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

2018-01-20王凤英林鑫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王凤英 林鑫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新课程背景下,全国都在推行素质教育,而“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定要随教育理念进行调整。小学数学不仅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它还承担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责任,所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对教学的意义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有效性;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教学工作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就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传统“填鸭式教育”的诟病依然存在。本文将找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出一套可行的策略。

一、我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依旧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课上学课下练”的教学方式。采取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教师也会失去讲课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课本习题,并未对所将内容进行延伸,使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它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如果学生觉得数学的学习只是为了解决课本上的习题的话,那数学学习的意义何在。

(三)错误运用教学手段

1.情景创设不够有效

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意在为学生創设与所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计算他们文具盒中铅笔的数量。而许多教师将教学情境的创设理解为练习题上的图标,他们在讲习题的时候会跟学生说:“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小老虎一起学习。”其实,这个“小老虎”只是习题题号前的一个图标。另外,还有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过于丰富,以致于学生舍本逐末,被情境所吸引,却没有学到知识。

2.教学组织缺乏思考

合作学习,是需要学生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是一项比较浪费时间的活动。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掌握不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对于自主探究,教师总是不能很好地选择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问题。例如:让学生通过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去探究圆锥体积如何计算。

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制定的策略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基于这点要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现实情境中的书店、超市、体育馆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真实情境,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真实情境中。例如:教师可以在元、角、分的教学过程中让各个小组开设文具店,有两名同学充当售货员,其他人充当顾客来模拟实际情境。

(二)巧妙设计新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学习内容枯燥对新知识提不起兴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导入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片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都是可以选择的。例如:一位教师在讲三角形的面积时,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导入的,不仅导入了新知识,还复习了旧知识,实现了双赢。

(三)合理创建小组,在交流中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为小学数学课堂创建学习气息浓厚的环境。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组建小组。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性格差异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小组,并且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同时也养成了向他人学习的学习习惯。

(四)应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性

评价不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另外,评价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总体看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有三条准则:第一,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外,还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第二,不要过多使用相同的激励手段或者惩罚手段,如果每次学生现好都是给一朵小红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第三,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教师不应立即给予肯定或者否定,这样容易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是保障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出发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从而为小学数学课堂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43-46.

[2]汪祝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5):63.

[3]许中丽.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0(3):92-95.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