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在带状疱疹分期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18徐赟赟张园园申屠嘉俊孙若晗方剑乔韩德雄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夹脊扶正疱疹

徐赟赟 张园园 申屠嘉俊 孙若晗 方剑乔# 韩德雄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我们根据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将其分为前驱期、疱疹期、疱疹后期、后遗神经痛期,根据各期的病因病机不同,选择合适的针灸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前驱期

此期湿热毒渐盛,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但肌肤尚未被灼伤、酿腐成脓,甚至可能完全没有皮损出现,仅有疼痛。现代医学认为此时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量复制,造成外周神经纤维坏死,其所支配的单侧皮节及周围感觉神经发生免疫炎性反应,故而产生疼痛。皮损出现前一般有2~18天的前驱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在皮损出现的部位存在疼痛或感觉异常。此期因为仅有皮肤疼痛而无水疱常造成误诊,故以明确诊断为要。对于原因不明而无外伤的一侧颈肩胸腰背部疼痛,若呈表面触痛,或深部抽搐样疼痛,休息不能缓解,且有过度疲劳和乏力的主诉时,需考虑本病。此时若能利用PCR技术从采集的唾液或血液中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有助于诊治,特异性达95%~100%。这一阶段病邪所袭部位尚浅,针灸疗法以针刺夹脊穴为主,目的在于截断病邪深入。电针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疏密波可介导镇痛效应,也能促进气血循环,消除炎症性水肿。在电针基础上再加用局部刺络拔罐的方法以增强祛邪止痛的效果。

2 急性期

急性期多处于带状疱疹发病后2~4周的这段时期。此期可以分为疱疹期与疱疹后期。

2.1 疱疹期:此期为带状疱疹早期,持续1~2周,湿热毒壅盛至极,气血由不畅转为瘀滞。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通经止痛。若此期湿热毒表现明显,则疼痛呈现灼痛,水疱大而清亮,疼痛灼热如火烧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可以局部铺棉灸加电针、围刺方法为主。铺棉灸借助热力引热毒外出,经络通畅则疼痛减缓,局部气血畅达则皮损恢复较快。电针法以皮损相应节段及上1~2个节段夹脊穴为主。夹脊穴在督脉与膀胱经之间,督脉为阳脉之海,膀胱经为一身之藩篱,卫阳走此以顾护肌表,夹脊一方面可以调节二者以行全身之阳,通调脏腑经络而通滞扶正,另一方面可以使卫阳得充而卫外得固,外邪难以侵袭。电针可以阻滞痛觉传导,还可提高痛阈。围刺法可阻止邪气扩散,加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作用。若湿热毒壅滞经络,郁于皮部,酿腐成脓,可用火针排脓,此法在促进止疱、结痂方面效果更佳。若此期血瘀明显,则疼痛如刀割样或针刺样,舌黯或有瘀斑,脉涩。此时可在电针与围刺的基础上加刺络拔罐。湿热毒蕴于经络,循经表现于皮部,在皮部刺络拔罐,使邪有出路,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即所谓“菀陈则除之”。血瘀明显者,若病情允许,可适当局部放血,以血色由暗红转鲜红为佳。若此期血瘀与热毒不显,反表现为皮损周围皮色暗淡无泽,水疱浑浊,疱壁松弛下耷,舌淡、苔白,脉虚。此因正虚湿盛,外感邪气,循经而发,用刺络、铺棉灸恐力量太强,祛邪反伤正。《内经》云:“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故可以考虑先运用中药扶正,兼用灸法。灸法可选取脾俞、足三里等扶正祛邪,温阳解毒。

2.2 疱疹后期:此期处于带状疱疹中后期,持续2~4周,湿热毒渐退,而气滞血瘀相对明显,且兼有正虚阴伤表现。患者可因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外出,而致疼痛难愈。临床可见疱疹消退,仅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者色素沉着,疼痛未愈。治当活血化瘀,祛邪兼扶正。此期以电针为主,根据病情适当选取扶正穴位,酌情加以火针。火针鼓舞正气,通络止痛,取“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此期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耗伤阴液的表现,一旦出现如口干烦躁、潮热盗汗、苔少或无苔等,则可予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阴润燥。

3 后遗神经痛期

中医学认为,此时带状疱疹长期不愈,余毒未清,经脉不畅,耗气伤阴,局部或全身皮脉肉筋骨失去濡养,久而内归脏腑,影响气化功能。此期虚实夹杂明显,即气滞血瘀与气阴两虚共存,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脏腑失调,治疗时需仔细判断实证与虚证的轻重缓急,再对症施术。临床表现多为明显刺痛,固定不移,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舌淡、少苔,脉细。此期治疗原则为祛瘀扶正,安神定志,可以针刺加火针、梅花针、穴位注射为主,辅以中药治疗。针刺取相应夹脊穴、局部围刺以疏通经脉,结合辨经取穴,取印堂、神门等穴位可调理神志。穴位注射具有针刺与药物双重刺激的作用,药物沿经络走向病所,以达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梅花针施于皮部,通过浮络、孙络平衡络脉之气,入通经脉、奇经八脉以及脏腑,整体调节正气,局部透散毒邪。

4 结语

带状疱疹诊治时要进行经络辨证,在取夹脊穴以及局部围刺的基础上进行远道取穴,整体调节病变经络,也可以通过经络调整相应脏腑功能,以增加疗效。本病病机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绝非一成不变,因此对于证候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证候应辨证地采取不同的针灸方案,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猜你喜欢

夹脊扶正疱疹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颈夹脊”源流考略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