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养猪科技新品及新技术大盘点
2018-01-23本刊编辑张金辉
本刊编辑/张金辉
天康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获批三类新兽药
农业部2 0 1 7年1月2 0日发布消息,批准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TC98+7309+TC07)为三类新兽药,核发《新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产品试行规程、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猪圆环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苗上市
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制备PCV-2VLPs(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专家介绍,市场上常见猪用疫苗的类型大致分为全病毒灭活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苗(包括亚单位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病毒样颗粒疫苗(VLPs疫苗)是亚单位苗的一种。病毒样颗粒是由病毒单一或多个结构蛋白自行装配而成的高度结构化的蛋白质颗粒,保持了病毒抗原蛋白的天然构象,具备激发宿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功能。专家认为,VLPs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强大的免疫优势:表面结构规则,大小合适,不含核酸,不能自主复制,不具有传染性,易于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很好的免疫效果;在血清中的半衰期较长;质量稳定、安全可靠。这些优势确定了病毒样颗粒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提出了很好的方向。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创制新型抗生素替代品
科学网2017年4月5日电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华领衔的创新团队成功创制新型抗生素替代品——新型抗菌抗内毒素双效肽,其安全性高、抗菌性更强,并可解内毒素,具有很好的新药临床化开发优势。
抗生素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及近年出现的“超级细菌”为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敲响警钟,治疗过程中又存在副作用——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内毒素脂多糖(LPS)释放,直接威胁机体健康,因此开发新型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王建华团队利用多氨基酸组合定点突变技术,从核心抗菌序列入手,对牛乳铁蛋白衍生肽3个关键位点进行替换,筛选出的2条突变体比母体肽具更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沙门氏菌活性,且溶血性更低。研究还发现突变体抑制病原菌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合成的能力更强。动物实验显示,染菌小鼠注射10~15 mg/kg可在10 h内显著降低体内病原菌量。此外,突变体可结合细菌内毒素,通过降低小鼠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抑制炎症产生,减少内毒素对小鼠肺部的诱导损伤,显著提高了因内毒素引发毒血症的小鼠存活率。
湖北“鄂通两头乌”猪新品种培育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17年10月11日,“鄂通两头乌”猪新品种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4ABA033)通过验收。“鄂通两头乌”猪新品种培育项目于2007年启动,为湖北省畜禽种业创新工程,2014年被列入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予以资助。项目由通城县国营种畜场承担,华中农业大学为科研合作单位。目前已成功育成了“两头乌毛色,外国猪体形”、肉质好、生长快、瘦肉率适中,抗病性强的“鄂通两头乌”新品种。现存栏“鄂通两头乌”猪2 680头,其中核心群母猪175头、公猪11个血统57头。新品种与通城猪比较;体躯变长、腹部变小、臀部丰满、背腰变薄,生长速度加快。
微猪科技发布育种分析新产品
2017年9月15日,福州微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了新产品“育种分析模块”的发布会。发布会上,微猪科技总经理黄福江先生分享了过去一年来微猪科技在团队、产品、市场等方面取得的进步。随后,微猪科技产品经理王瑞年先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为什么要开发新产品——育种分析模块,及其所具有的特性特点等。微猪科技新发布的育种分析模块新产品,不仅支持育种数据随时随地录入和查询,也支持遗传评估随算随用,极大地提高了现场育种的操作效率和使用体验。同时,微猪科技和中国农业大学刘剑锋教授的团队合作,为育种分析模块提供遗传评估计算程序(PI-BLUP),确保了整个育种计算结果的准确可靠。刘剑锋教授团队的PI-BLUP程序是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遗传评估程序,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对标国际知名的DMU动物遗传评估程序;同时支持全基因组选育,可为我国种猪育种弯道超车提供有力工具。
黄路生院士发布中芯1号全基因组芯片及其配套评估技术
2017年10月19日,在第十九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上,黄路生院士发布了基于家猪基因组全序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精准”育种新技术——中芯1号全基因组芯片及其配套评估技术。该技术以黄路生院士领导的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为基础,集成了10所国内家猪基因组研究领域主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自主设计育种芯片,并创新评估技术,在“华系种猪”育种实践中推广应用,这是打破国际技术壁垒的重要创新实践。目前,国际上公开报道、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在主流商业猪种的重要经济性状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因果基因并不多,多肋、肉色、系水力、优质猪肉选育以及抗仔猪断奶前腹泻基因是江西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专利基因,占全球研发成果的一半以上,在国内多家种猪育种企业育种实践证明,对目标性状的选育改良效果显著,其中多肋基因(VRTN)育种技术可使种猪体长增加1.5 cm,肋骨增加1对,深得育种企业的认可。
带有基因剪刀的工具猪培育成功
据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最新消息,该院赖良学研究员课题组首次构建了新型条件性表达Cas9基因工具猪模型,率先实现了直接对成体大动物进行体内基因编辑,并首次建立了大动物原发性肺癌模型。该课题组利用基因打靶技术,成功地将能够剪开基因的Cas9蛋白基因插入到猪基因组的一个特定位点,相当于在猪体内加入了一把基因剪刀,并且在Cas9基因附近加上了能与Cre重组酶结合的loxp位点,后者相当于一个开关,能对其剪切功能的开启加以控制。课题组利用此工具模型,不需要依赖受精卵注射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动物体内转入能识别特定基因的gRNA和重组酶,就可直接对猪的基因组进行编辑,从而快速获得相应基因编辑猪模型。课题组还将含有Cre重组酶和靶向6种肿瘤相关基因的gRNAs慢病毒通过滴鼻方式,感染工具猪的肺脏,在猪肺细胞的基因组发生癌化突变,成功地建立了原发性肺肿瘤大动物模型。有了这一新技术,研究人员可直接在猪体内对基因组进行编辑,快速获得猪的疾病模型,效率大大提升。
我国研制出新款猪55K SNP芯片
据《中国畜牧兽医报》2017年6月8日报道,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刘剑锋教授团队设计研制的新款猪55K SNP芯片已于4月底投入生产。该款芯片是在中外猪种全基因组重测序、多组织转录组和蛋白组图谱构建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重要经济功能基因的公开报道的候选位点,并加入72个我国部分地方猪种特有SNP,综合优化研制而成(命名为55K CAUPorcine)。据悉,这款55K SNP芯片的开发,不仅适用于我国猪的育种、品种鉴定、地方品种资源的评价、功能基因鉴定等研究,同时维持了低成本的芯片检测成本,预计出售价格约为主流60K SNP芯片的一半,应用前景广阔。
首例机器人“操刀”的克隆猪在天津诞生
中新网天津2 0 1 7年7月3日电,近日一份特殊的“亲子鉴定”报告出炉,13头克隆小猪与“代孕”母亲无血缘关系。这从医学上证明了,世界首例机器人操作的体细胞克隆猪在中国天津诞生。经过110 d孕育,4月26日、29日,两头普通的“代孕”母猪先后顺利产下了13头健康的纯种小长白猪。较之以往“手工操作”克隆技术,此次机器人的自动化“操刀”,用力更小,对细胞伤害更少,更高精度的操作将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的关键指标“囊胚率”从10%提高至20%。“机器人操作体细胞克隆猪”研究来自南开大学机器人所赵新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