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之我见
2018-01-17吴站华
吴站华
摘 要:初中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教师需要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材的直接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与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新课标
课堂互动,是基于师生平等基础上的互动与交流,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状态,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注意力和参与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互动式教学,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一、为学生提供和谐的互动氛围
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必然以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基础,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拉近师生距离。互动教学本身就应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其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是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发展的前提。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与陌生感。自由民主的环境能够促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为推进互动式教学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实现师生的有效交流。师生的交流,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发生的交流;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于教学双方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上是不是平等对话式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師必须不断发展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掌握互动教学的思想精髓及方法、技巧,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如何能够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地将内容讲解清晰,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如何能够对学生的表达反馈做出合理的评价与回应等,都是教师需要关注、思考和探索的。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要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即使是在提问、表扬环节,也要注意包括情感、语言、节奏等各个互动因素的协调使用,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实现学生与教材的交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悉教材,形成自己对教材的第一印象,可以先告诉学生一个或几个重点、难点,引领他们学习,这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重要步骤。与教材交流,能够使学生独立地直面教材中的知识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了“勾股定理”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自主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让学生明白勾股定理是如何推导的。学生细读教材,还能够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引起初步的思考和注意。
如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抽象、静态的内容,转变为形象的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学生利用新媒体自主学习,也是一种与教材的交流。教师借助新媒体教学可与学生自学衔接起来。例如,在讲解函数y=8x+6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画出函数图像,并且能够根据x的变化而逐渐变化,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四、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多数集中于通过小组的合作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有一个长度为500km的工地,由A、B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如果这项工作由A队独立完成,需要8天,由B队独立完成,需要10天,那么A、B同时施工,何时能完工?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用不同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学生自主互动。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实现多方对话、互动式教学交流。在互动式交流之下,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供信息,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互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教师讲解的范围,进一步实现了教学的突破与发展,实现了学生与知识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其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不仅能帮学生奠定知识的基础,更能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睿.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的开展互动教学[J].中学生数学,2013,16(1):22-23.
[2]张伍言.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12):2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