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16-12-16周秀芹
周秀芹
摘要: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提出,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文章从三方面阐述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全面健康发展:一是创设温馨、安全的心理氛围;二是关注幼儿、正确评价;三是聆听幼儿,守望童年。
关键词:心理 关注 聆听 幼儿教育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事物的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幼儿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必须弄清幼儿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一、营造温馨、安全的心理氛围
良好的心理氛围,是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形成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要求我们创造一个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感情绪。用多种方式正确引导,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遏制和消除畏惧、惊恐、焦虑等心理疾患,逐步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等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让幼儿在充满爱的心理氛围里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使其增强自信,从而诱导幼儿做一个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活泼大方的孩子。在幼儿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用爱感化幼儿,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一个温暖、安全的家,消除幼儿的心理担忧,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二、关注幼儿,正确评价
《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例:同班幼儿在老师引导下,有的幼儿很快学会了,有的幼儿需要一定的时间方可学会。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幼儿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
细心观察幼儿,全面了解事情的经过,帮助孩子正确评价。
例:依依聪明乖巧,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在幼儿园是个好孩子,但那次的事情让我有点惊讶。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正认真地游戏着,我抬头望去,看到依依也在看我,见我看她,她立即低下了头,一只手从花花身边收了回来。我来到她们身边,只见两人都在游戏,只是依依的表情有些紧张。离园时,我把花花叫到一边,轻轻地问花花,了解此事。花花说:“依依不让我说。”我更奇怪了。在我保证不告诉依依下,花花终于说出了原因:先前在数学操作中,依依出错了,是我帮助她的,还得到老师的称赞,怕我告诉老师。于是在区域游戏中依依教训我,在我的腿上拧了一把,还告诫她以后不能这样对她。花花还说依依每次做了错事都不让别人说出来,谁说她就对谁不客气。
依依的行为让我反思。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依依一直处在“表扬”的环境中,导致她自我预期过高,慢慢养成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的习惯,别人得到表扬或别人在某一方面比她强,她就会受不了,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偏激行为。为了让依依走出消极心理,不能一错再错,需要我们用爱去感化她,帮助依依逐步调整心态。我及时和依依的爸爸联系、交流,建议她的爸爸妈妈多与孩子做游戏,从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疼爱、被关注、被接纳的。在幼儿园,我们要及时关注并接纳依依的情绪,老师和幼儿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当依依向我们倾诉和发泄自己的感受时,我们要正确引导,而不是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获胜,把依依的好胜心引向积极向上的方向。那天,我带孩子去户外学习运球,一个活动下来,大多数幼儿已掌握了运球的技巧,会边走边拍了,只有个别孩子手脚不协调,依依也是其中一个。回教室时,看到依依板着脸,我走过去问她:“会了吗?”“太难了,我不想学了。”我笑着对她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但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成功的。经过我的一番话,依依愿意尝试了。过了几天,依依高兴地对我说:“我会运球啦!”依依一直认为自己比别人好,当她比不过别人时就想放弃。这时,教师适当地指出她的长处和短处,使其明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以“一把尺”衡量孩子。
三、聆听幼儿。守望童年
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教师要认真聆听孩子心声,要走入儿童的世界,站在儿童的角度换位思考,老师对待幼儿尤其是那些有问题的幼儿,需要更加用心。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错误的引导会创造出恶魔。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尊重幼儿,要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方式感化。这次在幼教90学时培训中,我们在观摩学员展示课堂教学时,有一位老师上了一节《我是猫》的音乐游戏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找了自己喜爱的角色,并能随音乐大胆创编可爱猫、调皮猫、帅气猫和威风猫。这位教师选材好,适合大班年龄特点,教学过程清晰,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表现,从中落实了《指南》精神。《指南》指出: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要蹲下来,倾听孩子,提供给孩子交流的机会,指导孩子用协商等方式解决冲突。要提供给孩子们说话的权利,了解矛盾根源,当孩子不肯回答时,我们要像公正的“法官”一样深入当事人的心里,努力地了解事实真相,做明智的“引领者”,真相大白后,进行正确引导。
在聆听过程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时刻把握蕴含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大家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
四、结语
孩子的教育,一句话来说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方方面面出发,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及孩子的个体差异,找出对策,引导孩子扩散思维,放大优点,改掉缺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