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会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2018-01-18王会仍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蝉衣降气枇杷叶

张 君 王会仍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表现为慢性、顽固性咳嗽,尤以夜间发作性干咳多见,病程缠绵,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王会仍主任中医师行医五十余年,是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融西贯中,长期从事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治与科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老师根据CVA慢性迁延、顽固难治、反复发作的咳嗽特点,将其归属于中医“久咳”“顽咳”范畴,治疗上以宣肺降气,解痉平喘,止咳祛痰为法,常收到良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兹将其辨证用药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

1 病因病机

咳嗽变异性哮喘归属中医学“咳嗽”范畴。《内经》中说道“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说明各种病因导致气机逆乱,引起肺失宣降,出现咳嗽。早期是以肺气不足为本,风邪袭肺,气道挛急为标,而成虚实夹杂之证。这些患者常有肺之禀赋异常或肺气虚乏之证,使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不能通鼻窍、合皮毛;肺虚则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风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循经达肺,肺气郁闭,其气上逆而咳,咳嗽呈现动辄加重,夜间发作的特点。一般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且突然出现,反复发作,多为干咳伴咽痒。因肺虚无以宣降,风邪失于表散,深潜于肺,“风盛则挛急”,故反复咳嗽不愈。久咳更耗肺气,子母相累,损及脾肾,后期呈现肺脾肾三脏俱虚。脾虚则难以运化精微,肾虚则难以蒸化水液,肺虚则难以布散津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遇感引触,痰升气阻,发为哮喘。

2 治疗特色

CVA常兼有咽干、咽痒等症状,且咽痒即咳,难以克制,王老师认为“喉为肺之门户”,喉主通气与发声的功能均依赖于肺气的作用,外邪犯肺,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致咽喉不利而见咽喉肿痛,音声重浊或失音,是为“金实不鸣”,肺阴亏虚致咽喉不利而见喑哑是为“金破不鸣”。且“肺喜润而恶燥”,易受外邪而伤津,使肺体失润,痰液无以化生,而出现干咳、咽痒等症状。有鉴于此,王老师用自拟止咳定哮汤:炙麻黄9g,苦杏仁、川朴、蝉衣各10g,黄芩、七叶一枝花、苏子、当归、地肤子各12g,炙枇杷叶、穿山龙各15g,生甘草6g,浙贝母20g。其中炙麻黄宣肺平喘,苏子、杏仁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三者相合,一宣二降,调节恢复肺的宣肃之职,符合哮病痰气交阻,肺气上逆的病机,故共为君药。穿山龙祛痰平喘,炙枇杷叶清肺降气化痰,黄芩、七叶一枝花清热化痰,浙贝母苦寒散结化痰,五药相合,化痰平喘之功尤著,共为臣药。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故不论有无便秘,均应使腑气通畅,故佐以川朴通腑气,降肺气;蝉衣、地肤子祛风止痉,缓解气道痉挛,抗过敏;当归活血养血,生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3 典型病案

李某,女,28岁。2013年12月20日初诊:反复咳嗽咳痰2年余,再发半月余。两年前房屋装修后出现咳嗽,胸闷,痰少,咽喉不适,每闻刺激性气味后上述症状加剧。近因受凉后咳嗽、咳痰、胸闷再发,昼轻夜重。舌红边有齿痕、苔薄腻,脉细。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诊断:咳嗽之风邪犯肺型。治以宣肺化痰,祛风解痉,利咽止咳。止咳定哮汤加减,处方:炙麻黄、陈皮、甘草各6g,黄芩、白前、蚤休、地肤子各12g,苦杏仁、制半夏、僵蚕、蝉衣各10g,桑白皮、太子参、前胡、茯苓、炙枇杷叶各15g,野荞麦根30g。水煎服,7剂。12月27日二诊:患者服药1周后,胸闷咳嗽症状减轻,前方既效,守原方。再予7剂。并嘱咐患者远离刺激性气味,忌食海鲜、腥辣、油炸食物。服药半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中药两月,病情逐渐稳定。

4 结语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随着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明确和中西医对该病临床认识的深入,治疗手段日益增多,尤其是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了很大的发展,王老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同时注重特色药的应用,疗效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蝉衣降气枇杷叶
紫苏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白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枇杷叶生姜粥
枇杷叶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浅谈蝉衣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鲤鱼记
春洲惊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