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出新的浙江伤寒学派*

2018-01-18陈永灿马凤岐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阳表里厥阴

陈永灿 马凤岐 白 钰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1 旨遵《内经》,以经解义

1.1 旨遵《内经》,倡六经经络说:朱肱根据《素问·热论》中有关外感热病的内容,首倡六经经络说,认为伤寒六经就是足三阳、足三阴六条经络,是辨病位之纲。如《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朱肱则结合临床经验,对此发挥道:“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引饮恶寒,或口燥舌干,则知病在少阴经也;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他指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学说是从《素问·热论》的理论发展而来,并据此提出六经纲要,认为六经为病乃足三阳、足三阴经络为病。朱肱对此六经学说的研究,后世多数医家都认为是最早的,实开诸家六经纲领学说之先河。

1.2 以经解义,注《金匮要略》文: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对《金匮要略》条文进行注释时,经常引用《内经》中的原文,追本溯源,以经解义。如对“色白者,亡血也”一条,其引用《灵枢·决气》曰:“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又引《灵枢·五色》中“白为寒”一句,指出色白也见于寒邪为病。又如,关于消渴病的成因,《金匮要略》言:“厥阴之为病,消渴。”《金匮要略论注》认为消渴“皆由厥阴风郁火燔”,乃因“厥阴者,风木之脏也,与风相得”,并指出《内经》亦有“风消”二字,“消必兼风言之,亦此意也”,将消渴与风联系起来。

2 法宗六经,合以八纲

2.1 重表里阴阳,以八纲论六经:朱肱从众多的六经具体病证中提纲挈领,突出了表里阴阳的辨证大纲,首倡表里阴阳辨证。其中亦包含寒热虚实之证,因此也开创了以八纲论六经的重要方法。对于表里辨证,《南阳活人书·卷三》云:“治伤寒须辨表里,表里不分,汗下差误。”强调了辨别表里之证的重要性。并言:“伤寒有表证,有里证,有半在表半在里,有表里两证俱见,有无表里证。”而对于阴阳辨证,朱氏亦十分重视,如《南阳活人书·卷四》曰:“治伤寒须识阴阳二证。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在手背者为阳,属表为腑;在手掌里者为阴,属里为脏。足经仿此。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素问·热论》亦只说足三阴三阳受病。”具体而言,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太阳、阳明、少阳,皆属阳证。

陶华在《伤寒六书》中对伤寒证候的表里、寒热、阴阳、虚实见证及相应治法用药亦作了细致论述。“凡治伤寒,若见头痛,恶寒,发热,腰项脊强,脉浮者,即是表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解表药无疑。凡治伤寒,若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见弦数者,即是半表半里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和解药无疑。凡治伤寒,若头疼恶寒悉除,及见怕热,燥渴谵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发狂斑黄,或潮热自汗,大便不通,小便短赤,或胸中连脐腹热闷疼痛,脉沉有力,或上气喘促,即是传里热证,不拘日数多少,便用通利下药无疑。凡治伤寒,若见初病起无头疼,无身热,就便怕寒,四肢厥冷,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即是直中阴经真寒证,急用热药温之无疑。”

2.2 合六经八纲,以立法并处方:柯琴把《伤寒论》方按六经分类,将六经与八纲辨证相结合,认为六经病证之各异,缘由人体阴阳气血之不同,从而使疾病表现的表里寒热虚实有别。其充分发挥了仲景的六经辨证,指出六经辨证实涵八纲辨证。在立法处方时,柯氏根据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如云:“于诸病之表里阴阳分为六经,令各得其司。清理脉症之异同,寒热之虚实,使治病只在六经下手,行汗、吐、下、和解、温补等法而无失也。”具体来说,如“太阳主表,故立方以发表为主”“表有虚实之不同,故立桂枝、麻黄二法”;“少阳……法当清火,而火有虚实,若邪在半表,则制小柴胡以解虚火之游行,大柴胡以解相火之热结……若邪入心腹之半里,则有半夏泻心、黄连、黄芩等剂”;“太阴主内,为阴中至阴,最畏虚寒,用温补以理中”;“少阴偏于阴……然少阴之阴中有阳,故其表证根于里,热证因于寒,治表证先顾其里,热证多从寒治”。

