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锡纯对弦脉的认识

2018-01-16,,,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张锡纯脉象肝胆

,,,2

一代大家、近代名医,盐山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融中、西医于一体,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1],至今对后世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是一位善于继承、又勇于开拓进取的医家[2-3]。在临床各科都有建树,特别运用脉象来诊断疾病。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而弦脉及其复合脉象在张锡纯的方剂和医案中有许多的记载[4-5]。本文对弦脉及其复合脉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认识。希望对中医脉诊理论研究发挥积极的作用。

1 弦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特征

1.1 弦脉的生理特点 弦脉名称首见于《内经》。《内经》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肝之弦脉,独如琴瑟调和之弦,不缓不急,又如人高举竹竿之梢,招招劲而且耎……”;“肝脉弦”,并提出弦脉主肝胆之病,并根据软硬的程度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及预后。《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说明弦脉之中带有从容柔和之象[6-7]。而王叔和所论与众医家不同,《脉经》中所述弦脉:“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8]。弦脉作为一种脉象,其特征为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象特点脉形端直而似长,脉势较强、脉道虽硬而柔和,切脉时有挺然指下、直起直落的感觉,故形容为“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其弦硬程度随病情轻重而不同,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则如循刀刃。如则在《濒湖脉学》:“弦脉端直似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状如筝弦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这是对弦脉最详细的描述。新版《中医诊断学》认为:弦脉在时应春,春季平人多弦脉,是由于初春阳气主浮而天气尤寒,脉管稍带敛束,故脉如琴弦之端直而挺然,此为春季平脉[9]。健康人中年之后,脉多弦,老年人脉象多弦硬,为精血衰减,脉道失其濡养而弹性降低的征象[10-11]。朱丹溪指出“脉无水而不软也”,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故随年龄增长,脉象失其柔和之性而多弦,是生理现象[12-13]。

1.2 弦脉的病理特点 《内经》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若见“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急益劲,如新张弓弦”则分别是病肝脉和死肝脉的脉象[14-16]。《内经》中最早提出弦脉主肝胆疾病,并且根据弦脉的软硬度判断肝病之轻重。弦脉形成的机制主要是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脉道拘急、脉道不利而成弦脉。则肝主筋,脉道的柔软、弦硬皆与肝有关,故弦脉在脏为肝,主肝胆疾病,又称“肝脉”[17-18]。而《诊家正眼》曰:“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饮,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痛;左关弦兮,痎疟癥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兼脉主病曰:“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阴痼”。不仅仅是主肝胆疾病,李中梓对其做了很详细的总结[19]。新版《中医诊断学》认为:寒热诸邪、痰饮内停、情志不遂、疼痛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气敛束不伸,脉管失去柔和之性,弹性降低,紧张度增高,故脉来强硬而为弦。并随邪气性质不同而或为弦紧,或为弦数等。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脾土;或肝病及肾,阴虚阳亢,也可见弦脉,但应为弦缓或弦细。如脉弦劲如循刀刃,为生气已败,病属难治。元·戴启宗指出“弦而软,其病轻。 弦而硬,其病重”之言,可见其对弦脉的理解可谓深刻[20]。朱丹溪说:“最难调治者弦脉也”。张石顽也说:“弦为六贼之首,最为诸经作病,故伤寒坏证,弦脉居多;虚劳内伤,弦常过半,总由中气少权,土败木贼所致。 但以弦少弦多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10-12]。综上所述,历代医家认为但凡病中出现弦脉则病属多重,主要多与肝胆疾病有关,其机制不外乎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脉气紧张、脉道拘急等[4-6]。而张锡纯在历代医家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2 张锡纯对弦脉临床意义的认识

张锡纯在其脉案中有很多关于弦脉的记载,总结为下:左脉弦细、无力。见于产后下血,肺劳痰喘气虚。兼硬为肝血虚、津液不足。左脉弦硬、有力、长,见于下元虚损,肝肾阴亏,阴虚不能潜阳,肝火犯肺,或冲气因虚上冲,并迫胃气上逆,吐血,咳逆。或见于肝胆火盛之中风证。兼数者,见于热久暗耗阴血、液亏损损。弦硬而沉者,兼肝气郁结。左脉弦细、硬,而右脉濡兼沉者,痰湿过重,中焦脾胃气化不足。右脉弦细、无力。肝木横反脾土,脾失健运,胁痛,胃脘痛。右脉弦硬、有力、长,大于左脉。冲气上冲,胃气不降,胃阴虚。牙痛或外感热入阳明之府。虚劳咳嗽,中风,吐血。若重按不实者,皆有气血亏损。左右脉弦细、无力。气血两亏,痢,肠炎。阴阳两虚而阴虚为甚。或见痰饮者。兼迟,则为寒饮结胸。弦细甚,为气血亏虚。

总之,弦脉主肝胆疾病,又有肝肾阴亏,津液亏虚,导致血不滋养脉道。以致脉道不利,而出现弦脉,多属病重,其治法多有清肝降火,滋补肝肾,柔肝和胃等一系列之法来挽救阴液的亏损。说明了张锡纯在历代医家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弦硬脉多为肝肾阴虚,肝肾不足,阴液亏虚[1]。

