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问题调查研究
——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

2018-01-23梅,王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信教基督教信仰

姬 翠 梅,王 喜 军

(1.山西大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大同大学 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近些年,基督教在大学校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出现了观教者、追随者,而且有个别学生皈依,成为虔诚教徒。山西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占比如何,是出于什么原因信仰基督教(以下简称信教),信教对其带来了哪些影响,信教是否具有地域性特点,高校是否有效反应并积极干预,干预效果如何。课题组带着这些疑问,对山西高校学生信教问题进行研究。

一、山西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现状调查

2017年6月中下旬,在山西大同大学开展了“山西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现状调查”,随机发放匿名问卷1000份,收回981份,有效问卷953份,有效问卷占比97.1%。主要围绕信仰基督教学生占大学生的比例,信教学生男女比例、信教原因、信教对其影响、传播基督教的途径等基本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大概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信仰的调查。针对“你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是宗教”,选择信教的约13.3%;针对“你是否信仰基督教”,学生占比2.8%。第二部分是关于信教学生的身份调查。在男女比例上,男生占35.6%,女生占64.4%;在学生来源上,城市占74.3%,农村占25.7%;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经济较好的8.4%,经济一般的26.9%,经济条件差的64.7%;在政治面貌上,团员占56.1%,群众占43.9%;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大二较高,大四最低;关于时间点,入大学前信教的占76.6%,入大学后的占21.4%。第三部分是关于信教原因的追问,寻求真理占32.7%,寻求心灵寄托占24.5%,继承家庭传统的占42.8%;第四部分是关于信教表现及影响的调查,在信教日常活动主要表现上,主日聚会占83.1%,平日聚会占8.2%,集中培训5.4%,外出宣教3.3%;在基督教信仰是否影响学业上,影响占79.9%,不影响占10.1%。

通过以上数据说明,宗教信仰在高校学生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基督教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影响;女生信教比例偏高,来自城市的信教比例偏高,更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信教;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和差的学生,大一、大二学生信教的更多一些;学生政治面貌与信教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便是接受了党团教育的学生也信教,比例还较高;学生信教原因,更多的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日常表现和传播途径上主要是主日聚会,因为聚会占用了较多时间,对学业造成了一定影响,甚至影响较大。

二、个案访谈

通过调查问卷对山西高校学生信教情况有了大体了解,为了深度了解信教学生,课题组在山西大同大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寻找到了几名信教学生。在做了一系列工作后,对这几名学生进行访谈和跟踪调研。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信教学生的情况进行介绍。

案例一,小江(化名),女,虔诚的基督教徒。来自农村,家庭条件较差,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又身患疾病,医治多年无效。大学一年级开始信教,现在大三,信教两年半,启蒙者是老乡。刚进大学有了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分配,在老乡的引领下,被校外的团契吸引,从观教、望教、追教到慕道、接受教义,成为基督教徒。除了周末的主日聚会外,经常参加教徒平日组织的聚会,偶尔对外进行宣教,希望培养和发展更多教徒,在她的影响下,他父亲也成了基督教信徒。她认为教义就是真理,顶礼膜拜,甚至认为接受教义,可以除却身心疾病,放假回家后经常带她父亲去教堂接受洗礼。在她信教后,因为更多时间用于学教、追教,上课的时间减少了,导致多门挂科;信教两年半来,身边增多了一些信友,但和舍友、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在谈到未来的职业时,她说想做传教士。通过对小江的访谈,能够感受到她成为虔诚教徒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压力导致的自卑,在教义中寻求心灵寄托,或者说是在信教中找到自信和慰藉。

案例二,小文(化名),女,一般信徒。大二,来自城市,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身体健康且关系较好。因为爷爷奶奶和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家庭影响下,从小接受教义熏陶,从记事起就信教。虽然对教义内容不太了解,也不相信教义内容,但在周末,家人去教堂接受洗礼时,偶尔也会紧随而去。很少参加教徒自己组织的平日聚会,更未对外宣讲教义,发展信徒。虽信教多年,但从未耽误学业。进入大学之后,并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还经常帮助同学,和同学的关系非常友好。通过和小文的谈话,感受到了大学生应有的阳光、自信和豁达。