3 立足伤寒,兼论温病

3.1 明传变,在营卫气血:余杭陶华习儒精医,其所著的《伤寒全生集》,不仅对仲景伤寒学说阐发有功,而且在揭示温热病病机、诊治及理法方药等方面都有卓见,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是书一直被叶天士祖辈数世奉为业医读本,对叶氏学术思想颇具影响,其《温热论》中诸多内容均从该书中汲取精华,并结合其临证实践而成。如《伤寒全生集》云:“风寒中人,先入营卫……风为阳邪,阳邪传卫,阴血自燥,热入膀胱,壬病逆传于丙,丙丁兄妹,由是传心。”初步阐明了温热病病变的中心在营卫气血,传变过程可出现“逆传”,对叶天士总结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影响颇深。

3.2 论发病,随时气而变:陶氏认为,温热病乃冬时感寒不即发病,伏藏肌肤,至春夏伏寒各随时气改变而成。至春而随春之温气发者,为温病;至夏而随夏之炎暑发者,为热病。另有冬温者,乃前热未已,又感温热,冬月非常之暖而致;湿温者,乃素伤于湿,又中于暑,湿与热搏而起;风温者,乃素伤于风,又中于热,风与热搏而发。此外,陶氏还对中暑与中暍作了辨别,如云:“凡中暍者,即热也。盖热伤太阳经,与伤寒相似,故曰中暍也。中暑热伤心脾二经,而不在太阳,故曰中暑也。”指出二者所伤部位不同。

4 意承仲景,别有发挥

柯琴著《伤寒来苏集》,注疏《伤寒论》。他认为《伤寒论》乃百病立法,不仅为外感热病所设,杂病及其他各科疾病皆寓意其中,视其为阐述辨证论治规律的专书,还明确指出临证划分阴阳的总纲为是否发热恶寒。

4.1 辨六经之“经”,创六经“地面”说:柯氏认为,伤寒之六经为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独创六经“地面”说,将伤寒六经病证的发生和演变落实到人体的形态结构上,对疾病的具体定位颇为重视。他指出:“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柯氏以列国喻六经,对六经地面作了详细论述:“请以地理喻,六经犹列国也。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营卫,主一身之表症,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此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六经正义》)

4.2 论合病并病,补三阴合病说:柯氏补充三阴合病说,认为《伤寒论》之合病、并病不独三阳病存在,三阴病以及三阴病和三阳病之间亦普遍存在。如《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合并启微》云:“病有定体,故立六经而分司之,病有变迁,更求合病并病而互参之,此仲景二法之尽善也。夫阴阳互根,气虽分而神自合。三阳之里,便是三阴;三阴之表,即是三阳。如太阳病而脉反沉,便合少阴;少阴病而反发热,便合太阳。阳明脉迟,即合太阴;太阴脉缓,即合阳明。少阳细小,是合厥阴;厥阴微浮,是合少阳。虽无合并之名,而有合并之实。”

5 诊病识证,尤重脉诊

脉诊作为四诊之一,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意义。伤寒学派中,朱肱与陶华论脉较详,简述如下。

5.1 论切脉,重部位及预后:朱肱在《南阳活人书》第二卷中详论切脉,开卷明义:“治伤寒先须识脉,若不识脉,则表里不分,虚实不辨。”强调了脉诊在伤寒论治中的重要性。关于诊脉部位,朱氏尊仲景之法,认为除了要切寸、关、尺之外,对于冲阳、太溪、人迎脉也要细细诊察,且可以此诊病识证。如云:“必欲诊冲阳,按太溪而后慊,况于寸关尺耶。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与脉不可偏废。且如伤寒脉紧,伤风脉缓,热病脉盛,中暑脉虚,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率以脉别之。”朱氏认为可根据脉象来辨别表里,判定预后,其在文中说道:“脉浮为在表,脉沉为在里。阳动则有汗,阴动则发热。得汗而脉静者生,汗已而脉躁者死。阴病阳脉则不成,阳病阴脉则不永。生死吉凶,如合龟镜。”此外,朱氏还指出,脉理之精微难辨,如“弦紧之混淆,迟缓之参差,沉与伏相类,濡与弱相似”,非得之于心,颇难辨明。不过,若能知道“浮芤滑实弦紧洪属于表,迟缓微涩沉伏濡弱属于里”,以此来辨别表里内外阴阳,亦能诊治大多数疾病。

