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究
2018-01-16井忠勇李静
井忠勇 李静
摘要: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因其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的优势特点,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以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为例,从微信公众平台的特征、存在的机遇、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等四个方面,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的逻辑机理及其表现形式。
关键词:校园微信平台;互联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 (2018) 09 - 0019 -04
一、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的兴起及特征
当今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各大高校内火热运行,全国首个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成立于2012年8月的华中科技大学,随后校园官方微信逐渐发展成为高校形象塑造、师生互动沟通、思想价值引领以及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其粉丝量急剧增长,目前已经接近四万人关注,已经成为信息发布新渠道。官方微信平台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寓教于乐”的功能,主动设置议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校园官方微信平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融合,真正实现了新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1],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升级、深化治校起到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校园官方微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机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得到拓展新媒体平台具有互动性强、效率高、传播面广等优势,并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粘性越来越大,使用频率直线上升。新媒体平台在当今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开辟出一方新空间,成为web3.0时代媒介竞争激烈现状下的一条新渠道。它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结合,改善了传统意义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单向传播方式的不足,突出新型媒介平台的互动性、灵活性、立体化、开放性等优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积极进行议程设置的同时,高度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并朝着“学生本位”的思想迈进。以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为例,它借力互联网新平台,学生可以在程序上进行成绩查询、课表信息查询以及校园卡服务,最大程度地便利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官方微信还通过立体化呈现校园日常生活、精彩瞬间以及颇具哲理性的名人趣事,不同于以往单调乏味的宣讲式传播模式,它变一对多的教条式传播为点对点的互动式传播模式,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受教育者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选择转化
受传统思想政治形式的桎梏,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灌输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路径呈单向直线式,缺乏对教学内容的互动与反馈。因此,所传播的信息呈现闭合式回路,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正致效。一些信息在“选择性接触”的影响下自动屏蔽。平台的运营很好地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特征,实现传播内容在老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加以关注,并通过点赞、评论、留言等形式实现有效反馈。如信阳师范官方微信平台设有“师院女神”“师院男神”“笔倾诗韵”等不同专题。“师范女神”系列,阅读量7215,点赞频次129次,相较于“笔倾诗韵”的2012次阅读量,91次点赞数,前者显然是更受欢迎。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选择性更强,受教育者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并通过反馈渠道,成为下一级信息能动的传播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享扩散。
(三)创新教育形式,增强传播效力
微信公众平台创新了教育形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单一的教条式灌输,而新媒体平台则实现了立体化教学,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各式表情包等有机结合,满足受教育者视听效果的最优化,实现沉浸式传播,并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增强所传递信息的感染力[2]。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将图文并重、视频、音频并举,力求形式新颖,学生喜爱。如“笔倾诗韵”专栏将文字与精美图片相结合;“运动会语音”,“清明时节”等特定专栏则采用音频播放的形式;而“雷锋月”的专栏节目中,则插入了采访视频,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趣味化表达。这种立体化,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呈现,传递内容更具灵活性与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注度,在轻松愉悦的视觉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认同,实现传播效力的最大化。
三、校园官方微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挑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亟需革新
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受众人群是普通大众,并且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实现个性化推送,而受传者自身具有信息选择的主动性,因此,传播者与受传者实质上是“对等”的信息互动平等傳播的两大主体。作为“生产者”的微信公众平台需实现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多形式呈现,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单一模式传输,其话语形式也主要是独白,传统模式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威性,以及话语体系的“一元中心”,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以及双向性平等关系[5]。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模式已发展为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以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谭山书柜“为例,这一专题推送于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将图书馆馆长的读书趣事,读书经历以及相应的推荐书目等内容经过采访编撰为推文,此篇文章目前已获得1990阅读量。并且,学生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想,有效地创新了师生间互动交流的途径,拉近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了“权威”模式下的“一元中心”体系,进行参与互动,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优化了传统自上而下的教条式管理体系,并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
