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奖一等奖标题妙用修辞探析
2018-01-16刘汉宏
刘汉宏
摘要:在制作标题时,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使标题具有语言的均衡美、联系美、侧重美、音韵美,让人读之有味,看之有趣,思之有韵,获得美的享受。
关键词:报纸;标题;修辞手法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 (2018) 09 - 0125 -03
一、引 言
1990年至2003年,廣西新闻奖在评选好标题时,不分等级。每年评选出少则5条,多则15条好标题。从2004年起,广西新闻奖评选好标题开始设立一、二、三等奖。在2004 - 2016年度广西新闻奖的好标题评选中,《广西日报》《南国早报》《防城港日报》《南宁日报》《贺州日报》《柳州日报》《柳州晚报》《桂林晚报》《北海晚报》《南宁晚报》《河池日报》《西江都市报》《广西法治日报》《左江日报》等14家报纸的28条标题获得一等奖,其中有27条标题运用了修辞手法。实践证明,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制作标题,是获得广西新闻奖的有效途径。本文探析2004 - 2016年度广西新闻奖一等奖标题所用的修辞手法,旨在抛砖引玉。
二、广西新闻奖一等奖标题修辞的运用
1.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气势、强调语意、加深感情的修辞格叫排比[1]。运用排比,能增强标题的感染力。例如《柳州日报》2004年的获奖标题:
谁人过节不回家 谁人在外乐哈哈谁人忽觉心情异谁人忙得不想它
(主1)说什么过年不过年 (主2)年节亲人隔
忙闲味道特殊
标题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四个“谁人”领衔的句子形成排比,引发悬念,情感强烈,富有感染力。“说什么过年不过年?年节亲人隔”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
2.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的修辞格。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标题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可造成特有的情味,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捉其意境。例如《贺州日报》2005年的获奖标题:
湖畔变身梳妆台 白鹭翩翩照镜来
富川莲山农民爱鸟护鸟绘就人鹭和谐共处图
标题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清澈的湖水比喻成梳妆台,吸引白鹭翩翩飞来照镜。把白鹭当作人来写,使其人格化。标题中的“台”与“来”押韵,具有语言的音韵美。
3.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反复是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种意思或抒发某种感情的修辞格[1]。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并使层次分明的效果。恰当运用反复,可强调语意重点。例如《南国早报》2006年的获奖标题:
局外人过来人牵挂迷途人
是骗局是迷局 只想帮破局
标题中的四个“局”和三个“人”以及两个“是”的重复使用,达到了强调的目的,颇具吸引力,让人看标题后欲探究竟,了解骗局。标题句式结构工整,不仅字数相同,而且重点突出,具有语言的侧重美。
4.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就是平常所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1]。巧用比喻,可鲜明地表达情感,使标题具有语言的联系美。例如2007年《防城港日报》的获奖标题:
歌连环舞百转万种风情人若仙
众散去夜未寐一钩新月天如水
——七夕夜中越瑶胞欢聚高林瑶寨共度“阿波”节(主)
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文字优美,富有诗意。“歌连环舞百转万种风情人若仙”让人眼前浮现出歌声阵阵、舞蹈翩翩的欢乐场面。“众散去夜未寐”表达了中越瑶胞离别后仍沉浸在喜悦之中,夜不能寐。“一钩新月天如水”勾勒出美丽迷人的夜色,意境感人。标题就像诗一样美,让读者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5.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和句子表达本意的辞格,叫做反语,俗称“说反话”。反语可分为嘲讽性反语和喜爱性反语两种类型[1]。使用嘲讽性反语可以达到讽刺的目的,使标题显得趣味盎然。例如《桂林晚报》2008年的获奖标题:
“爱国者”导弹不爱国 六亲不认老打自己人
美军王牌导弹竟是睁眼瞎(主)
标题运用了嘲讽性反语的修辞手法,“爱国者”不爱国,“王牌导弹”竟是睁眼瞎,如此表述,不但态度鲜明,而且具有调侃意味和讽刺效果,从而使标题显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6.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激问,也是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也不作回答,也不需要回答。这种疑问的形式表示的是确定的意思,而且语气更加强烈[2]。例如《柳州日报》2009年的获奖标题:
当前市场酒楼怪现象:膏蟹绑着粗布绳,烂绳卖出膏蟹价
——(主)喂:你是卖螃蟹还是卖绳子?
