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乐课中的“情”来呼唤孩子的心灵

2018-01-17黄忠林

关键词:聆听感受欣赏

黄忠林

摘 要: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由此可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艺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聆听;欣赏;感受;理解;表现;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55-1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一、入情法

在現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如果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那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这种听觉的不良习惯还会延续到课堂教学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由此可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艺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了情操。

如欣赏交响曲《1997天·地·人》选段时,在欣赏歌曲前先播放意大利音乐歌剧《图兰朵》的一个选段,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这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元朝的一个杜撰的故事,而且让学生更加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欣赏歌剧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歌剧中的一幕:当宫中官员宣布波斯王子没有猜中谜语要被处死时,姑娘们用《茉莉花》的曲调唱出了对王子的同情。从而也更理解了意大利歌剧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

二、动情法

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党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给学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的理解。这样学生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即使有个别学生精神不集中,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作出调整。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动”得统一、优美,只需要与音乐情绪吻合,教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欣赏《校园多美好》,六个人一小组游春,不要求每个同学的动作都一样,也不要求动作如何优美。只要他们能被歌曲的情绪感染,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创造“春天”。而在欣赏完《茉莉花》后,要求每一小组推荐一人朗读歌词,朗诵时让他们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不要求语调统一,但要投入,最后还要谈一谈为什么这样朗读。

三、激情法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在欣赏课《什么节子高又高》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在上一节课布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你最喜欢的谜语是什么?能否在下一节课展示给我们大家猜一猜。同学们兴趣很浓,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上,用几分钟的时间展示了他们的谜语之后,在欣赏作品中同学们都能很快地进入状态,在学习中能主动参与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情境中去。

四、达情法

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过程中,这是最能体现其审美教育本质的一个特征。

如欣赏完《什么节子高又高》后,笔者还是布置学生一个任务:回家收集谜语,把它们写出来请大家猜一猜,同时也可以模仿《什么节子高又高》自己创造歌词,到时评出最佳创作奖。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到了第二节课,笔者把音乐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活动从猜谜语开始,让学生通过猜谜语、创编歌曲等一系列活动,评出最佳创作奖、最佳设计奖、最佳主持奖等等。

通过音乐欣赏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笔者体会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也能够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

在以上这既有区别又无明显界限的四个环节中,“情”是贯彻其间的主线。抓住了“情”,就等于掌握了音乐欣赏教学的“纲”;抓住了“情”,也就等于掌握了顺利完成音乐欣赏教学任务的胜券;抓住了“情”,也就是更有效地在教学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总之,要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是不容易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与探索,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能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地遨游,我们的课堂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色彩斑斓、妙趣横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聆听感受欣赏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议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喧嚣时代如何学会“聆听”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