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
2018-01-20摘要文章介绍鼻咽部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
【摘要】 文章介绍鼻咽部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
【关键词】 血管瘤;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7185(2018)07-0037-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8.07.009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咽部血管瘤(ICD-10:D18.0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①咯血、咽部异物感。②同侧或双侧鼻塞及咽鼓管阻塞症状,如耳闭、耳痛、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③局部疼痛,与血管表面神经末梢比较敏感有关。④血管瘤一般基底宽,无蒂,表面隆起,呈结节状,颜色青蓝或紫红,质软,具有海绵样弹性,其表面有静脉网。瘤体可因动脉压或静脉压的改变,而随之增大或缩小。⑤系血管成分显著增加的纤维瘤,无明显出血倾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手术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
6~7 d。
(五)进入路径标准
①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8.006鼻咽部血管瘤疾病编码;②影像学证据表明瘤体仅局限于鼻咽部,未生长进入咽旁间隙、鞍区、翼颚窝等颅底结构;③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影像学检查[鼻咽部CT、磁共振(MRI)];鼻内镜;胸部X线、心电图。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影像学检查(MRA、CTA)。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手术治疗。①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②体位: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后仰,低于肩部平面。③放置开口器,将口张开。④切口呈马蹄形,自一侧第二磨牙开始沿牙龈内侧距龈缘0.5 mm,向前延至切牙孔后方,弯向对侧第二磨牙。⑤沿切口将黏骨膜自硬腭骨板上分离直达硬腭后缘。⑥咬除患侧硬腭骨板一部分,注意不要损伤鼻腔底黏膜。⑦切开鼻腔底黏膜,暴露肿瘤。⑧沿肿瘤周围进行分离,自根部分离切除肿瘤。⑨填塞鼻咽部,缝合切口。
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等对症处理。
(八)出院标准
鼻咽部创面无明显渗血、红肿、感染迹象。
(九)变异原因及分析
①检查过程中发现病变侵袭颅底其他重要结构;②伴有其他全身疾病的患者须监控相关疾病的发展,若有加重须联合相关科室进行诊治;③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需进入重症监护室后续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