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8-01-17杨洪云
杨洪云
摘 要: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班主任是小学生的榜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新形势下,教育方式在不断改革,小学班主任要根据新的形势和特点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特点;创新
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既负责着班级管理工作,还负责教学工作。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学校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也是班级管理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各种各样的工作,这就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班级管理办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是小学教师里较为特殊的群体,既要像普通教师那样负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挖掘班级里有管理才能的学生,组建班干部团队,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各自的才能,帮助班主任维护班级秩序。其次,制订班级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中,制度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是管理者和引导者,想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管理的前期就是制订管理的制度,引导学生遵守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规范意识,并在规定范围内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再次,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但缺乏辨别能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引导和鼓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最后,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凝聚在以班主任为代表的班集体中。同时,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这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办法落后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较为繁杂,既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学校交办的工作,这也就导致班主任没有太多的精力改进班级管理办法。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小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对班级管理的办法提出新的要求。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改进管理办法,导致现行的管理办法并不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学生不服班级管理,容易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此外,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不同,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相对单纯,班级管理比较单一;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年龄稍大,认知结构也有一定的变化,对于这些年级的管理,就不能像对一、二年级的管理那么单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改进班级管理办法。
2.管理不够全面
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管理不够全面。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不一,优秀的学生、差生以及在班级活动中表现比较抢眼的学生很容易吸引班主任的注意力,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会着重向这些学生倾斜。但是,学习中等且不爱表现的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较弱,班主任因为工作的繁忙,很容易忽视这一部分学生,这就导致管理不够全面。管理的不全面最容易出现的后果就是班级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积聚。
三、创新小学班级管理的办法
1.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当前班级管理的办法不断增多,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当前,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如采用情感管理,与学生真诚地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班级管理办法,保证班级管理的公平与合理;采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全天候无缝管理。
2.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最容易产生不公平问题,学生和学生之间有矛盾产生,多由班主任进行裁决。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不能根据以往对学生的印象直接进行裁决,因为这样极易对学生造成极为严重的心理伤害。班主任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真心与学生沟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3.密切同家长的联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家校联合才是真正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需要密切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QQ、微信等渠道,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以便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侧重。同时,班主任也能够通过和家长的联系,发现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以便在之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法,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获得学生的信赖,构建和谐的师生關系,推动班集体和班级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慧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6(24).
[2]金凤.探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剑南文学,20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