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中的应用观察

2016-07-05许敏安天志王黎洲周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

许敏 安天志 王黎洲 周石

【摘要】 目的 对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110名参加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的医师, 随机分成A、B组, 每组55名。B组应用常规教学路径教学, A组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教学后对比两组医师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以及教学方法优势等指标。结果 A组基础理论得分、技能操作得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B组, 在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以及增强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等指标方面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对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进行培训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可显著提高医师理论知识掌握度与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学习效率, 临床可推广。

【关键词】 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临床路径;教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221

临床路径为一套科学性、完整性以及规范化的诊疗计划, 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强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在诊疗过程中, 要遵循相应的时间、顺序标准对疾病进行检测、治疗、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研究指出, 在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 能够提高医师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度与技能操作水平, 并可大大减少医疗资源浪费[1]。本次研究对本院55名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 获得较好培训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参加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的11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 男57名, 女53名,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35岁, 平均年龄(27.2±8.0)岁;将所有医师分成A、B组, 每组55名。

1. 2 方法

1. 2. 1 B组医师主要应用传统教学法培训, 指导教师引导培训医师学习理论知识, 并参观、学习临床实践。

1. 2. 2 A组医师主要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①对医师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 基础理论知识共培训1个月, 主要培训内容为肿瘤疾病相关知识, 如疾病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发病高危因素、实验室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方法、临床解剖以及治疗方法等。②对医师进行肿瘤介入知识技能操作进行培训, 主要培训内容为肿瘤血管走行把握、肿瘤具体部位识别、熟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阅片、手术程序、具体操作把握以及肿瘤具体范围掌握情况等。技能培训内容主要以手术观摩、手术参与为主, 手术参与具体指医师以手术医师助手身份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观摩次数要≥ 30次, 手术参与次数要≥ 40次;另外, 带教老师要协助医师进行手术操作, 协助次数≥20次。③还要对医师进行模拟操作和考试, 其中模拟操作于肿瘤介入治疗模拟器进行, 可加深患者对肿瘤介入治疗的认识度, 并提高医师实践操作能力。④要指导医师独立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操作, 确保在无带教老师协助的前提下独立完成操作, 为提高操作技能, 医师独立手术操作次数≥20次。

1. 3 观察指标[2] 对两组医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进行考核, 总分100分, 其中包括基础理论60分与技能操作40分。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课本中关于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章节内容与临床路径知识运用情况等;技能操作主要包括带膜支架置入术与腔内隔绝术。对110名医师均发放问卷调查, 共发放110份, 有效回收110份, 回收率为100%。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独立思考、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医师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评分对比 A组基础理论得分、技能操作得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

2. 2 两组医师教学方法优势对比 A组在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以及增强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等指标方面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

3 讨论

自实施临床路径以来, 在临床医疗、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如肾脏科、心血管科、肿瘤内科以及胃肠外科等。国外发达国家在肿瘤介入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方面均设置专业培训项目, 通过实施科学化、完整化的培训, 使肿瘤介入教学不断规范, 并使肿瘤介入医师队伍质量不断提升[3]。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介入放射学, 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但在介入医师队伍培养方法、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特别是外周血管和肿瘤的介入医师更加不规范, 甚至部分医师仅经过短暂培训就进入到实际工作中, 给临床医疗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并加大医疗风险。

本次研究, B组应用常规教学路径教学, A组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结果显示, A组基础理论得分、技能操作得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B组, A组在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以及增强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等指标方面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临床路径教学法首先对外周血管医师进行培训, 起到规范培训流程、增强培训内容系统性的作用, 并可使培训内容不断深入[4]。另外, 通过制定系统、有序的教学方案, 在不同时期对医师进行不同教学, 使其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最终较好掌握介入治疗方法, 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实现基础理论知识与介入技能操作的互相结合, 显著提高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 对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进行培训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可显著提高医师理论知识掌握度与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9):20-21.

[2] 范从海, 文成, 曹军华,等.浅析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医务人员培养的影响.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 25(1):28-30.

[3] 石景芬, 王星月, 张乐莉.教学双方对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带教师资需求的比较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28(9):701-703.

[4] 朱一辰, 张磊, 林俊,等.医学伦理学在肾移植医师培训中的教学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2):154-156.

[收稿日期:2015-12-21]

猜你喜欢

临床路径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新疆兵团团场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分析
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设想
护理宣教前置在胃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作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临床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