通过以上个案分析,可以印证匿名随机抽样“山西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现状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又可以得出,家庭因素对信徒的影响非常大,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逃避现实往往会从观教者变成追随者甚至虔诚的基督教徒。

三、山西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特点

信教比例较低。从查阅文献来看,某些省份比如河南、北京高校学生信教比例较高。“其中在校大学生信教率达18.3%,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则高达48.2%,居信教学生人数之首。”[1]“2004年,北京联合大学的郭淑敏在完成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地区大学生宗教与信仰问题研究’中发现,已有24.74%的大学生信仰宗教,其中信仰佛教的占11.38%,信仰道教的占5.46%,信仰基督教的占3.60%,信仰天主教的占2.79%,信仰伊斯兰教的占1.51%。”[2]

活动参与频率较低。通过调查问卷与文献资料的比对,山西高校学生信教后参与组织活动的比例较之北京、上海偏低。前者一般是一年一到两次,偶有个别学生参加频率较高;后者一般是一年三到五次,个别学生的参加频率是一月一次。

组织参与率较低。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山西高校学生信教后加入组织的比例约20.3%;通过查阅文献,河南、甘肃等高校学生信教后加入组织的比例约26.7%。

流动性较弱。北京、上海等高校一些信教学生,在每次假期后,参加组织或聚会活动的就会流失很多。因为北京、上海高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全国各地,原本参加基督教活动的学生,在假期回家后,受家人或朋友影响,对自己的信仰产生动摇,返校后,有些学生减少甚至拒绝参加活动。相比北京、上海等地,山西高校学生大多来自本地,长期以来学习生活已经定型,即便是较长假期,对他们的影响也较小,假期后与假期前思想行为并无太大变化。

通过以上特点分析,山西高校学生受基督教的影响较为有限,这有利于山西高校对部分信教学生的正确引导,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

四、基督教信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采取组织严密的传教策略,青年人是其主要培养和发展对象,而青年聚集地的高校就成为传教士选择的主要场所。由于基督教组织程度较强,学生参与活动频率较高,一旦信仰,往往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一)积极影响

学生信教后,基督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逐渐内化为他们精神层级的核心,他们的思想行为与信教前相比,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第一,精神得到了寄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信教后,精神空虚、信仰迷茫、目标模糊等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基督教终极伦理化的信仰体系暂时填补了他们精神的空虚,安置了他们漂泊的灵魂,满足了他们的追求;与虚无缥缈中的上帝似乎建立某种亲密关照,生活学业一切依靠上帝,屈从上帝,日常行为遵照教义,勤勉学习生活。

第二,心态较信教前平和。信教前,当学习生活遇到不公之事,往往不公平感强烈,甚至义愤填膺,诱发心理失衡。信教后,会把不如意看作是上帝的安排,是对自己的考验。解决问题寄希望于上帝赐予的力量,在福报未达到上帝满意之前,需忏悔修炼。还有,与教会内的兄弟姐妹相互倾诉与关怀,获得了心灵满足。

第三,行为自律性加强。信教前,学生把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作为日常行为的规范。信教后,学生更多是以对上帝的虔诚之心、敬畏之心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身行为。也就是把基督教教义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第四,人际交往有所拓展。信教前,交往的对象基本上是同龄学生、老乡等,交往内容局限于学习、生活、情感等,交往地点往往是教室、寝室和图书馆。信教后,交往的成员更多是教徒,除了朋辈,还有阅历丰富的年长者;交往内容涉及学习的较少,更多的是对教义的理解和交流;交往地点往往是校外,主要是教堂。

(二)消极影响

第一,易错失机遇,丧失进取心。基督教宣扬“上帝安排”,虽使信教学生在遇到挫折后暂时得到慰藉,但长期会让他们陷入迷途,凡事信教。把自己的学业未来等一切皆交由上帝,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起拼搏,结果往往是错失良机,一无所得。