(二)海量信息混杂,大学生三观易受“侵蚀”
新媒体信息内容大都呈现多、杂、散、乱的特点,海量的信息使新媒体环境复杂化,并加剧了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网络空间传播效率高,且覆盖面广,因此,信息一旦进入新媒体传播渠道,便可迅速增值,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好奇心,求知欲强烈,成为新媒体的主流传播人群。在传递高质量信息的同时,网络空间也充斥着大量的腐朽思想观念,助长了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优质信息的筛选,鉴别能力不强,极易遭受不良思想影响,造成身心健康的破坏,从而偏离正轨。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在信息传递的筛选上追求积极向上,大力弘扬主旋律思想,有效地规避了信息杂乱,低质的危害,如推文“致青春”,编辑整理运动会的精彩瞬间,展现运动员们不畏辛苦,努力拼搏,以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竞技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如何消除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负面冲击,警惕不良信息的侵蚀,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优质内容推送,将不失为一条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渠道。
(三)导致大学生沉溺虚拟空间无法自拔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具有高度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日益无力,并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但是,快捷海量的信息会引发信息爆炸,大量的无效信息,掩盖正能量信息,正如清水几太郎在“拷贝支配”理论中所言,人们淹没在滔滔的信息洪水之中,而降低了人的自主性与社会参与度[4]。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将冗杂的信息分类汇总,实现个性化推送。但从另一方面,它却将人们封锁在单一的相似信息之中,推送定制信息。如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所传递内容要保持信息的多样化、实现多元化传播。同时,虚拟的网络空间特别是微信号公众平台以碎片化为主要的传播形式,以“眼球经济”为主要的盈利模式,因此,内容设置上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视觉感染力。在人们不自知中占据了大量时间,使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人格、身心的健康发展,破坏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变成孤僻、自我的“病态”群体。
四、校园官方微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高效互动的优势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开放性、立体化、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在微信公众平台要及时推送时事、政治热点,聚焦国际国内大事以及宣传推广模范事迹等,开拓大学生视野眼界,培养关心国家大事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青年。同时,教育工作者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先进事迹、社会正能量,无形中对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起到重要助推作用。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雷锋月”专题采访活动,“你心目中的雷锋精神”,将学习优秀楷模活动搬到新媒体微信平台上。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裂变式”传播蔓延开来,并且通过分享、评论等互动形式,实现信息内容的再传播以及有效反馈沟通。教育工作者应当合理引导,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并且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建立健全定时推送机制
微信公众号采用精准投放策略,针对不同受众人群,选择不同的推送时间,推送内容。对于高校微信平台的推送,其受众人群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白天主要是上课时间,信息浏览频次并不高,因此在推送文章时,多选择较碎片化的用餐时间,或者自由休闲的晚上。这样时间的选取,会大大增强大学生的阅读频次。目前微信公众号平台创立已达30余个,每个人会订阅多个不同类型的公众号,泛滥求多的推送模式,不仅不为受众欢迎,反而会引起受众的厌倦和视觉疲劳。因此,每日定时推送一期精心准备的推文,有效防止了内容的粗制滥造,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定期阅览的习惯,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新媒体的使用粘性,培养精准的学生受众群体,形成了有周期、有系统的体系化运作模式。经过长期的“涵化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便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 (三)加强完善网络舆情监督机制
当前各大高校都建立有网络教育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成为学校形象塑造和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当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快速高效覆盖面广等传播优势,及时发布相关工作信息,做到学生工作的公开透明并获得良好信誉,从源头处有效进行舆论引导,防止虚假负面信息的蔓延,主动开展辟谣工作,解除学生的疑虑、不安,将骚动和投机势力遏制在萌芽状态[5]。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增强话语的传播效率和引导性;通过教育、法律等手段保证网络空间的一方净土与风朗气清。
(四)实现媒介资源整合传播
正如“中央厨房”的媒介融合形式,众多高校媒体的“各自为政”转化为“媒体矩阵”。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也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媒介局限性,实现不同媒介的有机融合,将信息整合推送[6]。如校园广播电台、通讯社、记者站、文学社等各大信息媒介平台的内容整合至微信公众平台,将信息完整而全面的呈现在大学生受众面前。减轻了分散媒体间信息传输的重复频率,充分利用各媒介平台的优势并作用于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有机融合,丰富了信息推送的形态,实现了多元立体化传播,增强受众的视听感受以及对推文的理解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传达至每一位学生,打造出全面而一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形式,虽然已经在各大高校成为普遍化现象,但其仍處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对视角多侧面看待,它是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的产物,需要广大老师的接受与重视,需要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需要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推进。微信公众平台仍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需要被挖掘,并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喜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微信公众号O2O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35.
[2] 裴舒,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思想引领新路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 (12):23.
[3]高翩翩.新媒体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新闻战线,2014(6):32.
[4]郭庆光.传播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5.
[5] 季明,高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江苏高教,2015(7):17.
[6] 王佳妮,李娇.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