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1-20金乃迪
金乃迪
摘 要:从培养学生六种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新课标理论的阐述,指出了初中数学课中应该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如何培养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习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想我们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学习的主人就会优化他们的学习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这些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们才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授人以渔”。
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強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问、听、练,表现为学生能够成功而有效地自主学习。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获取知识、多层次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核心,创造能力是最高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实践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些方法和方式。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获取离不开阅读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听、读、说、写、用、译等几个环节的练习和训练,做到逐步培养提升,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敏锐洞察、准确判断和灵活处理。如,在讲授七年级有理数这一章的“正负数”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根据书上的内容来抽象出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让他们说出正负数的文字表述,再让有能力的学生举出实例,然后教师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梳理讲解,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读、说、用”的能力。再如,讲授八年级的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时,教师对于例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证的结果,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文字,之后让他们揭示问题中的条件都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解决,然后教师再讲解,用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读、听、用、译”等能力。
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
教师讲授知识时,应该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使他们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他们对知识逻辑结构和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整理,能够善于把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去,使书越读越精。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时,教师讲解完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来龙去脉以后,可以让学生联系小学所学过的加减法法则,从中找出联系和区别,再让学生自己整理出有理数加法法则所讲的本质是什么,使学生真正意义地理解有理数加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数学知识的迁移,是一种数学情景对另一种数学情景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则是正迁移,否则就是负迁移。如,七年级的“有理数加法”的研究思想、方法,完全可以迁移到研究“有理数乘法”中去。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在数轴上得出的,而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也是在数轴上研究的,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比照前面研究有理数加法的方法画数轴来研究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这种学生学会这部分知识,能够类比另一个知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会解决另一个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认知评价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讲授中会出现四种解题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比、分析这四种方法的优劣,让学生自己对这四种方法的运用进行总体评价,从而使学生对四种解题方法掌握得更好,运用得更熟练,通过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五、培养学生比较知识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加深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还能通过辨析对与错、好与劣、快与慢,对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行评价,使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求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配方法和公式法,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求同一个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使他们自己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最适合自己,从而把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更好。
六、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我们知道,探索可以使知识进一步深化,探索是创造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敢实践,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在讲授二次函数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设立一些有利于学生大胆猜想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勇敢地去挑战困难,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
如果把学生当成演员,那么教师就是导演了,要把戏演好,导演就应该不断提高演员的演技,充分培养演员良好的基本素质。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在我们的每一节数学课中,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吕世虎.走进课改试验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誗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