第二,影响他人,形成滋扰。信教学生对基督教形而上或图腾式的信奉,极易产生消除人际关系障碍形成共识的假象。在信徒领袖人物的鼓吹怂恿下,并不甘心自己独享上帝教诲,肩负把基督教发扬光大的使命,让更多的人信奉皈依,往往过度热情,不分场合地点地宣教传教,干扰了别人的正常学习工作生活。

第三,影响高校正常秩序。基督教对信教学生丧失进取心的不良影响,对周遭学生学习生活的不良干扰,会使学生疏离于日常学业,甚至远离课堂和学习,影响学生本应接受的教育;学生信教后,极易因为信仰差异,与普通学生发生摩擦冲突,影响学校治安;因为学生价值观的摇摆性及对复杂事物较低的辨别性,极易受到非法传教者的怂恿,造成事态持续性的扩大,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第四,危害社会主义建设。学生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后备力量,基督教的蔓延会使一些学生放弃多年坚持的无神论,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转而信奉有神论。“只有上帝能拯救人类”,这样消极避世的错误思潮,大大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五、应对策略

通过抽样调查和个案访谈,可以得出结论,近些年基督教在山西高校的传播和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信教学生呈现出逐年平稳增加的态势。“只有在社会环境与情景的先决条件同个人的心理需要及认知活动、可受性有某种程度的结合时,才会出现对宗教的信仰。”[3]有些学生之所以会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并成为信徒,既有宗教盲从、寄托功利、家庭影响[4]等原因,也是社会上基督教文化渲染和基督教组织积极拓展的结果。学生信教后虽能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但从长远和宏观来看,消极影响更为显现。这一现象应引起高校高度重视和警惕,提前进行有效干预。

第一,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学生信仰自由。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高校学生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他们首先是中国公民,理应具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这种自由,别人都无权干涉。随着基督教在我国的扩展传播,有些高校学生追随,甚至成为信徒,高校要敢于承认这一现实并尊重信教学生的选择,不能因为信仰差异而另眼相待,也不能无端干涉他们正常活动,同样也不能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强迫他们改变信仰。否则,既伤害了他们的情感,又违背了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第二,依法开展管理,建立组织认同,取缔非法行为。面对信教学生逐年增加的事实,高校应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应急处理机制。在尊重信仰自由的基础上,对信教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教育。发挥辅导员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融入班级大家庭。“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组织关怀,同时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以此增强学生的团体归属感,从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组织认同”;[5]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或团体社会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寻找获得感,体现自身价值;对信教学生的施教活动进行正确引领,及时劝阻、制止,对非法活动查处取缔。

第三,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无神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宗教问题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是由社会意识形态中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境内外宗教不断加强传播和渗透的严峻现实决定的。”[6]面对基督教在高校越演越烈的事实,对信教学生进行正确指引和积极干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负的责任。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产生及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产生于蒙昧无知的特殊环境,其实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但对于宗教的历史作用、现实影响、未来发展等问题,虽有不同解释,但唯有马克思主义才站在人民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分析方法,尤其是阶级分析法才能进行根本性的揭示;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介进行“基督教中国化”引导。减少或摆脱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根本途径是“基督教中国化”。具体指让基督教真正融入我国社会,具有独特传播路径,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非传统性文化方式。近些年中国新兴媒体的兴起,既对基督教逐渐摆脱“洋”标签提出了挑战,又为基督教中国化路径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学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引领者和参与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QQ、微信等高频使用媒介,“提供数量充足、可读性强、灵活多样的‘基督教中国化’信息,以此与质疑‘基督教中国化’的群体展开竞争,引导、巩固受众对基督教只有走中国化道路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社会,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7]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通过调查和走访,一些学生追随基督教除了好奇外,还有“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他们中的部分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空虚,逃避竞争,缺少自我调适和心理疏导,强烈渴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宗教文化皈依。”[8]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利用这一渴求,邀请一些学生参加主日聚会和平时聚会,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传播他们的信仰,学生往往会消除警惕,被其吸引。如何进行高中和大学学习生活的有效衔接,减少其中间隙,就需要高校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拓展学生课余生活的过程中疏导其情绪、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素质,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减少接触基督教的机会,实现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信教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试析多神教学者眼中的“叛教者”皇帝拜占庭皇帝朱利安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基督教传播初期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