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改革的汽车类专业“推背式”建设模式探索

2018-01-16杨筱玲凌小冰陈健健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杨筱玲+凌小冰+陈健健

【摘 要】本文论述汽修专业“以赛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专业发展”的三阶段“推背式”专业建设模式,探讨如何在推动课程改革,使其得到有效实施并发挥良好作用的同时,把专业建设带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为专业培养找到一条新的建设之路。

【关键词】汽修专业 课程改革 推背式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035-03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以汽车类专业建设与改革为实践对象,通过实施“中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教改成果一等奖),有效解决了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问题。但在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跟不上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训条件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落地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未得到显著提升。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一条能确保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落地实施的有效途径是我们面对的课题。在省级教改成果一等奖项目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学校从问题入手,逐项击破、层层推进,通过探索与实践“以赛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专业发展”的三阶段“推背式”专业建设模式(一阶段向下一阶段推进,类比于汽车“推背力”传递作用),保障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将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带入了一个良性发展循环。

一、改革背景与思路

(一)把准脉搏寻找改革切入点。中职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模式难以接受,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项目组认为,中职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喜欢竞技、渴望被表扬、获肯定的心理特点,改革传统的课程笔试考核方式,做到因材施考。项目组从当代部分年轻人喜欢竞技游戏得到启发,设计出集知识、技能、趣味竞技于一体的课程考核方式,代替学生谈考色变的传统笔试考核,以减少学生因死记硬背而产生的学习抵触情绪。让学生从新的考核方式中获得成就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才有可能配合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落实保障定位改革支撑点。学校地处西部地区,要建设一个与课程改革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其建设经费将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但在广西投入专项资金开展职业教育攻坚战“扶强、扶优、扶特”政策引导下,只要做好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案并取得成效,就有可能获得政府专项经费支持,以解决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所需经费的问题。

(三)师资培训抓住改革关键点。由传统教学变革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给专业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专业教师不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还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改革能力,才能适应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因此,必须对专业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职业岗位能力培训。

而通常师资培训的主要做法是组织专业教师前往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回校后专业教师照搬“他山之石”或简单复制、模仿他人做法用于专业教学与改革。从实践上看,这种盲目做法对促进本校专业建设的效果不明显。

综上,如何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上述制约因素,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构建好实施平台,成为项目组下一步探索与实践的目标。

(四)以厘清关系服务改革为出发点。项目组通过对上述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因素都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关键要素,但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于专业建设与改革之中,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如果在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不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不考虑其内在逻辑性、盲目地全面铺开、同时建设,那么建设好的这些关键要素也会因为相互之间的不匹配,最终还是不能有效保证课程改革落地实施。

项目组经过反复论证,最终找到了这些关键要素对课程改革实施的影响关系,构建并实施了“以赛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专业发展”的三阶段“推背式”专业建设模式。如图 1 所示(见下页)。

二、改革的过程与实践

(一)以赛促学,选取激活专业建设与改革源动力的切入点。项目组认为,应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喜欢竞技、渴望被表扬的心理特征,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方法,大胆设计出集知识、技能、趣味竞技于一体的课程考核方式,制定了“以赛代考”的课程评价方案。该方案以通关升级、比赛的形式完成课程所有学习项目的评价,并以所有比赛项目总成绩排名确定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摒弃了学生厌恶的“一支钢笔写答案”、老师“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出现了“以赛促学”的良好局面。被激活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成为三阶段“推背式”专业建设的源动力。

(二)以学促教,形成由源动力转化成扩大教学资源的支撑点。在此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1.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累计获得政府 1200 多万元“以奖代补”的专项建设经费支持,为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2.基于岗位真实的工作过程,建设了汽车整车实训室、汽车营销实境实训中心等 15 个校内实训室,并先后建成了景格数字化虚拟实训中心、奔腾汽车修复广西培训中心等校企共建实训室,校内实训条件显著改善,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和“以赛代考”评价机制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条件。

3.将品牌企业“北京现代”引入学校,校企共建北京现代廣西全越汽车营销形象店,利用移动摄像、现代信息等技术,将维修技术人员对真实工作项目的讲解情境传输至课堂,并进行互动,开展虚拟教学,成功探索出职业教育聘请兼职教师的新途径。