标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颇具口语化。“喂:你是卖螃蟹还是卖绳子?”这样的反问方式显然比直陈方式多了一个层次。形式上是疑问的,实质上是肯定的,语气也更为有力,更引人注意。这样的口语化表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7.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用前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相邻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修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顶真的运用,使话语更有整体感,语气连绵,音律流畅。例如《北海晚报》2010年的获奖标题:
人算不如天算天算难算姜蒜(主)
四天涨五成直逼猪肉价
标题中“人算不如天算 天算难算姜蒜”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前一句“人算不如天算”与后一句“天算难算姜蒜”首尾衔接紧密,语气顺畅贯通。“算”与“蒜”押韵,语气连绵,音律流畅。
8.顾名修辞手法的运用。利用人或物的名字在字面上的意义来做文章,这种修辞格叫顾名[3]。名字,作为一种符号,具有指代某人某物的指示意义。制作标题时利用这种特征,可使标题增强表现力,生动形象。例如《广西日报》2011年的获奖标题:
像石像兰又像松
——“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素描
名字,作为字符的集合体,具有字面意义。名字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能给人以多方面的联想。文章中的主人公名叫石兰松,在大石山里辛勤执教并默默坚持接送孩子上学,就像山石那样静默,“不善言,却最可人”。在他的身上,“散发着知识的芬芳,如兰之幽香”。他执教26年,犹如松柏,扎根沃土,辛勤耕耘。以《像石像兰又像松——“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素描》为标题,既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又运用顾名的修辞手法,从而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表现力强。
9.婉曲修辞手法的运用。婉曲,指的是对于不雅的或有刺激性的事物,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闪烁其词,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2]。例如《西江都市报》2012年的获奖标题:
公厕不公用 “方便”不方便
标题巧用婉曲的修辞手法,用“方便”代替“大便”“小便”,这既是社会文明的需要,又增加了语言的文明美。“公厕不公用”抓住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方便不方便”又写得生动有趣,使语言颇具婉曲色彩,具有语言的联系美。
10.回环修辞手法的运用。回环是利用句子首尾词语变换次序,把排列次序不同的语句紧紧连接在一起,给人以循环往复感觉的修辞格[1]。回环能很好地表现两种事物、两种现象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例如《广西日报》2013年的获奖标题:
决不让“呱呱叫”变“叫呱呱”
“禽流感”发生后,全国家禽声调骤变——无不“叫呱呱”。但广西大力发展生态种植、标准化养殖,“绿色、安全、高品质”,已成为广西农产品响当当的招牌。广西鸡鸭鹅,名声就像它们自己的声音一样好听——“呱呱叫”!标题中的“呱呱叫”与“叫呱呱”形成回环,表现力强,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意趣。
11.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相关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构成的修辞格叫对偶[1]。对偶是新闻标题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使标题对仗工整,音节整齐匀称,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南宁晚报》2014年的获奖标题:
说得头头是道宰你刀刀见血
标题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具有语言的均衡美。“头头”与“刀刀”连用叠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12.层递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意递升或递降的词语或句子顺序排列在一起,表达层层递进的内容,这种修辞格叫层递[1]。层递可分为递升与递降两类。递升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浅到深……层层加码地排列相似语句。例如《南国早报》2015年的获奖标题:
一颗肾脏两次移植共存三人基因
一缕善念两次传递化作四海大爱
标题中的上句“一颗”“两次”“三人”数量词都是由小到大递升,下句“一缕”“两次”“四海”的数量词也是由小到大递升。层递的作用在于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层层深化,使读者对表达的思想内容产生深刻印象。
13.借代及图示修辞手法的运用。借代,就是借彼代此,不用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同它具有相关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图示,指用图形符号代替语言中的词语。这种以图形符号代替词语的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广义的借代‘纠。运用借代,可引发联想,增加语言的形象性。例如《左江日报》2016年的获奖标题:
“2000元≠人格”“小家≤大家”“共产党员=信仰”,当了28年的村支书,覃荣校带出了一个群众信任、清清白白的村委班子——
一位村支书的“等号”“不等号”
标题用“≠”“≤”“=”分别代替“不等于”“小于等于…‘等于”,簡炼精粹,引人联想,让人眼前一亮,颇具语言的联系美。
14.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述标题,大多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创造出更多意味空间。例如《贺州日报》2007年的获奖标题:
大事小事不平事事事皆理 村情民情各家情情情关心
——我市首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在八步区成立
该标题仿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制作而成,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仿拟就是对现成的固定词组、句子、篇章甚至语体临时性地加以仿照。此外,标题还运用了反复和顶真的修辞手法,语气顺畅贯通,首尾衔接紧密,颇具均衡美和音韵美。
三、结语
运用修辞手法制作标题,关键要强调一个“妙”字,使标题充分概括文章精髓,做到题文相符,力求形神兼备,不可牵强附会。
妙用修辞手法,应以规范的语言为基础,没有规范的语言,也就难以实现修辞行为的有效性。所以,要遵循修辞规律,遵守得体原则、审美原则、收效原则等各种修辞原则,努力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总之,在制作标题时,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使标题具有语言的均衡美、联系美、侧重美、音韵美,让人读之有味,看之有趣,思之有韵,获得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周一民.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55 - 376.
[2]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02 - 370.
[3]郑兴东,陈仁风,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