3 病案列举

3.1 吐血证[1]病人,32岁,得吐血证久不愈。因过劳而两年有余,治愈,且反复病将发时,觉胃中气化不通,满闷发热,大便滞塞,旋即吐血,兼咳嗽多吐痰涎。其脉左部弦长,右部长而兼硬。张锡纯认为这是肝火挟冲胃之气上冲,血亦随之上逆又兼有失血久而兼有阴分亏也。是因肝火盛而左脉弦长,右脉因失血久而真阴亏损,使其脉弦硬而兼数也。治以泻肝降胃,辅以大滋真阴之药。方中玄参、生地、山药、白芍、贝母,都是滋阴药物,肺、肝、肾三脏同补阴分的亏损,生赭石、龙胆草平肝降逆,三七凉血止血,瓜蒌仁宽胸理气、通大便,甘草调和诸药。可见弦硬脉主要是病程较长,且兼有肝肾阴虚,又有血分的亏损,即失血久而兼有真阴亏损。

3.2 痢疾转肠溃疡[1]病人,35岁,因工厂歇业而心中懊恼生内热,其肝胆之热下迫,导致痢疾。并久不愈,又转为肠溃疡。初期,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七八次,下者赤痢多带鲜血,间有白痢,延医治疗两月有余,渐变为血水,其色腐败,其气腥臭,一昼夜二十余次,身体羸弱,口中发干,其脉左右皆弦细,其右部弦而兼硬数。张锡纯认为因痢久不愈,有腐败导致溃烂,即肠溃疡也。脉弦细为气血两亏,左脉细而硬者为肝肾之阴亏甚也。治以养气血以解毒化瘀生新之药佐之。方中龙眼肉为补益脾胃之药,又善于生心血,更善治肠风下血,治此当为主药。熟地以养血生血补肾中之元气,山药补气健脾,补肺益肾,尤善滋阴养血。金银花清热解毒,三七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主药相合能生气血长肌肉,庶能挽回此垂危之证。可见弦细脉主气血两虚,弦硬脉主肝肾阴亏之证,而从此方中龙眼肉善治肠风下血。

3.3 脑充血头疼[1]病人,30多岁,因禀性偏急,家务劳心,而得病,头疼剧烈至呻吟,心中烦躁、眩晕,大便燥结,其脉左右皆弦硬而长,经诊治二年有余。张锡纯认为左脉弦硬而长,肝胆有火;其右脉弦硬而长为胃气不降,冲气上冲。左右脉皆弦硬,实则有阴分之亏。弦为肝脉,至弦硬有力无论见于何部,皆系有肝火过升之弊。因肝火过升,引动冲胃之气,人之血随气行,气上行不已,血即随之上行,而至脑中血管充血,遂至充塞于脑部,排挤其脑中之血管而作疼,出现头疼,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导致的头疼。张锡纯认为其治法需清脏腑之热、滋脏腑之阴、降脏腑之气,以引脑部所充之血下行。方中重用生赭石,能降胃平肝,又善于通大便之燥结,此病多因肝火上升,胃气不降而增剧,当通大便为第一要务,大便通则病愈过半矣;牛膝善于引血下行,又善于治疗腿疾,可减轻脑充血。而张锡纯在治疗此证时常用两药相合配伍使用。用玄参、天冬、芍药清热滋阴;龙齿、石决明重镇安神,镇熄肝风;山药、甘草缓和主药,又和胃;而茵陈能清肝平肝,不至于肝上升太过,不但顺肝木生发之性而不至反动,为清凉脑部之要药。此后又服用四十余剂而脉象平和如常矣。

综上所述,只要病多出现弦脉病多属较重,弦脉多主肝胆性的疾病、疼痛、痰饮等,并且根据弦脉的软硬度判断肝病之轻重。弦脉形成的机制主要是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脉道拘急、脉道不利而成弦脉,而出现弦硬的脉象多与肝肾阴亏有关,病程一般较长,病情复杂,涉及脏腑较多,多因肝胆之火上升,实则为肝肾阴分有亏。张锡纯的治法也多从滋阴降火,降肝胆之火,滋肝胆之阴,擅长用山药、熟地等药滋三脏之阴,常用茵陈降肝平肝,到达很好的治疗效果。为后世治疗疾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云凯,杨医亚,李彬之.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5.

[2] 朱文峰,袁肇凯.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9-482.

[3]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7-126.

[4] 黄世林,孙明异.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33-140.

[5] 陈冬志,牛欣,董晓英.紧脉与弦脉脉图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541-542.

[6] 陈涛,陈茂华,梁嵘.4 400例当代名中医医案的脉象分布频数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36-1238.

[7] 唐亚平,戴芳.正常人中常见脉象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720-721.

[8] 姜瑞雪,马作峰,王平,等.《黄帝内经》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辨析[J].中医杂志,2015,56(6):455-457.

[9] 秦晴.浅评张锡纯的学术成就[J].中医杂志,2010(S2):58-59.

[10] 李囿松.《脾胃论》中弦脉在相关病证中的病机与方药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3):252-299.

[11] 李囿松,高晋生.《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弦脉的相关证候群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28-629.

[12] 杨文政,黄爱萍.试用生理学解释几种脉象[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2):118-119.

[13] 赵婷婷,李果刚,燕海霞,等.弦脉的现代研究进展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34-136.

[14] 刘艳丛,滕晶.弦脉浅探[J].山东中医杂志,2014(9):720-721.

[15] 赵恒懿,张念平.弦脉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82-184.

[16] 王小荣,田旭升,姜文熙,等.弦脉主寒证辨析[J].中医杂志,2011,52(1):75-77.

[17] 吴仕骥.学习《素问》脉象的浅见[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8(3):3-4.

[18] 李旭鹏,赵兰才.张锡纯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初探[J].中医杂志,2013,54(9):803-805.

[19] 周艳杰.张仲景论弦脉考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1):1413-1414.

[20] 杨太生.关于弦脉的体会点滴[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11-12.

猜你喜欢

张锡纯脉象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医之奇妙
鸡内金的故事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尝药尝出来的神医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敬民深处见肝胆