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耳部刺络放血治疗瘀血腰痛验案
2018-01-18葛继菲周胜红
葛继菲,周胜红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
1 病例介绍
林×,男,43岁,于2016年8月21日就诊。主诉“腰痛反复发作3个月余,加重3 d”。患者于3个月前因过度劳累后出现腰痛,自贴膏药、热敷等治疗,症状稍有缓解,未予系统治疗,后反复发作,劳累后明显,未予系统治疗,3 d前患者因劳累后腰痛再次发作,症状较前加重,遂前来就诊,现患者腰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既往体健。CT示:L3~L4、L4~L5椎间盘突出。在L3、L4棘突旁有明显压痛。中医诊断:腰痛(瘀血腰痛);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为主。针刺予以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委中、膈俞、次髎,留针30 min,2次针刺治疗后疼痛缓解不明显,观察患者耳部,发现患者双耳有明显的浅表络脉,在右耳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明显的浅表络脉,并不断挤压使其出血,直至难以挤压出血为止,治疗后患者感觉疼痛较前有所减轻,次日又予以针刺治疗,并左耳浅表络脉放血,腰痛进一步减轻,后只予针刺治疗,6次治疗后,患者腰痛缓解。嘱其活动、工作适度,3周后随诊,患者述腰痛未再反复。
2 体 会
腰痛是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丹溪心法·腰痛》载:“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本案患者因过度劳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不通,瘀血停留,发为腰痛,证属瘀血腰痛。《素问·血气形质论》云“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素问·针解》云“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不通则痛,通过刺络放血使瘀血除,则经络通。耳与肾有着“肾主耳”“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耳为肾之外候”等相关学说[1],腰为肾之府,治疗腰痛,首先考虑肾,而肾与耳无论在生理、病理或临床疾病的发生等方面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故耳部刺络放血可对腰痛起到缓解治疗作用。针刺上取穴选取常规取穴,肾俞可壮腰益肾,腰眼为治疗腰痛之经验穴,血会膈俞以活血化瘀,疼痛在腰脊两侧,病在太阳经,又“腰背委中求”,故选委中、次髎、阿是穴,激发太阳之气,疏导局部筋脉的气血。耳穴刺络放血配合针刺疏通气机,活血通络,瘀血得除,滞留之气得通,则腰痛愈。
参考文献:
[1] 范为民,李 艳,胡怡芳.浅议“耳肾相关论”[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078-2079.
[2] 王永钦.肾与耳关系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1):4-6.
作者简介:
葛继菲(1990-),女,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级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