大。猪肺疫和猪丹毒呈现散发,常引起育肥猪和母猪急性死亡。在生长育肥阶段,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比较常见。
1.6 其他疫病
疫苗免疫接种有效控制了猪口蹄疫,规模化猪场的控制效果好于散养、中小型猪场。猪O型口蹄疫以散发为主,主要流行毒株为O/Mya98毒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率仍然很高。采用PCR技术对134个猪场的706份样本检测结果显示,PCV2的阳性检出率为 41.93%(296/706),其中38个猪场样本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占5.38%(38/706);尽管如此,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 MWS)等相关临床疾病平稳,但在使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减毒活疫苗和PRRSV感染猪场,保育阶段猪群可见一定比例的PMWS发病猪。
我国猪群中已发现存在塞内卡病毒病A(Senecavirus A)感染引起的水疱病。一些地区猪场出现猪(δ)丁型冠状病毒和猪α肠道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仔猪的临床腹泻疾病,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明显不同。
2 2018年主要猪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仍是危害最严重的疫病,疫情会呈散发、常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会继续传播,受到感染的猪场会发生严重的临床疫情,但该毒株的流行强度和临床危害程度会进一步减轻。继续使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减毒活疫苗的猪场,临床问题依然存在。存在多毒株感染的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不会平稳,控制难度也会加大。随着重组病毒和新毒株的持续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的多样性将进一步攀升,有可能在一些猪场或地区会出现新毒株流行。
2.2 猪瘟
猪瘟的流行和发生态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仍以散发病例或零星疫情为主。高质量的猪瘟疫苗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猪瘟的控制十分重要。在有猪瘟野毒污染的猪场,如果出现免疫失败或免疫效果不佳,会见到典型猪瘟病例或非典型猪瘟,散养和中小型猪场会出现猪瘟疫情。
2.3 猪伪狂犬病
尽管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流行渐趋平息,但如果交易和流通环节的种猪存在带毒现象,仍然会造成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的传播。因此,不排除阴性猪场受到感染而发生疫情的可能。随着猪场强化生物安全、监测淘汰、猪群更新等措施,猪群gE抗体阳性率会进一步下降。种猪企业对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增加阴性种猪场(群)的数量。
2.4 猪流行性腹泻
提升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免疫效力,提高母猪群母源抗体水平,将有利于提高对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效果。由于现有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免疫效力不足,加之猪场环境及猪舍卫生消毒不彻底,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猪场污染严重,难以清除。因此,猪流行性腹泻已成为猪场的常发病,在气候多变的秋季和寒冷的冬春季节仍将流行。
2.5 细菌性疾病
猪场的细菌性疾病仍以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为主,呈现继发或混合感染。
2.6 其他疾病
一些新出现的病原,包括塞内卡病毒病A(Senecavirus A)、猪(δ)丁型冠状病毒和猪α肠道冠状病毒,其传播范围有扩大的可能。
3 防控对策
3.1 强化生物安全,持续开展种猪场疫病净化
种猪企业应将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列为头等重要的工作和任务,以建设阴性种猪场为目标。在完善和强化引种监测、运输工具和人员控制、猪场环境卫生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扎实开展猪群监测与淘汰、阴性后备种猪的培育、种群更新等工作,推进净化工作。停止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减毒活疫苗,建立合理科学的猪伪狂犬病、猪瘟疫苗免疫程序。
3.2 做好疫苗免疫工作,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商品猪场应做好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等的疫苗免疫工作,降低各类疫病的发生风险。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理念,在搞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的基础上,继续推行疫病控制的科学减负,制定针对各类疫病的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合理规范使用各类疫苗,从而降低猪病防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3 加强新出现病原的检测与临床疫情监测,做好防控工作
针对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病原,如塞内卡病毒病A(Senecavirus A)、猪(δ)丁型冠状病毒和猪α肠道冠状病毒等,猪场应做好生物安全措施,防止将这些新病原引入猪场。定期开展病原学检测与临床疾病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以降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