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2018-01-23吴玙彤潘淑惠文正常
王 璇,吴玙彤,潘淑惠,文正常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Cartwright等1967年首次证实了它的致病性[1]。我国候世宽、潘雪珠等分别在黑龙江、上海、四川等地分离出PPV,证明本病在我国存在[2-5]。近年来,由于猪只流通频繁,北京、广西、宁夏及周边地区、河南等地都有猪细小病毒感染报道。
2016年9月,贵州某猪场的139头初产母猪开始产仔,所产的仔猪中有60%发生木乃伊化,30%系死胎。2016年10月,又有28头初产母猪产仔,除去部分木乃伊和死胎以外,共产下274头弱仔,大多数弱仔在产后2~3周内死亡,仅34头仔猪存活,存活率只有12.41%。笔者等根据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确诊为猪细小病毒感染所致,现将实验室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3头流产胎儿,采集自贵州某猪场。
1.1.2 细胞
PK-15传代细胞,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1.3 试剂
SDS、蛋白酶K、酚/氯仿/异戊 醇、dNTPs、Taq DNA聚 合 酶、D2000 DNA Marker、RNase等 试 剂,购自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病料处理
取种猪场B261、B262、B38初产母猪流产胎儿的肝脏病料,混合后以1∶5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研磨组织匀浆液,青霉素、链霉素双抗处理过夜,反复冻融3次,4 ℃ 10 000 r/min离心10 min除去组织碎片,取上清液作无菌检查合格后-20 ℃保存备用。
1.2.2 病毒分离培养
采用0.25%胰酶消化分散PK-15单层细胞后,待细胞长满细胞瓶的1/3时,贴壁倾倒瓶内营养液,加入已处理好的病料9 mL。37 ℃吸附1 h(每隔15 min摇一次)后,加入等量的维持液。37 ℃培养3~7 d,待出现细胞病变后,收冻。如3~7 d后还未出现病变,再盲传3代,若无病变则弃之。同时设正常对照细胞。
1.2.3 PCR鉴定
1.2.3.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采用Moliter等[6]报道的针对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1对引物序列,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为P1:5′-GCAGTACCAATTCATCTTCT-3′;P2:5′-TGGTGTCCTTCTGTGGTAGG-3′,片段大小为158 bp。1.2.3.2 PCR 反应
采用2 m5L 的反应体系:10×PCR buffer(MgCl2Free)2.5 mL、MgCl(22.5 mM)2 mL、dNTP(10 mM)0.5 mL、TaqDNA 聚合酶(2.5 U/ mL )0.5 mL、P1/P2引 物(10 pM/ mL)各1 mL、病毒DNA模板1 mL,最后用16.5 mL的灭菌双蒸水补至25 mL。
在下述反应条件下进行PCR扩增:95 ℃预变性4 min,然后进行34个循环,95 ℃变性 45 s、55 ℃退火 30 s、72 ℃延伸45 s,最后72 ℃延伸10 min。
取PCR产物6mL与溴酚蓝缓冲液2 mL混匀,加样,于1.5%琼脂糖凝胶中电泳,80 V恒压电泳90 min,溴化乙锭染色后,于凝胶成像系统下观察结果。
1.2.4 病料的检测
临床样品DNA模板的制备:将3头流产胎儿(B261、B262、B38)的肾、脾、脑、肝等充分研磨后,用1:5的生理盐水稀释,-20 ℃反复冻融3次,4 ℃ 10 000 r/min离心10 min后。按SDS-proteinaseK法提取病料核酸样本。
2 结果
2.1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
从 3份 病 料 中(B261、B262、B38)分离到1株猪细小病毒,命名为贵州PPV。病毒在PK-15传代细胞上传代后均能出现细胞病变,接毒2~4 d后可明显见到规律性的细胞病变(C PE);细胞浆出现弥散性颗粒,病变细胞变圆,聚集成簇,呈现拉网状;96~120 h,这种灶性细胞病变由疏散状态发展为密布整个培养瓶;144 h以后,病变的细胞逐渐脱落、上浮。在观察期间,正常对照细胞生长良好,未出现异常反应。
2.2 病料的检测
采用P1、P2引物对临床上3头流产胎儿的不同组织进行了PCR扩增,结果在3头流产胎儿的不同组织均检测到了PPV。不同组织间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PPV在流产胎儿体内没有特别的组织和器官嗜性。
3 讨论
1)根据病毒的分离培养特性,结合PCR鉴定,可以判定病料中分离到的病原是猪细小病毒,贵州省某猪场发生的是猪细小病毒感染。
2)本次实验利用阳性病料经处理后在PK-15传代细胞上培养,分离出了一株猪细小病毒,此病毒能够在PK-15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据文献报道,PPV的增殖必须依赖细胞的生长周期,因此要获得大量的病毒并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PPV接种的时机非常关键,要求在多数细胞处于旺盛的细胞有丝分裂期进行病毒接种,而不像一般常规那样,待细胞形成单层后才能接种。因此,待细胞长满细胞瓶的1/3时接种为佳。
3)Moliter等根据PP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扩增VP2基因中158 bp片段的1对引物,成功地建立了PPV的PCR检测方法。但是该方法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由于扩增的片段只有158 bp,在检测临床样本时,该扩增产物的大小和PCR反应中经常出现非特异引物二聚体相近,极易造成结果的误判。
4)本实验用PCR方法对3头流产胎儿的不同组织进行检测,在3头胎儿的不同脏器均可检测到PPV。不同组织间并未见明显的差异,说明PPV在流产胎儿体内没有特别的组织和器官嗜性,检测的结果和文献报道检测的结果一致。
[1] C A R T W R I G H T F,H U C K R A. Viruses isolated in association with herd, inifertility, abrotions and stillbirths in pigs[J].Vet.Rec,1967,61:196-197.
[2] 侯世宽,江曙光,孙恩贵,等.猪细小病毒Mu--1株的分离和鉴定[J].兽医大学学报 , 1983,3(4):321-328.
[3] 潘雪珠,刘洪云,严仲烈,等.猪细小病毒S--1毒株的分离和鉴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83(1):1-3.
[4] 潘雪珠,严仲烈, 唐骐骏,等.猪细小病毒S--1毒株的分离和鉴定(二)[J].上海南牧兽医通讯,1984(1):5-8.
[5] 邬捷,曹国文,乔代蓉,等.秋季初产母猪死胎病毒病原的分离和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 ,1985(2):63-69.
[6] MOLITOR T W,ORAVCCRAKUL K,HANG Q,et al. Polymorase chain reaction(PCR) aplification for the detcction of porcine parvovirus[J].J VirolMcthods,1991,32(2-3):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