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

2018-01-19陆晓明

艺术评鉴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

陆晓明

摘要:国画艺术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中国不断加强国际艺术交流的时代,国画艺术只有以精华以传承,以内涵和形式以创新,不断切合当前艺术发展之需要,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创新。而笔墨传承与创新作为国画艺术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必要进行探讨,本文就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画艺术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43-02

对于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要采取新的方式,宣传工作要到位,发动群众学习国画,了解国画,不断挖掘有潜力的新时代年轻人对笔墨进行传承,壮大书画创作者的队伍;借助现代交流通讯工具,要为书画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相关部门对于国画教学体系建构及课程设置上应予以高度重视,不断促进国画教学的普及化;笔墨的创新要根植于当前的社会背景以及大众的心理感受。相关措施的不断实施定会促进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

一、国画艺术的挑战与机遇

国画是我国文明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但当前我国国画走出去还不够,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近百年来国画的转型削弱了中国画的传统特征,破坏了继承制度,混淆了评价标准,这与它所应发挥的文化影响和中国古代伟大文明的文化地位是不相称的,这也与中国画不容易普及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画之所以难以普及,是因为它对欣赏者有一定的文化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画的传统意义。今天,对中国画传统本质的反思,不是表现、再现或技法问题,而是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自信。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艺术界开始了以传统艺术形式表现现代形象。当代中国艺术走向现代,多元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从笔墨技法水平到精神内涵,探索了可以转化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基因和元素。国画是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中国艺术大家要把握这种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

二、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一)提供国画基础学习的平台,发动群众学习国画,了解国画

我国不少书画爱好者都会到博物馆欣赏临摹书画作品,不少书法绘画临摹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并且作品临摹多样,题材广泛,引得参观者啧啧称赞。

临摹书画展,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一道文化大餐,让人们重新体味了书法之美,绘画之妙,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及发展提供氛围,也必将为当代书画的开拓创新、繁荣发展提振信心。临摹在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临摹是书法、绘画学习的必由之路,通过临摹可以让学习者了解文化底蕴以及传统绘画之妙。中国书法更是抽象的线条艺术,只有通过大量的临摹方能进入其审美体系,建立起自己的书法语言。

艺术都是互通的,国画基础学习的平台让学习者学习国画艺术,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国画艺术,还可以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创作一些具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在生活、工作中将这些传统文化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少有年轻人热爱书法绘画,以至于在生活中都很难见到笔墨纸砚了。通过临摹作品展能提高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参观能激发年轻人的兴趣,能让年轻人感受到古人如何起笔、运笔、收笔,也能促使年轻人以临摹书画作为开端,慢慢感悟其中的奥妙。国画基础学习平台正是有着这样的作用。

(二)借助现代科技技术,为国画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国画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对于国画的创新要采取现代的工具。国画爱好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可以提高对国画学习的兴致,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绘国画的水平。当前微信、QQ等交流工具的不断出现,为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国画大家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技术,将自己拥有的独特的国画见解进行传播,令国画易于继承。

(三)提供学习机会,壮大国画创作者队伍

临摹书画作品,可以感受、理解传统书法、绘画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学习国画,首先要模仿和感知国画,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中国画的水平。中国画的特点是“意象”造型,它不需要真实的模拟,以现实中不存在的线条作为造型手段,通过阴阳、虚拟现实和光线来处理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这些具体的方法。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画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绘画模式和词汇的表达方式,这些方式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因此,学习中国画必须通过临摹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画的本质,逐步建构自己的书画语言,并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国画的学习要从临摹开始,在提供学习机会时,要令学习者感知国画所含的民族精神,令其感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绘画的过程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知识水平。

(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不断促进国画教学的普及化

为了继承和创新当代中国画,国家有关部门应作出自己的努力:动员国画艺术家放弃传统的传承方式,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将国画艺术不断进行宣扬,不断提升自身国画创作的形式,并學习传授之道,招揽学习国画的人才,挖掘更多的传承潜力;弘扬传统中国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画艺术的普及。对于小学初中等课程安排,要将书法、绘画等课程安排进去,令我国学生从小可以在艺术的氛围中得以熏陶,提升对国画艺术的兴趣,保证我国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的人才来源。定期举行全国性的国画比赛,以比赛的形式以及奖励激励人们学习国画。这种全国性的比赛的知名度可以令学生的家长重视国画,不断培养孩子学习国画,令孩子有动力学习国画。

三、新时代国画艺术笔墨传承的要求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形势,笔墨是不可回避的,必须面对是否与之结合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实践。事实上,我们是在四维时空语境中,移动、跳跃、奔跑,基于时代的精神去审视和否定自己。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国画艺术的笔墨将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艺术反映生活,来自生活,国画艺术创作要反映在人类心灵中的社会生活的产物。一个时代的作品必须而且必须用这个时代的品牌来打上烙印,也必然要反映这一时代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在当代语境中,对审美情操的表达和刻画,使时代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我们没有理由对毗连的高楼大厦和繁荣发达的现代城市文明视而不见,也没有理由在中国画中不反映现代文化景象。因此,在现代文明语境下,自觉审视中国传统水墨、现代思想、现代主题、现代语言、现代绘画风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古典绘画”的基础上,以笔墨的形式和符号来表现当代的审美取向。国画艺术的主题、技巧等要结合当代时代背景,宣传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宣传中国梦,让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在国画中体现,让国画可以跟随时代潮流。

从国际时空的角度看,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作为世界传统文化大家庭的多元元素之一,中国文化传统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东方精神。在文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中,主流与非主流、中心与边缘、强与弱对抗消解与对话融合的矛盾与同一过程中,我们既不是屈服也不是坚持,而是更开放的“索取”然后吸收。笔墨立足于传统,符合时代精神。在不断变化中,国画笔墨延伸出了自己的方向,它将在未来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一个深刻而崭新的足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画的笔墨传承一定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当代的发展背景,才能在世界的民族艺术之林绽放光彩。

笔墨的继承与创新在新时期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笔墨继续朝着宏伟的艺术道路前进;另一方面,作为当代设计领域的一种形式,笔墨将在新的领域继续创造,有新的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设计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回顾传统,展望未来,一方面不应该是“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而忘记传统,也不应该被“国际化的现代风格”屈服;另一方面,我们不应是极端民族主义的“顽固守护者”,而应顺应时代,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思想去了解世界绘画,从东方形而上学的深层意义上对传统笔墨的形式和精神进行继承和创新。

四、结语

当代国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不仅仅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趋势,还要展望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趋势,国画要反映当代的人文景象、中国的当代旋律,为我国艺术的走出去扩大渠道。

参考文献:

[1]梁卫民.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评《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J].新闻爱好者,2017,(09):127-129.

[2]杨若晗.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7,(11):90-91.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