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分析

2018-01-22严忠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物理教学高中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因为此学科的知识定律比较多,所以这一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师在开展物理知识教学中,若是采用直白的语言来讲解定律知识,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多开展演示实验,通过形象化地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鉴于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本文对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展演示实验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作用 对策

在高中物理教学开展过程中,演示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若是没有此教学部分,那么物理教学的开展将会变得十分僵化,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促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物理知识,教师在实际开展物理这一学科教学过程中,就应提高对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提高自身演示实验水平,促使演示实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作用

(一)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定理等知识点比较多,这些知识点是不容更改的内容,学生必须要牢牢的掌握。概念以及定律的文字叙述较为抽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来将定律等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出来,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比如说教师在让学生学习弹力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需要先记住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的方式了解什么是弹力。演示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可以促使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演示实验相比较单纯的知识点语言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察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学生都能够看的清清楚楚,学生在仔细观察中,可以记住很多细节内容,这样在以后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的时候,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认真观察过程中,可以对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的使用等有更深刻的印象,其观察能力会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而且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更好开展演示实验的对策

(一)结合课堂教学目的开展演示实验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每一堂课的开展,都有其必然的目的,只有完成课题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任务才算是完成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基础。有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依赖演示实验,在进行一些简单知识讲解过程中也使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实验疲劳,对演示实验失去兴趣。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找出重点教学内容,然后对重点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行分析,若是不需要使用实验,则应尽量避免。若是重点知识内容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那么教师就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演示实验,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从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将演示实验与文字讲解融合起来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演示实验,其主要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供一个新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演示实验并不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这一点。演示实验并不是变魔术,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结合语言文字来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进行讲解,将演示实验与讲解融合为一体,这样实验的目的才能达成,演示实验才不会变成学生眼中昙花一现的内容。

(三)将演示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鉴于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中就应将演示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以此来促使演示实验的作用能够更好地突显出来。

举例来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自由落体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在进行自由落体知识讲解过程中,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讲解。但因为自由落体这一实验的难度比较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进行演示实验。在此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自由落体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物体的自由下落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演示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规律进行寻找,以此来促使学生掌握自由落体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这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要求比较高,但大部分学生是感性思维突出,而逻辑以及抽象思维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物理知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其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物理定律知识过程中,容易因为理解出现偏差而导致知识点记忆出现问题,从而影响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就应有效开展演示实验,以此来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嚴强生.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22):92

[2]王加福.提高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学物理.2015(06):30

[3]于娜;丛红璐;刘雪华;吕金钟.物理教学与演示实验的契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3):153-154

[4]黄亮;王乐.演示实验结合大学物理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03):157-158

[5]陈延望.中学物理教学演示实验教具制作与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4):39-40

作者简介:严忠平(1977.11-),男,汉,江西省余江县,学士,九江金安高级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物理教学高中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