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中学德育管理策略

2018-01-17徐贵成

关键词:新媒体培训

徐贵成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中学德育管理不能只依靠单方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新媒体时代社会参与的作用,涉及到学校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家庭德育管理这个重要角色的参与,这是一项需要合力的变革。

关键词:新媒体;引导式;网络监管;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126-1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中学生的冲击不仅体现在行为改变上,而且对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有着很大影响。中学生面对人机交往的虚拟世界,容易缺乏现实的沟通,出现人格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家长,家、校、社区三位一体难形成合力。

一、转变传统德育管理理念,树立引导式新理念

至今,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在德育管理中仍以说教灌输方式,德育教化成为一种模式。而在新媒体环境中,学生是自由发展的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言论,加之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和制约,学生的品德行为往往会有失偏颇。比如说,只要我愿意,污言秽语、虚言狂语可以破口而出,冒充黑客盗入他人邮箱,窃取他人隐私等一些卑劣品德行为。所以说在新媒体时代中,树立引导式的中学德育管理新理念是必需的。新媒体环境中,由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自主性很强,传统命令式的权威灌输说教方式对他们来说很反感。故此,德育管理工作者在对中学生提供德育引导的同时结合他们的意愿进行自主构建,让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得到提升。

二、更新中学德育管理内容,改变德育方式方法

首先,资金的投入是新媒体获取德育资源的保障,由此在新媒体的运行过程体系中要确保信息资源系统性、操作性的建立,以达到资源信息共享机制。要注重大量德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开发,设立德育资源信息库和校园资源交流机制。资源信息库要充实中学生德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校园资源交流发挥教师、家长与社会的合力。同时,在资源的获取上,要倾向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感兴趣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在资源开发上要偏向于教育意义深远的、种类新颖的、乐于接受的软件。

其次,德育主题网站的建立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根本立足点,使其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但目前大部分中学,即使学校存在网络但资源匮乏,这仍是学生提不起兴趣的原因。资源库的建立有多种方式,比如,可以网上获取慕课,并把其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实现链接共享;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库可以实现全部或部分镜像。可以购买制作精良的教学软件;还可以组织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课件等。主题教育网站的建立要体现其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特点。在开展网上德育教育的同时,形成网上网下联合的教育引导模式是关键。这样才能确保中学生德育管理的操作性和时效性,使得德育教育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三、提高新媒体时代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1.转变德育管理观念,侧重引导。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德育管理不仅是管理还要注重引导,在不可避免接触新媒体的年代,引导中学生面对新媒体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应要具有辨别能力,要懂得甄选之道,提高自己识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其次,新媒体时代进行德育管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接触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坚持不断,达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

2.发挥新媒体优势,增进师生交流。在新媒体大环境发展背景下,教师应以中学生德育发展的自身特点为立足点,依托新媒体信息资源与技术对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以便高效地服务于德育管理工作。如校园德育网站机制的完善、实行榜样教育法等;德育课堂课件在制定时应体现其生动性、直观性同时蕴含教育性;同时,应拓宽师生交流机制,如建立专业的德育聊天场所,这样能够方便及时把握学生内心所想,对其心理困惑进行解答与指导。中学班主任应努力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增进师生交流,让新媒体成为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3.培训班主任,提高其新媒体素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班主任应该树立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从新媒体时代德育管理的要求出发和学生的需求着手,真正使德育管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给班主任提供有关新媒体方面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让班主任在新媒体德育管理观念、方式方法、新媒体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更好地投入到中学德育管理的工作中。

四、加強新媒体时代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1.加强中学生的公民法律意识。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一系列应对新媒体犯罪的法律法规也正在完善和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需要被中学生加以了解及强化,以作为衡量自己行为规范的标准。在新媒体时代,中学生要尊重法律,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维理念。同时,中学生也要认识到自己在新媒体社会中的权力也会受到法律保护,要依法运用它。

2.加强中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中学生作为新媒体时代公民的一部分,在新媒体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道德规范意识。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立场,不被西方国家的意识流搞分化;要拥有高尚的公民道德观念,自觉抵制有关新媒体不良信息的入侵;要有高尚的人格、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分析问题时要学会理智思考,不可恶言恶语,中伤他人。

3.加强中学生的公民文明意识。文明是新媒体社会的文明形态,中学生必须共同建设和维护新媒体社会的文明。文明新媒体环境的营造,首先就是新媒体资源的文明使用和传播;其次需要遵守新媒体礼仪。作为新媒体时代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准,诸如:在新媒体领域要学会诚信交流,文明交往,尽量使用礼貌性的文明用语等是中学生德育高尚的表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体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