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让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

2017-01-04丁迎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标题故事语言能力

丁迎春

[摘 要]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厘定标题、把握核心、环境渲染和联想拓展等途径,引领学生展开口头与书面语言训练,更好地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语言能力 把握核心 故事 标题 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30

讲故事是每个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讲故事是学生历练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讲故事时,需要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大意、重新调整思路、再度组织语言。

一、厘定标题,为再现情节归置脉络

每个故事都有自身发展的轨迹,从起因、发展到高潮、结局。讲故事前,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通透把握,并为每个环节确定好标题。这样,不仅让学生以版块的方式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更为学生讲述故事列出基本的提纲。

教学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一文,教师引领学生针对故事的发展过程,将它分为“相识—相知—相守—相隔—相望”五个环节。这些小标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能力与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而且让学生讲述故事有章可循。在讲故事时,学生依托这些标题,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与自身的语言组织联系起来,有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核心,为展现人物夯实基石

讲述故事不仅仅是要再现故事发展的情节,而且要在展现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凸显人物的个性。因此,要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的核心字词,通过适切的语气将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给读者一个完整而鲜明的认知印象。

如,教学《嫦娥奔月》这篇神话故事时,教师着力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的“假装”“手提”“迫不及待”“威逼”“翻箱倒柜”等词语,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及与语言,将逢蒙急不可耐的小人形象展现出来。在描述嫦娥时,学生自主探寻到“疾步”“一口”“取出”等词语,展现了嫦娥遇到特殊情况下的冷静与机智。试想,如果在讲述故事时,学生能够紧扣这些词语,并配以适切的动作加以展现,那所讲述的故事就在原本完整的基础上,更加的绘声绘色,更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环境渲染,为背景再现架设支点

每一个故事的发生都有着独特的背景。没有背景的支撑与浸润,就会造成故事内涵的难以理解。因此,故事的讲述不仅在于对情节的再现,而且也在于借助相应的语言对背景进行渲染,从而为故事的推进奠定基础。

如,《虎门销烟》这个故事如果不对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很多人就会对林则徐进行销烟的行为进行质疑,对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也难以把握。因此,在学生讲故事之前,教师为学生拓展了关于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为故事提供了认知与体验的基础。 这是社会背景的渲染。其次,在虎门销烟时,作者对其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从作者描写的顺序入手,让学生感知整个故事过程。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从自然与社会的两个维度,对故事的背景进行渲染。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讲述故事时,有了连贯的思维脉络,更为读者感知故事、理解故事奠定基础。

四、联想拓展,为丰富细节开辟渠道

刻板地再现故事内容,只是故事讲述的低级阶段。在学生能力不断提升时,我们应该着力引导他们在尊重原来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联想拓展,在故事的高潮处、听者感兴趣处,对故事的情节、人物表现的细节等方面进行拓展与补充,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改善。

例如,《郑成功》一文中的“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段,重点描述了郑家军与荷兰侵略者之间的一场生死之战。作者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描写的重点聚焦在郑家军的整个队伍上,而对主人公郑成功则描写得相对较少。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展开想象:郑成功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样丰富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学生不仅完成了对故事情节的再现,更成功地刻画了郑成功的人物形象。这对学生描述故事、展现人物的表达能力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更是一次有效的尝试。

总而言之,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我们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听故事,尤其是讲故事的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口头与书面语言训练,更好地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标题故事语言能力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看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巧拨千斤解“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