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瓣开颅显微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颅内肿瘤对比研究
2018-01-19杨世强
杨世强
【摘 要】:目的:探究在颅内肿瘤治疗过程中,应用骨瓣开颅显微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对应时间段的8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骨瓣开颅显微术式)和观察组(神经外科锁孔术);观察其治疗的总有效率等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且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其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骨瓣开颅显微术式而言,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颅内肿瘤;骨瓣开颅显微术式;神经外科锁孔术;效果对比
Comparative study of craniotomy with craniotomy and keyhol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tumor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raniotomy and keyhol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tumor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8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cranio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eurosurgical keyhole opera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was observed,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was short, the bleeding was les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5%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5.0%).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raniotomy, neurosurgical keyhole surgery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tumors.
Keywords: intracranial tumor; craniotomy with bone flap; keyhole technique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effect comparison.
【中圖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颅内肿瘤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其病发可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故临床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目前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方式对颅内肿瘤患者进行病灶的切除,手术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其术式不同实际应用价值存在差异,因此探讨相对有效的手术方式就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次研究基于笔者工作实际情况,主要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分析骨瓣开颅显微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和价值,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有关研究参考,现将本次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择我院8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的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43.51±2.34)岁,其中女18例、22例男;观察组40例患者的年龄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43.64±2.28)岁,其中女19例、21例男。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近(P>0.05),因此组间可做对比。
1.2 方法
手术前均对两组患者实施颅脑常规检查,按照患者情况给予其降低颅内压、脱水等治疗,此后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瓣开颅显微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即对患者实施全麻,指导其保持在仰卧位,将头颅抬高并转至对侧20-40度,同时保持在后仰状态,后在患者的眉弓中外三分之二部位实施手术切口,完成切口后使用骨钻钻孔,以便于将磨除患者骨孔眶缘内层骨质,随后扩大其术野器械操作的空间[1];以手术原定方案联合显微镜和内窥镜对患者进行眶上锁眼入路、颞下锁眼入路、经皮质-脑室锁眼入路、大脑半球间锁眼入路等操作,完成手术后留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其切口[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其治疗的总有效率,经过治疗患者的病灶完全切除,且各项情况完全恢复正常表示痊愈;经过治疗患者的病灶切除面积超过治疗前的60%,各项情况均有改善则表示有效;治疗后均未达到痊愈和有效标准则表示无效;其中有效率和痊愈率为治疗总有效率,统计相关数据并实施组间对比。
此外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按照组别统计后实施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25.0作为本次数据处理软件,使用()统计研究中计量资料,并应用t实施检验;使用n统计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并采用χ2实施检验;检验后P<0.05均表示数据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且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组间数据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其组间对比数据见下表2。
3 讨论
骨瓣开颅显微术式治疗颅内肿瘤,主要是以开颅的方式对患者实施肿瘤剔除等操作,其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其他脑组织的损伤,导致手术难以顺利完成,并无形中增加了手术中出血量,而多数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3]。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颅内肿瘤,其主要是最大化利用患者脑室中的自然裂缝,在显微镜和内窥镜的配合试用下,使其局部的手术视野保持最大限度的清晰,而手术视野的清晰,可使得临床在准确的观察下对患者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保证了肿瘤剔除的精确度[4];此外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主要是利用患者的骨组织进行相关干预,避免对患者的正常脑组织进行过度牵引,从而减少了肿瘤切除过程中对患者脑部组织造成的二次损伤,在躯体上减轻患者伤痛的同时,使得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和损伤随之减少,这对于患者的及时恢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因此本研究结果主要针对骨瓣开颅显微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做出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且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其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体现了观察组治疗的優势和凸出价值。
综上所述,相较于骨瓣开颅显微术式而言,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更好,用时短、出血少,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陈仕明, 李丛进. 骨瓣开颅显微镜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对颅内肿瘤患者的疗效对比[J]. 河北医学, 2016, 22(1):113-116.
何伟. 骨瓣开颅显微镜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式对颅内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J]. 吉林医学, 2017, 38(2):309-310.
王世伟, 李锋, 黄定波.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对比[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5):25-26.
李会兵, 姚娟.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并发症、mRS评分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8):2698-2699.
兰良兵.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显微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研究[J]. 中外医疗, 2017, 36(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