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

2018-01-18纪祯成杨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6期
关键词:腺叶结节发生率

纪祯成 杨丽

当前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检出率逐渐提升, 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 临床针对甲状腺结节确诊后的处理主要是借助手术切除病变位置, 但是临床可用于治疗的术式有多种, 常用的包括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2], 本研究具体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2例;平均年龄(32.28±5.36)岁。对照组男18例, 女14例;平均年龄(32.59±5.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 且均排除伴有其他躯体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都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处理, 顺着皮肤纹路做一个弧形切口, 将皮下组织、颈阔肌切开, 同时分离颈阔肌后面的临近组织。将甲状腺显露出来后对腺叶进行游离处理, 先处理下级血管分支, 将中静脉阻断, 进行腺叶下牵, 分离上极腺叶,将腺叶顶端的上级血管分支切断。向内侧牵拉腺叶, 紧靠腺叶被膜分离结节部分, 注意不要影响临近神经、血管。完成手术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包扎, 必要情况下进行引流管放置。

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首先对患者实施颈丛麻醉, 确保患者呼吸道持续通畅, 协助患者保持平躺,完成彻底消毒处理后, 顺着胸骨上切迹上方两横指左右的位置, 顺着皮肤纹理做弧形切口, 将皮肤下组织、颈阔肌切除,同时分离颈阔肌后面的临近组织。将甲状腺前肌群切断后,使甲状腺显露出来, 手术从右叶开始进行, 这样能够更利于甲状腺上极的处理, 向内上方牵引甲状腺, 顺着甲状腺外缘分离向下极, 将甲状腺体从外缘向前内侧翻开, 使后面完全暴露出来, 切除结节部分, 将甲状旁腺尽可能保留下来, 防止喉返神经受损。缝合时确保穿针深度合适, 防止喉返神经受损, 必要情况下进行引流管放置。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②比较两组饮水呛咳、低钙抽搐、二次出血、声嘶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2.63±10.82)min, 短于对照组的(165.28±15.49)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5.26±20.17)ml, 少于对照组的(135.97±23.66)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出现声嘶1例、占3.13%, 二次出血1例、占3.13%, 低钙抽搐1例、占3.13%,饮水呛咳1例、占3.1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术后出现声嘶3例、占9.38%, 二次出血2例、占6.25%,低钙抽搐4例、占12.50%, 饮水呛咳2例、占6.2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方法, 甲状腺结节的具体性质影响治疗中具体术式的选择[3]。但是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判定存在一定难度,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鉴别价值突出, 不过临床实践显示其漏诊率仍在10%左右, 并且对于基层医院, 无法顺利进行这一检查, 会出现更高的漏诊率,所以临床对于具体选择何种术式治疗还没有统一标准[4]。

临床针对性质不明的甲状腺结节多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单纯肿瘤切除术治疗, 不过针对部分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 接受这类手术治疗会出现甲状腺癌组织残留, 组织残留后会使得甲状腺癌出现局部复发, 患者必须接受二次手术治疗[5-7]。本研究认为可以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性质不明的甲状腺结节, 虽然理论表明这一术式会损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 不过实际上在术中只要真正做到切断真假包膜间血管分支, 就基本能够防止损伤喉返神经, 所以术中必须减少非必要性的游离处理, 使甲状腺后被膜最大程度保留下来, 防止甲状旁腺、血供受损[8-10]。另外手术切除后对标本进行详细检查, 如果存在甲状旁腺马上完成移植, 能够实现低钙抽搐等各类并发症的有效预防。从本研究结果可知,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2.63±10.82)min, 短于对照组的(165.28±15.49)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5.26±20.17)ml, 少于对照组的(135.97±23.66)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相较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腺叶结节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单侧甲状腺肿块82例疗效观察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