5.2 治伤寒,尚浮中沉三脉:陶华诊脉识证,“专以浮、中、沉三脉候而治之,察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如其在《伤寒六书·伤寒琐言》“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一节中言:“予谓伤寒之中人,由浅入深,先自皮肤肌肉,次入肠胃筋骨,以浮、中、沉三脉候之,似乎无所遁乎其情矣。”其后,又将浮、中、沉之如何取脉、相应病症及治法用药一一列出,何脉为何经之证,又该施以何药,论述颇详。如论浮脉,文中云:“浮,初排指于皮肤之上,轻手按之便得,曰浮。此为寒邪初入足太阳经,病在表之标,可发而去之。虽然,治之则有二焉:寒伤荣则无汗恶寒,用麻黄汤;风伤卫则有汗恶风,用桂枝汤。一通一塞,不可同也。浮紧有力,无汗恶寒,头痛项背强,发热,此为伤寒在表,宜发散,冬时用麻黄汤,余三时皆用羌活冲和汤。有渴,加石膏、知母;无渴,不用加。浮缓无力,有汗恶风,头疼项强,发热,此为伤风在表,冬时用桂枝汤,余三时皆用加减冲和汤。腹痛,小建中汤;痛甚,桂枝加大黄汤。”最后,陶氏云:“凡诊脉须分三部九候,每部必先浮诊三候,轻轻手在皮肤之上,候脉来三动是也。中诊三候,沉诊三候,三而三之而成九候。然后知病之浅深表里,以为处治之标的,岂可忽略于脉而欲求病之所在乎?明脉识证,辨名定经,得乎心而应乎手,如此而治,有枉死者,吾不信也。”一方面解释了何为“三部九候”;另一方面指出“明脉识证”之重要性。

6 依经制方,方外有方

伤寒学派在制方遣药方面多以《伤寒论》方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创立订制新方。其中以陶华的《伤寒六书》为代表,是书中的一些独特方剂,为陶氏在《伤寒论》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现选介如下。

6.1 升麻发表汤:此方为麻黄汤加升麻、川芎、防风、白芷、羌活而来,加强了祛风止痛之力。主治冬月正伤寒,头痛发热,恶寒脊强,脉浮紧,无汗。陶氏告诫此方“凡中病即止,不得多服,多则反加别病矣”。

6.2 羌活冲和汤:此方药用羌活、防风、苍术、黄芩、川芎、白芷、甘草、生地黄、细辛,主治春、夏、秋非时感冒暴寒,头痛发热,恶寒脊强,无汗,脉浮紧。陶氏云此方“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等汤。此太阳经之神药也”,可见其立方宗旨在桂枝汤、麻黄汤等方。

6.3 柴葛解肌汤:此方药用柴胡、干葛、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生姜、大枣、石膏,用治足阳明胃经受证,目疼鼻干,不眠,头疼眼眶痛,脉来微洪。陶氏云“即葛根汤”,可见其旨宗葛根汤。《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赞此方曰:“陶华制此以代葛根汤。……若用以治三阳合病,表里邪轻者,无不效也。”

6.4 柴胡双解饮:此方为小柴胡汤加陈皮、芍药、艾汁而成,主治足少阳胆经受邪之半表半里证,诊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来弦数。陶氏云:“此经胆无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只有小柴胡一汤,随病加减,再无别汤。”

6.5 黄龙汤:此方是在大承气汤基础上加人参、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桔梗而成,用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诊见心下硬痛,下利纯清水,谵语发渴,身热。方中以大承气汤攻下热结;人参、甘草、当归益气养血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桔梗宣肺气以通大肠。诸药合用,攻补并施,邪正兼顾。

6.6 加味理中饮:此方为理中汤加肉桂、陈皮、茯苓而成,主治足太阴脾经受邪之脏寒证,诊见自利不渴,手足温,身无热,脉来沉而无力。方中加肉桂以增温中散寒之功,加陈皮、茯苓以强健脾理气之力。

总的来说,“浙派中医”的伤寒学派丰富了外感病理论,弥补了仲景详寒略温的不足,并且扩大了六经分证,对仲景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发挥。既遵崇经典,又有所创新,可谓“守正出新”。在整个伤寒学术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他们做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三阳表里厥阴
Assessing edge-coupled interdependent network disintegration via rank aggregation and elite enumeration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经二重组织表里经遮盖性不良的成因与对策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