4.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彭朝晖教授担任本专业“特聘专业带头人”,引入其带领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广西职业院校中唯一的汽车类国家级教学团队),以汽车类专业建设与改革所开展的各类项目为载体,针对专业实训条件、学生情况、师资水平、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后对专业教师的新要求,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并开展对专业教师课堂教学、教改科研能力的全方位培训。endprint

通过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资源明显改善,实现了“以学促教”。

(三)以教促专业发展,服务专业建设特色化的改革出发点。“以赛促学”“以学促教”的成功实践,本专业在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教改科研水平、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实施夯实了基础。

依据专业所具备的条件,重新修订与完善了课程改革的教学文件。结合国改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投入 42 万元资金,对《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术》等 5 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二次开发,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完善了课程标准,重构了课程内容,并对以赛代考的课程评价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

通过搭建专业建设与改革交流互动平台,为课程改革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牵头成立了由政府、企业、中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等 33 家单位组成的“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交通运输专业集团”,搭建起汽车类专业建设与改革交流互动平台,组织开展示范课程教学、职业技能大赛专项研讨和师资专项能力培训等活动,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为专业建设与改革、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以赛促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学促教”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资源;“以教促专业发展”通过规范教学管理机制、赢得更多社会资源。这条三阶段“推背式”专业建设之路,既成为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實施的“着陆器”,又成为了推动专业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助推器”。

三、改革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开发了一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实施性教学文件以及与之配套的“以赛代考”课程评价方式。通过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近 3 年,本专业毕业生“双证率”为 95.98%、一次就业率为 98.63%、对口就业率为 84.33%、用人单位称职率为 95.49%。自 2008 年起,本专业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共获国家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7 项,省级一等奖 20 项,市级一等奖 35 项。其中,谭钟柄同学在 2013 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车身修复项目一等奖(广西中职学校汽车类专业历年来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级一等奖)。

(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有效培养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学与教改能力的机制。2012 年,项目组负责人杨筱玲主持的《中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七届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陈健健老师的论文《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设计探讨》获南宁市年度优秀教研成果评比一等奖、《一种嵌入式汽车故障诊断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0 年项目负责人杨筱玲获南宁市第六批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培养人选、南宁市第六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南宁市“十一五”时期“学科带头人”。2013 年,彭朝晖老师获“广西优秀专家”称号。2010 年,陈健健、李文雄两位老师入选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凌小冰老师被国家教育部授予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先进个人、获南宁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等荣誉称号。

(三)专业内涵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探索了一条通过获得政府“以奖代补”经费、建设满足课程改革需要的前店后校式校内实训基地的新途径。2008 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 280 万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项资金资助。2009 年校内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南宁市车之缘进口汽车维修有限公司)2010 年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编写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教材 7 本,公开发表论文 3 篇。牵头成立了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交通运输专业集团,搭建了推广成果的交流互动平台。

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本专业被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被评为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首批自治区级示范专业,2007 年、2010 年、2013 年连续 3 次通过重新认定。本专业每年都承办南宁市中职学校职业技能比赛(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2012 年起又连续两年承办广西中职学校职业技能比赛(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

累累成果使本校汽车类专业 2307 名学生受益,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均保持在 95% 以上。

(四)专业社会影响辐射区内区外。成果被推广到其他专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前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被确定为国改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受益学生累计达 5200 人。

2009 年,学校(汽车类专业)作为牵头单位组建“南宁市职业教育交通运输类专业集团”。运用本成果指导集团内 12 所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效果。其中,广西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确定为国改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0 年起,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到我校交流学习,并委托我校对该校参加国家技能大赛的学生进行指导,为该校多次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二、三等奖提供技术支持。

2010 年起,河南、安徽等省教育厅组织 10 所中职学校莅临我校参观学习本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2010 年,在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我校作为唯一受邀的中职学校发言代表,向全国 100 多所职业院校推广本成果。

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八桂职教网等多家媒体对学校汽车类专业建设、学生技能大赛做了多次报道,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研究”。

(责编 卢建龙)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