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2018-01-22付静萍
付静萍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要讲究艺术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追求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3-0043-02
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都得到提升。
一、教师的知识要渊博
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和阅历少,模仿性强,在他们眼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是他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学生人生的导师,教师要博览群书,要多学习理论,丰富和充实自己。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教师也一定有着丰富的知识,学生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因而语文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各种书籍,不能只停留在与语文有关的知识或信息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发展思维。有的课文浅显易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而有趣,使学生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二、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喜欢一些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有趣的事物。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覺中学到知识、增长能力。针对一些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的课文故事,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教学《从现在开始时》时,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好狮子、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等角色,让学生扮演小动物,然后指导他们按入场顺序进行表演。当猫头鹰、袋鼠宣布命令时,小动物们并不乐意按照它们的生活方式去做,表现是议论纷纷,而小猴子上场时,也有小动物担心:是不是要和它们一样,整天抓着藤条在林中荡来荡去。可小猴子一句“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生活”,这样的命令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博得了大家的欢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演出狮子的威风,猫头鹰、袋鼠的得意与神气,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触。
三、课堂讲授的艺术性
1. 疏密有致,明确主次
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根据重点和难点安排,做到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对一些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简单内容,要精简教学,留有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手段和技巧的应用上,教师要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集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征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有备无患,从容面对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教师意料不到的突发事件出现,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和师生精力,还会对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能艺术性地处理这些事件。这就要求教师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阅历,在课下多学习和研究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和方法;二是要在课前尽量对一些突发事件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从容面对。
3. 结合特点,激发热情
小学生喜欢一些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融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得知识。比如,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的时候往往会混淆,难以分辨,而且觉得知识枯燥,难以理解。例如,有时听写声母,学生却写上了韵母;有时听写韵母,学生却连整体音节也写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表演,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回答。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由抽象到具体,分清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4. 课堂教学要有启发性
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能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例如,《燕子飞回来了》这一课讲到“飞过”一词的时候,教师稍加点拨,引导学生注意,这个词语在文中出现了3次,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来,然后考虑,这三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样,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寻求答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能力,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对学生进行启发时,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陷入形式主义,要有技巧和艺术性,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进行。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或教材内容产生疑问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开始思考的时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而提问就是引发思考最好的手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交流和互动,而提问则是交流的一种方式。提问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另一方面,提问可以让教师验证自己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回答和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提问也需要一定的艺术性,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陷入形式主义,课堂提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每一章节、每一单元都有计划和目的。具体在每一节课中,每一个环节所使用的教学手段都是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中的那些重点、难点内容都是需要时刻关注的。课堂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手段,自然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脱离课堂,也不能泛泛而问,更不能整堂课都是问题。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都要为解决某个知识点而进行。
2. 提问要循序渐进endprint
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增长能力、开拓思维。因此,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难度,将问题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排序,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渐加大难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问题之间有一定的层次性,环环相扣,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纵深,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提问要具有趣味性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奇心强,喜欢一些活泼、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从提问形式到问题内容的呈现方式,都要契合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要体现出趣味性、创新性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探究问题、思索问题。
五、作业设计的艺术性
布置课下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复習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并且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巧。因此,布置好作业对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素质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布置作业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作业数量不能过多,以免增加学生负担;不能只是布置纯机械性的作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般说来,作业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灵活性
为了尽快地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等知识,一些教师往往只布置抄写作业,如一个词语写几行、一篇课文抄几遍等,靠着学生的机械记忆去完成。笔者认为,应该根据词语特点进行有侧重的训练,有的重在读准字音,有的重在比较中掌握字形、词义,有的重在理解中运用等。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强的基本功训练,作业设计也要相应地体现综合性,单一性的训练不利于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
2. 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课堂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要讲求趣味性,那么作业设置自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让学生爱做作业,而不是把做作业看成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
3. 激发性
所谓激发性,就是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欲望的作业,这种作业往往有一定难度,也应该像课堂教学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样,因人而异,不一定要全班学生人人都做。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艺术不仅能够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还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的效果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所应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如此才能使小学语文课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敏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1,(4):50.
[2] 李丹,杨国福.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读写算(教师版),2013,(23):119-120.
[3] 杨世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例析[J].教育艺术,2015,(10):68.
(编辑:易继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