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作传统手工紫砂壶的工艺技术

2018-01-20许军强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制作工艺难点

许军强

摘 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的造型风格的不同进行鉴定: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作者,因其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的不同和作品服务对象的不同,其对美的理解和表现也就必然不尽相同。

关键词:手工制壶;难点;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TQ174.73;TS97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046-01

从供春壶开始,把紫砂壶从一般粗糙的手工业品推进为精致的工艺美术品,这份贡献无可争议。宜兴紫砂自北宋起步至今,除了继承已有的成就外,还要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文化发展及工艺水平的提高,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品种。尤其从明代开始,宜兴紫砂茶具的创新得到了文人、学士的参与,这在中国陶瓷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明代文人董其昌,清代文人郑板桥、陈鸿寿(曼生)等等 ,这些文人不仅设计图样,而且撰壶铭、书款识,以物寓志,使紫砂茶具得以传承并名扬中外。宜兴紫砂艺人和名人、文人在紫砂传统创新上的结合是一大升华。名人、文人参与设计、装饰,将美学理念和审美意识通过交流合作构成如诗如画的艺术风格,促进了制作者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创制出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品。汪寅仙与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张守智合作的《曲壶》,堪称艺人与名人合作的典范。

制作紫砂壶的泥又叫紫砂矿,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色”、“大红泥”为制作紫砂壶(器)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在宜兴,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紫砂泥。紫砂泥烧制的成品如紫砂壶、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他工艺品。得益于饮茶风气,紫砂壶最为党见,其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机械反映自然和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比自然更美、比生活更高的作品来。历代文人以竹为题材写诗作画,紫砂先辈及当代艺人以竹为题材,创作了众多的竹壶精品。壶艺作品,常常借物托情,有显有隐,根据其潜在性与形态,以形传神,通过联想,达到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从鸟兽虫鱼到林木花草,甚至四时水果,都发掘出了吉祥寓意。由于民间流传和历史的积淀,自然界的动植物已经和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行动、生命联结在一起,自然物被赋予“拟人化”的性格,表现了自然的人化。

历史悠久的紫砂传统工艺是贯穿古今的物质文化相结合的完美体现,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它是通过手工艺体现的精神文化,对于研究传统工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想认识传统工艺就必须对手艺有所研究,去深入地了解手艺的特点,掌握技术要领。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方面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宜兴紫砂工艺属于中国传统手工艺范畴,在明代中期以后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工艺体系,在后来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宜兴紫砂制陶的传统工艺很有技术含量,其工艺技术相当合理且思想具有内涵性,对当代紫砂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紫砂制品是中国汉族的特色手工艺制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而传统的紫砂壶制作工艺则是在明代末期创立的。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现代化工艺设计方法及思想引入到其中,不断加深其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使紫砂壶制作工艺得到传承与发展。

通过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造型元素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新的科学技术与思想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发生阐变,而其中的内涵文化则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国所独自拥有的,也是中国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

紫砂传统工艺体系的形成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结果。其中文人的参与对紫砂工艺的发展影响很大。他们引进了书法、金石、绘画和镌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在紫砂制作中表现出来。陶业与瓷业是同根共生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很直接。紫砂陶瓷中许多器皿的造型借鉴了一些瓷器作品,如陶瓷僧帽形身筒为多角形,用紫砂工艺中裁片镶接法制作成型,强调僧帽棱角挺秀,线条清晰地艺术特点。紫砂茶具,文玩所用线条与苏式家具中“概念一致”的技术要求一致的,壶体线条的自然过渡与苏式家具的线脚处理有相同之处,要求挺、匀、秀、劲。

总之,紫砂工艺体系的形成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对姐妹工艺的兼收并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这也是紫砂传统工艺能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深蕴的文化内涵,在紫砂陶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书卷气”,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在造型与装饰之中,形成了紫砂陶艺内在的生命力。紫砂陶艺是属于个性鲜明,风格特点比较突出的陶瓷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陈传席.紫砂精壶品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1988.

[3]扁翁,許谦.中国当代紫砂鉴赏[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作工艺难点
蜂蜜橙皮果脯的研制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重启难点与策略思考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