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导学案引领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
2018-01-20李广元杨燕
李广元 杨燕
摘 要:新课改倡导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都要立足学生这个中心,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储备有限且抽象思维能力有限的初中生来说要实践自主学习是很难的,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借助导学案来为学生指明数学学习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高效课堂;贯穿教学
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承甫先生极其注重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此他于1986年首次提出了“学案”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向学生提供一份简单的学习章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是导学案的萌芽,论述还比较简单。今天我们所谈及的导学案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所编制的学习方案,其中系统地包含着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等环节,引导学生借助该方案进行自主探究。那么,我们要如何借助导学案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呢?
一、编制好学案
学案是导学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编制了什么样的学案,学生就要按照什么样的学案参与教学活动,换言之,学案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需要精心地为学生编制一份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数学学习实际水平和数学认知特点的学案,以此才能使所编制的学案既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学生在拿到学案的时候才会被其所吸引。我在编写“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一内容的学案时,会为学生编制课前自主探究内容:(1)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并提出问题;(2)观察常见的几何体,诸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选取某一几何体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几何体的图形,并将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3)请用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自主地组合成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来观察该几何体的图形,并将其画下来。
二、有效开展课堂引导
既然学案的编写需要采取启发式模式,那么在课堂中对其应用自然仍需要使用启发式教学。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恰当的问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由此在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时候,教师不妨创设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利用符合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该问题,获得问题解决的满足感。比如我会在上课前,结合导学案内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幅飞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视图,并配以苏轼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生动的情境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庐山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飞机主要是从哪个方向来观察庐山的?我们应该如何观察事物呢?耳熟能详的诗句和生动的画面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问题的引导下他們自然会结合导学案来探究解决问题的答案,无须教师过多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下会自由地探究到“三视图”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会借助导学案中所设置的动手操作内容,利用教具摆出不同的几何体,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掌握的“三视图”内容来观察该几何体,并从三个方向画出该几何体的图形,如此在动手操作中加深了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最后,我会利用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学案中所提供的由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猜测该几何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如此借助导学案所设置的探究内容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其在探究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知识巩固和小结
要想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来构建高效的课堂,知识巩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讲授完新知后,可以借助导学案来为学生设计一些包括基础和挑战性的题目,在问题解决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问题解决过程正是学生应用所学的过程。比如,在“三视图”内容讲解完之后,我会利用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导学案上为学生编制一道拓展延伸题:下面是一个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右视图,小正方体上明确标有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上有几个小正方体,请根据数字和右视图,画出该几何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总之,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编制符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的学案,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使学生能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究中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以此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红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孙怡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温雪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